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四大才子 三人以詩聞名一人以小說聞名

民國四大才子 三人以詩聞名一人以小說聞名

民國四大才子是指徐志摩、郁達夫、邵洵美、戴望舒。四人都是中華民國時期著名的詩人和散文家,對民國的中國文學發展有著卓越的貢獻。

民國四大才子:

1、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前身)、大夏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

2、郁達夫

郁達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8月29日),男,原名郁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達夫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极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其文學代表作有《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懷魯迅》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達夫被日軍殺害於蘇門答臘叢林。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郁達夫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證書。

郁達夫

3、邵洵美

邵洵美(1906—1968),祖籍浙江餘姚,出生於上海,出身官宦世家。新月派詩人、散文家、出版家、翻譯家。1923年初畢業於上海南洋路礦學校,同年東赴歐洲留學。入英國劍橋大學攻讀英國文學。1927年回國,與盛佩玉結婚。1928年開辦金屋書店,並出版《金屋月刊》。1930年11月「國際筆會中國分會」成立,當選為理事,並任會計,1933年編輯《十日談》雜誌,並發表第一篇小說名為《貴族區》。1934年編輯《人言》雜誌。1936年3月至1937年8月主持《論語》半月刊編務。 晚年從事外國文學翻譯工作,譯有馬克·吐溫、雪萊、泰戈爾等人的作品。其詩集有《天堂與五月》、《花一般的罪惡》。

邵洵美

4、戴望舒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後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代派象徵主義詩人、翻譯家等。他先後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

戴望舒的代表作品 :《雨巷》、《我的記憶》。

戴望舒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獵奇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民間四大傳說分別是什麼 它們各講了什麼內容
長江四鮮分別指哪四種魚類 這些魚有何特徵

TAG:古今獵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