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前蘇聯解體後,蘇聯專家都去哪了?

前蘇聯解體後,蘇聯專家都去哪了?

蘇聯解體後,大量蘇制武器裝備擴散到世界各地,引起人們的極大不安。然而,大量研製武器的「蘇聯專家」,他們的情況卻至今鮮為人知。

前蘇聯專家

前蘇聯在冷戰時期為與美國爭霸世界,建立了規模空前的武器裝備研究體系,製造了數以萬計的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自行火炮和彈道導彈。蘇聯解體後,許多武器流落世界各地,蘇制坦克、裝甲車輛、「薩姆」導彈隨處可見,引起一些西方國家的不安。然而,研究製造這些武器的兵工廠和科研人員,他們近況如何卻很少有人知道。據美國官方估計,且不算坦克、火炮等常規武器,單是彈道導彈和熱核武器的蘇聯研製專家就有6萬人。其中,從事核科學和核武器研究的約3萬人,各種導彈設計人員2萬人,研究生物武器的約7000人,化學武器的3000人。據美國一家非政府研究機構日前發表的一份報告稱,前蘇聯在研究製造生物武器的高峰時期最多使用過7萬名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其中5個軍工廠約1.5萬人,另有4萬餘人分布在全國各地50個民間科研單位和生物製品廠。多少專家流離失所。

前蘇聯專家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國防預算大幅度消減,研究新式坦克的項目進展緩慢,有的兵工廠開工率不足50%。研製武器裝備的工程技術人員無所事事。他們迫於生計四處尋找出路,解決個人生活問題。最初主管當局仍禁止科研人員擅自外出謀生,以保國防安全。以後迫於無奈,逐漸放鬆了某些限制。在科研和生產單位不斷萎縮的情況下,科研人員陸續外出。主要從事核物理研究的全俄實驗物理科學研究院(相當於著名的美國拉斯阿爾姆斯實驗室), 1991年~1996年流失500人;從事病毒和生物戰劑研究的維克多科學中心,1991年以來失去2000人;製造SS-18洲際彈道導彈的烏克蘭南方機械製造廠,幾年內先後有5000人外出自謀職業。莫斯科1家製造導彈制導系統的精密儀器廠,僅1992年~1993年就失去1800人。美國傳媒稱, 1992年10月,在1架飛往朝鮮的客機上,有36名從事彈道導彈研究的科學家、工程師被截住,他們至今下落不明。

前蘇聯專家

流失的武器專家有的是短期出國謀求生計,有的則長期移居異國他鄉。他們的去向主要是西歐和美國,有的也到伊朗、伊拉克、朝鮮等第三世界國家。不少國家想方設法尋找、招募這些專家為他們效力。他們先是通過調查找到某研究所或公司進行秘密磋商,條件成熟時利用合法途徑引到國外。也有的直接與個人接觸,邀請參觀貿易展覽或國際學術交流,提供往返機票和食宿經費。他們在學術交流會上發表演講,主持單位付給高額報酬。事後仔細研究一下學術報告內容,常與武器研究有關。有的公司則許以高薪和優厚生活待遇,公開聘請「蘇聯專家」幫助工作。

前蘇聯專家

然而,美國對此十分惱火。他們宣稱「蘇聯專家」為伊朗、伊拉克等「無賴」國家工作,幫助發展彈道導彈和熱核武器,將給美國「帶來嚴重威脅」。儘管有些核生化武器的研究已是公開的秘密,甚至從專利上可以查到,但要真正製造成實用型武器仍有不少難點有待解決。如在關鍵性問題上獲得指點,可明顯加快研製進程。印度雖在導彈和核式武器領域取得進展,但是新式坦克和自行火炮的研究仍有不少困難,急於獲取這方面的先進技術。

一些西方國家則以「國際合作」、「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名義,與俄開展合作項目。美國、日本、韓國早在莫斯科設立國際科學技術中心,投責2.3億美元與近300家研究所、實驗室合作,據稱約有2.5萬名科研人員「受蓋」。俄羅斯早些年面臨北約東擴,南聯盟遭轟炸,年臣戰亂,使俄深感加強國防實力的重要。「白楊」-M導彈已正式部署,年內還將部署C-400選程防空/反導導彈。俄羅斯欲研究製造新式武器,肯定需要大量的武器設計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至於多餘的軍事科研人員,則要逐步特到民用產品的研究製造單位,為企業提高效率和經濟效益作貢獻。年高體弱的則安排退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總說裝甲 的精彩文章:

TAG:總說裝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