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現存最大、級別最高的縣衙 規制不輸府衙 被譽「三晉第一署」

中國現存最大、級別最高的縣衙 規制不輸府衙 被譽「三晉第一署」

中國現存最大、級別最高的縣衙 規制不輸府衙 被譽「三晉第一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被譽為晉文化發祥地之一的山西省晉中市,自然風光秀美,文化底蘊深厚,境內自然和人文景觀星羅棋布。位於榆次區東大街北側的榆次縣衙,始建於宋代,佔地二萬多平方米,是我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級別最高的縣級衙署,自古有「三晉第一署」之稱。

中國現存最大、級別最高的縣衙 規制不輸府衙 被譽「三晉第一署」

文物界有一個說法:「朝堂看故宮,縣衙看榆次」。公元979年,宋太宗滅北漢以後,認為晉陽有「王者之氣」,於是水淹晉陽城,將并州府遷到了榆次。榆次縣衙也因此按州府衙門的六徑五堂規置修建,遠超一般縣衙的四徑三堂,由此可見山西榆次縣衙的地位和價值。

中國現存最大、級別最高的縣衙 規制不輸府衙 被譽「三晉第一署」

從榆次縣衙門楣上方的「晉藩首輔」和「古并州治」兩塊牌匾,也可以看出榆次在歷史上曾經是山西省的首府。相傳大禹治水,劃分天下九州,山西屬於并州,領太原、上黨、建興、西河、雁門、樂平、新興等七郡,嘉佑四年(1059年),并州改名為太原府。

中國現存最大、級別最高的縣衙 規制不輸府衙 被譽「三晉第一署」

光緒七年(1881年)十一月,張之洞出任山西巡撫,成為實權在握的封疆大吏。他上任後除舊布新,力行整肅吏治和財政,使山西財政扭虧為盈,兩年後即被朝廷任命為兩廣總督。榆次縣衙內的這兩座蠟像,塑造了他與理財專家閻敬銘探討稅收問題的真實一幕。

中國現存最大、級別最高的縣衙 規制不輸府衙 被譽「三晉第一署」

榆次縣衙的規模形制體現了明清時期州府衙署「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後寢」的特色,主體建築大堂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都莊嚴宏偉又美輪美奐。這裡是知縣審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級官員的地方,也稱「牧愛堂」,其名稱蘊含著施愛於民的仁政主張。

中國現存最大、級別最高的縣衙 規制不輸府衙 被譽「三晉第一署」

縣衙里的楹聯也堪稱一絕,其豐富的內涵,涵蓋了封建社會地方官員的處事法則。大堂門前的對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寓意「為官要清正廉潔,不可負民負國」。

中國現存最大、級別最高的縣衙 規制不輸府衙 被譽「三晉第一署」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七月,山西巡撫葛禮隨駕康熙皇帝微服訓晉時曾到訪榆次縣衙。康熙皇帝還親筆題寫了一幅「劇暑悲難渡,晴秋喜卻回」的楹聯賜給了時任榆次知縣的祖良才。如今這幅楹聯仍懸掛在縣衙三堂內,成為榆次縣衙的「鎮衙之寶」。

中國現存最大、級別最高的縣衙 規制不輸府衙 被譽「三晉第一署」

榆次縣衙千年來經歷代修茸,堪稱集中國古典建築藝術之大成,其結構布局之完整,建築規模之恢宏,藝術裝飾之精美,令人嘆為觀止。建國以後縣衙因一直做為縣政府的辦公場所,得以奇蹟般地保存至今,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此文章參與#紅紅火火過大年#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亂碼 的精彩文章:

上海最低調古鎮 一步一景被譽「古橋甲天下」 門票0元少有人知!

TAG:亂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