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安陷落之際,呂布有一個舉動可圈可點,可惜被後人遺忘

長安陷落之際,呂布有一個舉動可圈可點,可惜被後人遺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回,發生在李傕、郭汜兵犯長安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呂布、郭汜和王允。原文如下:

長安陷落之際,呂布有一個舉動可圈可點,可惜被後人遺忘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呂布勒兵到山下,李傕引軍搦戰。布忿怒衝殺過去,傕退走上山。山上矢石如雨,布軍不能進。忽報郭汜在陣後殺來,布急回戰。只聞鼓聲大震,汜軍已退。布方欲收軍,鑼聲響處,傕軍又來。未及對敵,背後郭汜又領軍殺到。及至呂布來時,卻又擂鼓收軍去了。激得呂布怒氣填胸。一連如此幾日,欲戰不得,欲止不得。正在惱怒,忽然飛馬報來,說張濟、樊稠兩路軍馬,竟犯長安,京城危急。

長安陷落之際,呂布有一個舉動可圈可點,可惜被後人遺忘

布急領軍回,背後李傕、郭汜殺來。布無心戀戰,只顧奔走,折了好些人馬。比及到長安城下……董卓餘黨李蒙、王方在城中為賊內應,偷開城門,四路賊軍一齊擁入。呂布左衝右突,攔擋不住,引數百騎往青瑣門外,呼王允曰:「勢急矣!請司徒上馬,同出關去,別圖良策。」允曰:「若蒙社稷之靈,得安國家,吾之願也;若不獲已,則允奉身以死。臨難苟免,吾不為也。為我謝關東諸公,努力以國家為念!」呂布再三相勸,王允只是不肯去。不一時,各門火焰竟天,呂布只得棄卻家小,引百餘騎飛奔出關,投袁術去了。

長安陷落之際,呂布有一個舉動可圈可點,可惜被後人遺忘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李傕、郭汜糾集董卓舊部十萬餘眾兵犯長安,呂布出城迎戰,遭遇李、郭等人的強力阻擊,叛軍其他人馬趁機攻擊長安。呂布無奈,只好退入城中防守。沒過幾天,董卓餘黨李蒙、王方等人與李傕裡應外合,打開城門,長安城終於失陷。呂布請求王允離開長安,但遭到王允拒絕。最終,呂布逃入中原,王允一家被叛軍誅殺,漢末朝廷落入李傕、郭汜之手。

長安陷落之際,呂布有一個舉動可圈可點,可惜被後人遺忘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李傕對付呂布時採用的防禦策略,叫做「矢石如雨」, 意為箭和石頭像雨點一樣落下,比喻防禦非常頑強。

長安陷落之際,呂布有一個舉動可圈可點,可惜被後人遺忘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李傕、郭汜兵犯長安的故事情節,是作者根據真實的歷史改變而成。《三國志?董卓傳》載:「比傕等還,輔已敗,眾無所依,欲各散歸。既無赦書,而聞長安中欲盡誅涼州人,憂恐不知所為。用賈詡策,遂將其眾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長安,眾十餘萬,與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圍長安城。十日城陷,與布戰城中,布敗走。」《三國志?賈詡傳》亦稱:「卓敗,輔又死,眾恐懼,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欲解散,間行歸鄉里。詡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征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眾以為然。傕乃西攻長安。」

長安陷落之際,呂布有一個舉動可圈可點,可惜被後人遺忘

至於說到呂布在長安之戰中表現,可謂可圈可點。《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載:「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這場戰鬥也是漢末三國時期為數不多的單挑之一。

長安陷落之際,呂布有一個舉動可圈可點,可惜被後人遺忘

除了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之外,呂布在長安城破之時還有一個感人舉動。《三國志?董卓傳》注引《漢紀》載:「布兵敗,駐馬青瑣門外,謂允曰:『公可以去。』允曰:『安國家,吾之上願也,若不獲,則奉身以死。朝廷幼主恃我而已,臨難苟免,吾不為也。努力謝關東諸公,以國家為念。』」《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載,呂布妻子曾經對呂布說過這樣的話:「妾昔在長安,已為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這說明為了保住王允的命,呂布親自前往青瑣門,勸說王允離開長安,此舉也使得呂布失去了回到家中救出妻子的最佳時間。最終,王允不肯離開,全家被殺,而呂布也無法趕往家中救妻而倉皇離開長安。

長安陷落之際,呂布有一個舉動可圈可點,可惜被後人遺忘

世人大都認為呂布是個唯利是圖之輩,但從長安城陷落之際的呂布表現來看,其實他是個深明大義、忠於朝廷之人。也正因為如此,後來漢獻帝東歸之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呂布。只可惜呂布鬥不過曹操和劉備,是一個失敗者,他在長安城下的這次可圈可點的舉動,也被大多數人所遺忘。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黃忠一敗再敗,諸葛亮仍信心百倍,為何趙雲卻偏偏不信
關羽後人命運悲慘,兒子血染沙場,孫子被複仇滅門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