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任性?矯情?強迫症?其實你冤枉孩子了!他只是進入了「秩序敏感期」!

任性?矯情?強迫症?其實你冤枉孩子了!他只是進入了「秩序敏感期」!

前幾天看到一個圖片,一個孩子把自己玩的奧特曼玩具整整齊齊地擺成一排,大概有幾十個之多,看起來極其壯觀。下面很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感同身受,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種孩子」。

我家孩子也有一樣的「怪癖」,奧特曼、小汽車、喜歡的超級飛俠……但凡是能形成一個系列的玩具,玩完之後必定是要整齊地排成一排,最主要的是不讓人動,一打亂順序就開始又哭又鬧。

有時候我收拾屋子把他的毛絨玩具弄亂了他就開始不樂意,非讓我按原來擺放的顏色和形狀重新擺放好才行

不光如此,有人來家裡敲門非得他親自去開,別人開了就又哭又鬧,非得把門關上再開一次才可以;早上送他上幼兒園,出門之前非要把鞋櫃里的鞋一雙雙配對好,擺得整整齊齊。我站門口等得不耐煩了,想要幫助他或者跟他說晚上回來再擺都不行。

相信很多媽媽都曾經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遇到我家孩子這樣的行為,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太固執」,喜歡「沒事找事」,於是就開始不斷批評孩子,認為孩子太任性,不能由著他的性子來。

其實,孩子的這種行為在某個階段是屬於正常現象,因為他的秩序敏感期到了。

01

什麼是秩序敏感期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經在《童年的秘密》一書中提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對夫婦學年帶著他們未滿三歲的寶寶外出旅行,有一次來到一個城市,旅館裡沒有嬰兒床,他們就把寶寶放在大床上跟自己一起睡,可是這時寶寶就開始大哭不止,後來竟然開始出現抽搐現象,全身乏力,父母只好趕緊請了醫生,而與醫生同來的還有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看了看孩子,又問了一下情況,便將兩個成人的枕頭擺成一個小床的樣子,在兩個枕頭中間留聘個空隙,上面鋪上了一層床單。這些工作做完之後,把孩子放在兩個枕頭中間,原本大哭的孩子竟然馬上停止了哭泣,過了不久就安靜地睡著了。至此,孩子的病奇蹟般地好了,父母這時才明白,原來孩子是因為失去了他熟悉的嬰兒床而哭鬧不止的

蒙台梭利在該書中提到,孩子0~4歲這一時期是對秩序最敏感的時期,因為他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兒童把他自己出生時所在的環境固定為自己的秩序形式,這種形式其實就是他對秩序的需要和認識。一旦這個秩序被打亂,孩子就會哭鬧不止乃至生病。

蒙台梭利認為,幼兒具有內部和外部兩重秩序感,內部秩序感能讓幼兒意識到自己身體的不同部分與它們所處的相對位置,外部秩序感則是指幼兒感知、理解外部世界存在的規律與關係。

一般來說,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分為三個階段,呈螺旋式上升:

首先是幼兒會因為秩序被破壞而大聲哭鬧,秩序一旦恢復則會平靜下來;

其次是開始自我意識萌芽狀態,會為了維護秩序而進行反抗;

最後就是為了維護秩序而固執地再來一次,就如同開頭說的非得自己開門,否則就要把門關上自己重新開一樣。

而1-3歲的孩子,向內的秩序感逐漸轉向為向外的秩序感,他會有強烈地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慾望,對物品的擺放位置、事物發生的先後順序、物品的所有權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如果自己的要求遭到破壞則會感到難過、不安甚至焦慮,繼而出現非常極端的反應

由於這一時期的孩子為了維護自己對秩序的強烈要求,會顯得難以變通甚至不可理喻,所以這一時期也可以稱為執拗敏感期。

過了執拗敏感期之後,3-4歲孩子就會出現追求秩序完美的著急期,可稱之為完美敏感期這時,孩子對秩序的敏感會上升到對規則的要求,不管在任何地方,我要遵守規則,你也要遵守規則,大家都遵守規則,並且逐漸從服從規則轉化為把生活常規內化的狀態。

02

秩序敏感期對孩子的重要性

日本有位叫羽生善治的將棋天才,他每到一個地方去比賽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會把自己的行李散放在賓館裡面,然後把賓館房間擺放成自己熟悉的樣子,這樣就會讓他心情非常輕鬆,以更好的狀態去面臨比賽。羽生善治的這個習慣,其實就是維持秩序感的一種方式。

當我們的孩子呱呱落地,他就從狹窄的子宮走向一個更廣闊的天地,可是由於他對周圍環境的未知,會產生一種對環境的控制慾望,這種慾望就是對秩序感的需求。

此時的孩子會希望一遍遍重複原有的秩序,這樣才能不斷地鞏固自己的安全感,直到他能夠把握這種秩序的恆定性,內化了守恆概念,知道在一定範圍內秩序即便改變也不會影響什麼後果,他才能更安心地進一步探索發現。

很多上小學的家長會抱怨說自己的孩子專註力差,無法持續地完成一項任務,其實這就是因為孩子的秩序感被破壞,從小生活在雜亂無章的環境里,使得他的情緒、人格以及專註力發展都受到了影響

除了這個,秩序感還是孩子道德意識的起源之一,一個孩子因為不能把積木擺放整齊而哭泣,那是因為他覺得擺放整齊是對的,凌亂是錯的,而自己想要把積木擺放標準,是他自律感的一種表現。

他開始意識到什麼是正確的,也開始把行為和後果聯繫到一起,由此來看,秩序敏感期對孩子的道德意識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0-4歲這個階段,讓孩子擁有秩序感是孩子生命的一種需要,也會對他以後的習慣和品質有一定的影響。

當孩子能夠順利度過這個階段,那麼孩子就會在上小學之始把自己的學慣用品收拾得整整齊齊,形成良好的日常習慣。

小時候的良好習慣會一直伴隨孩子的成長,讓他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都清晰地明白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抓住重點成就自己。

03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

當我們知道秩序感在孩子一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那麼我們作為父母,就要用足夠的耐心去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而不是在孩子維護秩序感的時候認為「無理取鬧」橫加阻攔。我們該如何幫助或者配合孩子建立好秩序感呢?

01

理解並尊重孩子

我見到過許多父母,在孩子因為秩序被破壞大哭大鬧時,都會大聲批評孩子,認為孩子太過計較,也覺得孩子太麻煩。此時的我們其實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密切地關注和配合孩子的行為,並給予積極的回應。

我們要知道,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以逾越的一個過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如果孩子提出的是合理要求,應該盡量用耐心去滿足他,但如果是原則性的問題,不能滿足孩子,也要通過靈活變通去慢慢化解孩子的情緒,比如擁抱、講道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等方式。

02

給孩子提供井然有序的環境

我們要知道,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孩子處在一個亂糟糟的環境中,孩子就不能快速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認知。

作為父母,應該盡量給孩子創造一個有序的環境,比如家裡的日常用品應盡量擺放有序,使用之後注意及時歸位。對於孩子的物品不要經常更換位置,也不要頻繁地為孩子更換床鋪或者生活環境

03

利用秩序敏感期引導孩子自己整理物品

前段時間,我家孩子不允許我們任何人碰他擺放好的玩具,於是我就鼓勵加引導讓他自己玩完之後用自己的方式擺放好自己的物品,原本以為他不會做到擺放整齊,沒想到原本亂糟糟的玩具堆在他的整理之下,竟然變得整整齊齊,以至於孩子爸爸以為是我幫孩子整理的。

得到了爸爸媽媽的認可,從那開始每次孩子玩完玩具都會自己把玩具擺放整齊,然後等待我們的「檢查」,被誇獎之後就有很強的成就感,養成了自己整理物品的習慣。

此時的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讓孩子養成整潔有序的習慣,這樣一來不但父母變得輕鬆起來,還能使孩子獲得更完善的成長空間。

總之,秩序敏感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秩序感的孩子,就像是在森林中迷了路一樣,忐忑不安不知道下一步會遇到什麼情況。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就像是教會孩子如何在森林中找到一條通向外界的道路,幫助孩子沿著這條道路一直走向成功

蘭海老師的直播來啦!

她將在2月28日(本周四)晚上8點

和大家直播分享

《孩子六歲前不能錯過的10個成長關鍵點》

轉發本文到朋友圈,

將截圖發送給客服(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客服會儘快通過)

將能入群收看直播!

其他已在超級育兒師社群的親們,不要著急,到時都能在群內看到直播噢!

文中所用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無意中侵犯了版權所有人的知識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們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3歲看老,文學啟蒙需趁早!這10本名著孩子早該讀了
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TAG:超級育兒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