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南征後南人真的再無反叛了嗎

諸葛亮南征後南人真的再無反叛了嗎

諸葛亮南征,由於採用了馬謖的「心戰」之策,所以不但攻陷了南方的城地,還征服了南人的心,使蜀漢國的南部邊境基本上保持了穩定。

有史書說由於諸葛亮「赦孟獲以服南方」,所以「終諸葛亮之世,南方不敢復反」。

那麼,當諸葛亮在世的時候,蜀漢國的南方真的沒有人再反叛嗎?

先來看看一個人的經歷。

馬忠字德信,巴西郡閬中縣人。幼時生活在外祖母家,姓狐,名篤,後來才恢復父姓,改名為忠。

先前任郡中官吏,建安末年被薦舉為孝廉,授職漢昌縣長。

劉備東征東吳,在猇亭大敗,巴西郡太守閻芝從下屬各縣派遣五千多名士兵以填補傷亡空缺,派馬忠送往前線。

這時劉備已返回永安,接見馬忠並做了交談,然後對尚書令劉巴說:「我雖然失去了黃權,卻得到狐篤,表示這個世上不缺乏賢人呀。」

建興元年,丞相諸葛亮成立府署,任用馬忠為門下督。

建興三年,諸葛亮南征,任命馬忠為牂牁(zangke)郡太守。郡丞朱褒反叛。叛亂過後,馬忠安撫百姓,賑濟貧困,在百姓中有很好的名聲。

建興八年,被徵召為丞相參軍,輔助長史蔣琬管理留府事宜。又兼州治中從事。

次年,諸葛亮出兵祁山,馬忠到諸葛亮行營,參謀軍事。軍隊返回後,督察將軍張嶷等人征討汶山郡的叛羌。

建興十一年,南夷首領劉胄造反,擾亂鄰近郡縣。朝廷徵召庲(lai)降都督張翼返回,以馬忠代替張翼。

馬忠於是斬了劉胄,平定了南方。給馬忠加官監軍、奮威將軍,封為博陽亭侯。

當初,建寧郡叛亂殺了太守正昂,又把繼任太守張裔抓住送往東吳,所以之前都督常年住在平夷縣。

到馬忠任都督時,才把治所移到味縣, 處在漢民與夷人之間。越郡有名無土也很有了一些年頭,馬忠率領太守張嶷恢復了越雋郡的實際地界,因此朝廷派人前來給馬忠加官安南將軍,進封彭鄉侯。

馬忠的經歷有兩點說明南人在諸葛亮生前有過反叛:

一是建興十一年的劉胄反叛。諸葛亮是在建興十二年(234年)去世,劉胄的反叛顯然是在諸葛亮去世前。

另外,文中明確說明劉胄為南夷首領,而馬忠的平叛成功也明確是「南方平定」。此事在《三國志·張翼傳》當中也有記載;

二是越雋郡地界的恢復。在此之前,越雋郡長時間處於有名無土地的狀況,是馬忠去之後才恢復了正常。

《三國志·張嶷傳》說他「南平四郡蠻夷,輒有籌畫戰克之功」,這也說明了南方還是在叛亂之中。

另外,《三國志·李恢傳》當中記載:「南土平定之後……軍隊返回,南夷不久又反叛,殺害駐守將領。李恢親自前去征討,盡滅壞人,並把當地的首領遷到成都。」也可證明南人的反叛。

那麼,為什麼有史書會說諸葛亮在世南人再也沒有反叛呢?

從好的方面來說,只能是說南人總體上沒有反叛,這讓諸葛亮可以專心用兵北方,雖有一些零星的反叛行為,也不用傾全軍之力就可以平定。

如此說來,蜀漢國的南部後方總體上還是比較穩定的,也說明諸葛亮對南部的大政方針總體上也是正確的。

寫在最後:喜歡三國和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公眾號「三國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興趣的可以訂閱一發,多謝支持

最新黑科技,戳個「好看」試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故事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最牛的將領,提著兒子頭顱扔到朱元璋腳下,說:你滿意了嗎?
每一瓶都是陳年的純糧釀造,拒絕套路,看完你也是品酒專家!

TAG:三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