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光有感覺還不夠,RGB矮軸鍵盤酷冷SK630詳細體驗

光有感覺還不夠,RGB矮軸鍵盤酷冷SK630詳細體驗

2018年1月,CHERRY發布MX LowProfile RGB軸,也就是RGB矮軸。

全新結構的MX RGB矮軸

整個半年,關於MX RGB矮軸誰首發的猜想眾所紛紜,起初以為肯定是最快表態的Ducky那款Blade Air,但一直沒動靜。幾個月的後台北展上,除了Ducky、CHERRY自己之外,酷冷、GANSS、明哲都有獨立的樣機展出,到底是誰更不明朗了。

(台北電腦展上的酷冷MX RGB矮軸鍵盤)

原本以為今年估計是要涼了的節奏,酷冷突然宣布SK630上市(正是當時參展的這把),而且是真正有賣的(售價849元),現在看起來是酷冷動作最快了。

題外話:

MX RGB矮軸,因為規格不同於常規MX軸,鍵帽和衛星軸(尤其)是需要花費功夫重新弄的,儘管市面上早就有超薄的R1~R4高度鍵帽,但是衛星軸是不通用的硬傷。再則,鑒於MX RGB矮軸的特點(3mm短行程)、市場定位和採購價,是不可能殺入現在機械鍵盤紅海區的,相信CHERRY絕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那些亂價的廠商是不可能在第一波商機上取得CHERRY信任的(無法拿到軸體)。

衛星軸的結構簡化了,同時可能調教難度也下降了,容易出好手感

因此,拿到軸體的廠商(壓力山大吧),要做一把手感對得起這個新東西、高價位的鍵盤,你的衛星軸可不能馬虎,開模成本不是一般價格戰廠商願意接受的,除非是大佬。曾有半價大F之稱的酷冷台產系列,加之國內代工的烈焰槍、鋁元素都是不錯的產品,個人印象中酷冷對鍵盤是不擅於COSTDOWN的,既然有豐富的鍵盤經驗在,講道理,這把MX RGB矮軸的手感和品質不值得太擔心,主要看體驗。

話不多說了,回歸產品酷冷SK630,來看看我眼裡的它。

包裝和配件

這是偽開箱了,用過很久之後返回來開箱,鍵帽有明顯使用痕迹在此文中是正常的。

紫白色組合的包裝,體積不大,分內外盒(外盒上已有矮軸的特寫標貼)

鍵盤的固定方式和配件,左側富餘的空間來判斷,這個內盒應該是可以支持還未發布的60%的SK620,加塊減震海綿即可。

SK630鍵盤和配件、說明書,絨布袋是能兼容104、87和60%布局的

開盒第一眼看到鍵盤是金邊的。。。,WA,其實是尼瑪錯覺,那是一層有色膜(保護高亮CNC切邊),撕掉即可看到本色,銀白色,(無奈)好吧。

配的Type-C的連接線,主機端為紫色的USB口,另外再送一個鋼拔。

從包裝上看,酷冷果然是非常規範的公司,按照國家規定,除了品牌商之外,需公開生產商的信息(東莞市川東電子),生產日期11.22,信息透明、產品「新鮮」。

還有一個細節,8國語言的產品特性介紹,將中國台灣習慣的繁體和大陸的簡體統一在一國語言,作為台系廠商,我給這一點做法點贊,此外,大家記住這把鍵盤是2年質保。

設計語言和細節、做工

SK630採用80%美式布局、懸浮式結構(無上框),不用對比也能感覺到出機身的薄,加上搭配的平胸鍵帽,薄過90%市面上的機械鍵盤。

PS:我知道,薄雖不稀奇,但這是MX RGB軸,相比早前國產軸,它血統更高,不可避免自帶光環了。但記住這並不是CHERRY最早的矮軸,ML軸比它更早,但是其中問題也不少,之前國產的矮軸仿造的正是ML軸,但做了一些改良,本身性價比還是不錯,並非一無是處。

從對比圖示能看出矮軸比常規MX軸兩頭都變薄了,像直接壓矮了。

實測重量才533g,可能比一些人的耳機都輕了,很理想的EDC重量。說實話,寫文章這些天,我每天背著,上班測碼字下班測遊戲,天天這麼用,眼尖的能看到鍵帽已經有較明顯的痕迹了。

深灰色鋁合金拉絲工藝的中板上蓋,CNC高亮切邊、導角,金屬質感到位了,而且結合「小方塊」鍵帽,整體線條清晰、方正硬朗。

SK630的金屬拉絲質感選擇啞光效果,沒做拋光處理,橫向摸細滑,縱向摸有摩擦感,但沒割手毛刺。在已有高亮切邊的前提下,啞光的上蓋、噴油鐳雕鍵帽搭配沒有違和感。

此外,我留意到上蓋的四條邊距離鍵帽的余度大概是7mm,結合高亮邊能形成垂直視角的立體層次感、光感變化,也比極窄邊顯得更耐看和大氣一點,應該是花了心思的,畢竟在爛大街的懸浮式設計上想玩出點名堂來是不容易的。當然,懸浮式設計做極窄設計其實是很大風險的,沒節省多少空間,反而會看起來很局促。

前面提到了SK630搭配的是平胸薄鍵帽,經過比對確認確實無誤,不存在R1~R4的階梯高度。等等,發現沒?(什麼),軸體像齊逼短裙那樣「露腿」,等下背光亮起會給你驚喜 。

纖薄如吐司的小方塊鍵帽讓我想起來薄膜時代的巧克力鍵盤,當然還有一些筆記本上的鍵盤,想必SK630的初衷也是如此(往筆記本、超薄方向靠)。

ABS噴油鐳雕背光矮鍵帽,雖然不如PBT耐磨而容易油光,但是在字元外形、雙符鍵上的整體感更好,尤其在MX RGB矮軸的導光效果提升,下標的字元的透光會有提升。

PS:SK630的鍵帽雖然遵循OEM的風格(原R1高度最底下一排是正常),但不能和一般MX軸鍵帽通用,這種超薄且平胸、且寬(按鍵面積)的鍵帽,可能習慣常規機械鍵盤的人是不喜歡的,但這就是MX RGB軸會帶來的改變。

鍵帽壁厚1mm,常規鍵鍵帽內部構造簡單,無加強筋,空格鍵則有些許加強筋。

PS:很多人以為加強筋多是代表用料好,你看捏不動鍵帽壁哦,非也。這是很多偽燒搞的誤區,加強筋的作用是輔助注塑成型防止變形,如果注塑難度大或者材質熱穩定性差,迫不得已需要多用加強筋,所以壁高的鍵帽需要加強筋、PBT空格必須加強筋。像SK630的ABS鍵帽這麼矮了,像樣點的模具和注塑水平夠的完全不需要什麼加強筋。過多的加強筋會增加鍵帽的重量,浪費材料,到底用到何種程度,需看實際注塑的水平和廠商品控的標準。

空格鍵很直,幾乎看不到形變,四四方方的偶爾當個尺子用也可以。

大鍵的衛星軸和一般的衛星軸很不一樣了,很簡潔了,更像平衡桿,但是組裝還是和衛星軸一樣的方便,直接下壓即可。

字元常規沒什麼好看的,我們更應該注意鍵帽中心的小塊「窪地」(也稱指位),沒錯,是方便手指敲擊體驗是有更大、更舒適的接觸面,符合人體工學,你也可以理解為「平胸不平板」這個意思。

Type-C的介面位於鍵盤的中位線上,因為SK630沒有雙模,這樣搭配筆記本的話會比較尷尬。

突然發現,在鋁合金上蓋和底殼之間似乎還夾著這麼一層,沒錯是燈帶(不如叫「燈線」吧)。不到1mm,第一次見這麼細的側包圍燈,雖然不粗,但也符合「薄」這個氣質,等下看效果。

再看看底部,底殼為ABS材質四個腳貼整齊的分布在四角,整個底殼沒任何造型、無撐腳、無走線槽、無可見螺絲孔,簡化至極啊。除了中間的LOGO、貼紙產品條碼/序列號,各種安規信息被鐳雕在鍵盤中間,因為COOLER MASTER是全球行銷渠道所以安規比較多(就不一一介紹了),之前的玩酷冷機械都叫CM STORM,如今為什麼統歸合併為COOLER MASTER大家應該明白了,酷媽是有財的 。

PS:靜態介紹看的七七八八了,雖然說MX RGB軸是機械輕薄化的關鍵,我們能想到它在筆記本鍵盤、無線商務領域的大行其道,但從酷冷SK630的設計和配置來看,還是比較保守的偏向PC台式機更多點,沒有直接上雙模、藍牙,這跟COOLER MASTER本身的品牌定位是分不開的,個人對酷冷追求簡化、輕薄的實際做法表示理解,對它的做工表示滿意。

這是矮軸當然也是RGB軸,再看看SK630的背光效果

燈效把玩心得

雖然沒有直接的比對,但是在通電後的第一眼,SK630和我記憶中的MX RGB軸的效果就很不同了,這是鍵帽和軸體協同的結果,光暴露的更多,但是有序而且收斂。

RGB的好處講過N次了,能在張揚動感和穩重濃郁的燈色風格之間隨意切換,MX RGB矮軸同樣可以做到,而且它結合平胸矮鍵帽激發了新的視覺效果。

我們看一組手機拍實拍MX RGB矮軸和普通RGB軸鍵盤的對比

通過SK630和MX RGB常規鍵盤的對比,能發現兩者對光的追求不同了

通過對比能發現,SK630的亮度更強了,這是貼片燈和鍵帽在距離更近了,而且露出的軸體部分也讓鍵帽間隙被背光填滿,鍵帽像被一圈光包著,這個感覺很刺激。

注意兩種軸體的導光強度的變化

對比之下,整個軸體的明暗差異更為直觀

比對之下,能看到SK630比一般MX RGB軸的燈效亮、豐富,攝入眼球的光量明顯更多,不誇張的說,軸體自身也是燈光的一部分了,不再拘泥於字元。

PS:矮軸軸體薄,PCB板上的LED燈距離字元越近,字元自然更亮;鍵帽越矮,軸體上殼「暴露」的越多,因為MX RGB矮軸是有導光環(LED燈上方包圍在軸芯四周)的,讓軸體遠離LED燈珠的地方的亮度也能較普通MX軸更亮,說白了,MX RGB矮軸也把燈效作為軸體改良的一個重點,以現在的對比結果來看,提升是很明顯的。

雖為閉口字元,清晰度佳,但還是能看到這麼大個字元(太靠近鍵帽柱)不可避免的有陰影存在,字體再做小、或靠上,則會更好一點。

PS:老燒們應該記得,因為MX RGB軸的燈照度有限(軸體上殼太高 SMT LED距離字元太遠),海盜船曾經將K65、K70的字元體型升級,變得更大的字元能射出更多的光。這種方法也是無奈之舉,總比高端背光鍵盤居然背光不囂張這個結果強。

雖然這個角度看光還存在強弱差異,但整個軸體已無明顯的暗部了,CHERRY在MX RGB矮軸上的努力還是很成功的。再看下燈效的演示視頻

普通RGB燈效就不多說了,看看即可,主要是前、後雙層背光效果搭配讓我感覺不錯,結合R、G、B三色免驅可調(各9級)能玩出不少花樣。

別看正面熱鬧,SK630的整個側邊還有一圈完整360°的燈帶,這圈燈帶很細不到1mm,如髮絲一般,燈效和整個鍵盤是同步的,這是因為MX RGB矮軸的導光設計,將LED燈覆蓋到了軸體的絕大部分,這是過去普通MX RGB軸做不到的。

PS:看起來,SK630似乎讓MX RGB矮軸能漏的光都毫無保留的全部釋放,軸體的正面、四周,甚至底部哪怕一點點能有光的位置都利用起來了,這個還這是物盡其用,不得不佩服。

敲擊手感簡述

MX RGB矮軸首發的是線性手感,直上直下的特點和MX紅軸類似,但因為更薄了,SK630的手感特點和一般RGB紅軸不同,主要差異在行程短(3.2mm)、觸發早(1.2mm)。大家知道,常規MX軸中有個銀軸,觸發也是1.2mm,但是銀軸的誤觸率對一些手重的人比較高,其實它的預緊力太低所致,而MX RGB矮軸則比較正常,沒這個問題。

至於巧克力鍵帽,這對習慣常規機械的人來說,按鍵面積太大、太平,是需要稍微適應下的。

整體感覺,短行程的MX RGB矮軸適合比較柔和快速的鍵入,觸底時,鋁合金面板給的反饋更為溫順,鑒於至今沒有它之外的材質的中板作比較,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

PS:此外,我個人認為MX RGB矮軸是可以遊戲的,尤其是FPS,CHERRY官方給出的反應速度它是MX軸中最快的,而且在我實戰守望先鋒這些天,沒覺得不適應,因為超薄行程的遊戲鍵盤,之前微軟X6的時候,我就習慣了,這個提示給大家參考。我想說的是,對於新鮮事物,無需拘謹在某一個方向和固定的看點上,畢竟以前機械鍵盤做出來並不是給人玩遊戲的。

總結

酷冷作為率先上市的CHERRY RGB矮軸,算算應該是有近1年的準備,看得出來它有清晰的定位,主打輕、薄,卻也適合台式機;字體、功能(調節、錄製宏)上基本保留自己MASTERKEYS的模板,酷冷的用戶會更習慣。

做工方面,這個雖不是台產,但是我的圖能告訴大家它的做工並不差,從外形設計到外部工藝選擇、處理,SK630沒暴露特別要吐槽的地方。加上性能出色、RGB燈系統玩的很6,雖然SK630顯然不是普及型的RGB鍵盤,但是它代表了酷冷對MX RGB軸的理解。當然不足的地方也很明顯

ABS鐳雕鍵帽,抗打油能力差;

平胸鍵帽、無撐腳,打字手感從機械玩家過來需要適應過程;

可能是軸體結構發生了變化,使用後的鍵帽有輕微的歪斜;

大概就這些了,希望給喜歡它的玩家一些參考,值不值就看你心中在意的是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酒玩物驛站 的精彩文章:

TAG:老酒玩物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