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輸液等於慢性自殺,孩子還能輸液嗎?兩位藥師說了大實話

輸液等於慢性自殺,孩子還能輸液嗎?兩位藥師說了大實話

又逢流感季,醫院輸液室成為了「吊瓶森林」,尤其是兒科或者兒童醫院輸液室更是該現象的重災區,也因此輸液的話題成為了討論的熱點,「該不該輸液?」以及「叫停門診輸液」等相關話題頻上熱搜,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輸液尤其是兒童輸液?

輸液等於慢性自殺,孩子還能輸液嗎?兩位藥師說了大實話

輸液等於慢性自殺,孩子還能輸液嗎?兩位藥師說了大實話

自2016年起,全國眾多醫院接連開始取消門診輸液服務。浙江下發「限抗令」,叫停全省三級醫院(除兒童醫院和兒科)門診輸液;江西發布通知,鼓勵二級以上醫院探索取消門診輸液服務;包括北京湖北江蘇等大醫院(除兒童醫院)均叫停成人門診或門診抗菌藥物輸液……大醫院叫停門診輸液似乎已成為一種趨勢。

輸液等於慢性自殺,孩子還能輸液嗎?兩位藥師說了大實話

圖為CCTV2[第一時間]新聞熱搜榜·媒體新勢力 破除過度輸液須下猛葯


一、為何要叫停門診輸液?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合理用藥原則。輸液雖然有以上說到的眾多優點但一般不宜把它作為首選的治療方法,一方面因為輸液的治療效果不一定比口服或肌肉注射好,而輸液過程中出現意外的風險也比較高,如輸液反應、空氣栓塞、暈針等,更嚴重的是由於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進入血液循環,極易出現肺肉芽腫、肺水腫、靜脈炎症和過敏反應等不良反應。

在2017年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靜脈注射給葯佔61.0%、其他注射給葯佔3.7%、口服給葯佔32.0%、其他給葯途徑佔3.3%。與2016年相比,靜脈注射給葯途徑佔比升高1.3%。而兒童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涉及的藥品劑型分布中,注射劑佔83.5%、口服製劑佔12.7%、其他製劑佔3.8%。

另一方面因為輸液,尤其是頻繁使用抗生素,還增加耐葯細菌的產生,導致最後無葯可用。

輸液等於慢性自殺,孩子還能輸液嗎?兩位藥師說了大實話

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給葯途徑分布(出自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7年))


二、叫停門診輸液為何不包括兒科或兒童醫院?

由於兒童的體質以及免疫力都比較低,很多時候臨床癥狀不典型且病情發展迅速。一個感冒往往可能迅速轉為肺炎,故保留兒童門診輸液,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合理性。但同樣需要醫生嚴謹專業的評估,是否需要輸液應該由醫生根據病情或藥物的特殊性決定。 比如以下這些情況,該輸液還是得輸液。

輸液等於慢性自殺,孩子還能輸液嗎?兩位藥師說了大實話


三、目前輸液濫用的主要原因

患者觀念

1. 什麼病都得輸液。

2. 輸液病好得快。不少人一生病就想到要輸抗生素,即便是小小的感冒發燒,因為不少人都覺得只要一輸液,病很快就好了。但實際上,抗生素並不能治療病毒引起的感冒發燒。

3. 提前輸液能防病。特別是一些老年群體會到醫院要求輸中藥注射劑,預防疾病發作。其實,輸進的藥液會被身體代謝,很難起到防病作用。

醫患關係

由於醫患關係緊張,一旦出問題,更容易導致醫鬧事件。有時醫生在勸導無果的情況下,只能開些「安慰液」,比如葡萄糖或補液鹽,以滿足患者的輸液要求。另一方面醫生為了規避風險,部分醫生會將該做的檢查和包括輸液在內的藥物都用上,也造成過度醫療、輸液濫用。

國家政策

過去「以葯養醫」的補償體系也是我國成為「輸液大國」的原因之一。政府對公立醫院投入偏少,特別在偏遠地區及村鎮醫院,輸液收入可能是支撐醫院或診所的重要經濟來源,所以容易造成輸液濫用。

輸液等於慢性自殺,孩子還能輸液嗎?兩位藥師說了大實話


四、正確看待兒童輸液,關鍵在醫患觀念改變

近年來,輸液引起的不良後果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全國多地出台的地方性法規,要求三級或二級以上醫院取消門診輸液的措施,雖然存在「一刀切」之嫌,但總體來說利大於弊。這不僅有助於解決過度輸液問題,而且有助於減少不良反應。

但目前兒童輸液尚未列入大多數兒科或者兒童醫院的叫停範圍,主要考慮兒童群體的特殊性,特別是新生兒或嬰幼兒,在一些危重或急症的情況下輸液治療可以起到快速和高效的作用。所以該輸液時還是得輸液,且不可因為過度擔憂輸液風險因噎廢食,貽誤病情。

但兒童輸液的現狀不容樂觀,過度輸液的情況屢見不鮮,而要解決兒童過度輸液問題,關鍵還是醫患雙方觀念的改變。在大醫院限制或取消門診輸液後,基層醫生觀念的改變尤其重要,面對不懂醫的患者,醫務人員的宣傳勸導作用不可忽視。


本文指導專家: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藥學部番禺靜脈配置中心袁曉清 初級藥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 王鐵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聯媒體 的精彩文章:

濕疹「很難纏」,做好這5件小事,就能離它遠遠地
身上的痣是「癌症源頭」?別慌:請認準7種異常的痣

TAG:醫聯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