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王衛光:我想用影像,呈現一個族群的生存狀況

王衛光:我想用影像,呈現一個族群的生存狀況

2月26日,王衛光先生的個人影展

原色 · 馬背上的巴西牛仔

在北京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

這次展出的攝影作品

是他和愛人李小梅途經巴西4個州

驅車5000多公里

近距離接觸巴西牛仔拍攝而得的

談及此次的拍攝初衷

王衛光平靜的說到:

我想用影像,

呈現一個族群的生存狀況。

真實的牛仔生活是怎樣的?

他將用鏡頭告訴我們答案。

王衛光攝影作品展

原色 · 馬背上的巴西牛仔

策展人 / 劉宇

展覽名稱:原色 · 馬背上的巴西牛仔——王衛光攝影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9年2月26日至3月24日

開幕時間:2019年2月26日15:00

展覽地點: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二樓B展廳

主辦單位: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世界華人攝影聯盟

協辦單位:

佳能(中國)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雅昌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攝影世界雜誌社

巴西東北部有一片叫塞爾當的土地

常年乾旱接近不毛之地

但卻生活著一個堅毅,勇敢的族群

巴西塞爾當牛仔

他們已經在「乾旱之地」

生活、傳承百年

相比於人們對西部牛仔的津津樂道

塞爾當牛仔卻鮮為人知

直到王衛光走進他們的生活

記錄下他們真實的樣子

01「我總是在夢中期待雨水滋潤塞爾當乾旱的土地」

這句話,或者說這句歌詞

是巴西東北部著名的歌手路易斯·孔薩卡

唱的歌謠裡面的一句

對旁人來說這句話很普通

但對於常年在巴西工作和生活的王衛光來說

卻明白這句話的意義有多深……

因為塞爾當是巴西東北部一個非常乾旱

接近不毛之地的一個地區

與其說是夢中期待

倒不如說是一種祈求……

但是,卻也同樣是這樣一個地方

卻有著傳承百年的牛仔群落

這讓他產生了進一步去接觸和了解

巴西牛仔的特徵和生活狀態

並用手中的相機

去尋覓他們的喜怒哀樂和內心世界的想法

2018年,機會終於來了

他便和愛人李小梅及幾位巴西攝影師

驅車幾千公里

多次前往旱地塞爾當

進入了牛仔生活的世界……

02「其中有一匹馬輕輕用屁股撞了我,幸好它沒有用後蹄踢我」

塞爾當牛仔這個族群已有百年的歷史了

有著他們自己獨特的文化

牛仔群體在艱難困苦的環境里

形成了堅毅,勇敢的性格

同時,塞爾當地區烈日高溫和高強度的牧牛生涯

使牛仔們煉就了強壯的體魄

這裡的牛仔們大都性情豪爽

每當與他們促膝聊天時

牛仔們會熱情地邀請你一起暢飲

當地著名的甘蔗酒

當你與這樣一群無憂無慮的人們

在一起的時候

一切都變得那麼清純和爽快

在王衛光的拍攝過程中

牛仔們絲毫不介意用相機拍攝他們

相反,他們會覺得來拍照

是對他們的喜愛和認可

所以牛仔們很樂意接受他的拍攝

正是因為這點,在王衛光的影像作品中

才既有他們強悍、勇猛的形象

也有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溫情的身影

說到這裡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小故事

因為有一些牛仔的肖像

王衛光覺得在馬群之外拍不到理想的畫面

便打算深入到馬群之中去拍攝

於是當地人就派出兩個牛仔保護他

當他靠近到馬群中去拍攝馬背上的牛仔時

意外發生了……

「其中有一匹馬輕輕用屁股撞了我,

幸好它沒有用後蹄踢我。」

事後,王衛光談及這個小插曲時

是這樣輕描淡寫的描述的。

03這個古老傳統的牛仔行當似乎會面臨著消亡的命運

如果沒有王衛光的這次展覽

大多數人對牛仔的印象

還停留在影視作品裡固有的西部牛仔形象:

頭戴皮檐帽、身著馬甲、

腰別左輪手槍

又或者裝備了踢馬刺的牛仔靴

事實上,真實生活里的美國牛仔

已經消亡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而塞爾當牛仔

似乎也將面臨著消亡的命運……

因為在塞爾當

雖然牛仔們的孩子們十分崇尚父輩

且以他們為人生的自豪

但現代生活的誘惑

使年輕一代開始與父輩的行當漸行漸遠

老一輩的牛仔們也逐漸意識到

這個古老傳統的牛仔行當

似乎也開始面臨著消亡的命運了……

這也是為什麼

王衛光希望用攝影的方式去呈現他們

讓中國人民了解在地球的另一端

有這樣一個堅韌不拔

熱情勇敢的族群

因為指不定什麼時候

真實生活中的塞爾當牛仔也許就沒了……

04「我想用影像,呈現一個族群的生存狀況」

談及拍攝巴西牛仔的初衷

王衛光平靜的說:

「我想用影像,

呈現一個族群的生存狀況」

事實上,他也是這樣做的。

他用紀實的手法

紀錄了他們的社會人文、服飾、

習俗等方方面面的生活氣息

展廳里展示的巴西傳統牛仔服飾

從中可以看到塞爾當牛仔

在如此艱苦又富有挑戰的環境里

不僅可以生存下來

還能希望活得更好一些

而只要牛仔的精神還在

只要牛仔的真實生活被記錄下來

牛仔就不會真正消亡……

05「這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生活再苦,牛仔也不會忘記歌唱

他們會在荒原以銅鈴吆喝牛群

以隨口吟唱的歌謠抒發心中的寂寞

還記得前文提到的著名歌手

路易斯·孔薩卡嗎?

正是因為他的歌謠歌詞

才讓王衛光下定決心去追尋牛仔的足跡

但事實上,他第一次接觸到巴西牛仔

是在一次和攝影朋友相約塞爾當時

恰逢當地在舉行牛仔日

那才是首次接觸到塞爾當牛仔的日子

牛仔日是怎麼來的?

塞爾當本地牛仔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牛仔叫塞里蒙多·薩果(音)

這個年輕牛仔特別的聰慧

他自己一個人就能管幾百頭牛

只要他一吹號牛都向他聚集過來

於是他的同伴就很嫉妒他

趁機將他殺害了

後來是他的獵犬跑回來向人們報了信

人們才找到他的屍體

最後為薩果舉辦了隆重的彌撒和葬禮

從這次事件之後

塞爾當牛仔這個族群就把

這個日子定為了牛仔日

這個叫塞里蒙多·薩果的牛仔

他的表哥就是:

著名的歌謠大師——路易斯·孔薩卡

因為牛仔日初次得見塞爾當牛仔

因為路易斯·孔薩卡的歌謠

進一步吸引王衛光去關注並走進這個牛仔群體

也正是有著這些巧合和關聯

才有了這次展覽

這就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原色 · 馬背上的巴西牛仔

王衛光攝影作品展

期待和你一同走進牛仔的真實生活

展覽將於3月24日結束

觀眾可以憑身份證領票,免費參觀

作者簡介

王衛光

王衛光,北京人,旅居巴西攝影家,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中國藝術攝影家學會會員、美國職業攝影師協會會員、中國華僑攝影學會顧問、世界華人攝影聯盟成員、新華社攝影世界特約攝影師。

王衛光先生在巴西工作,生活幾十年,主要拍攝巴西社會人文圖片,多次獲得國內攝影比賽獎項,很多攝影作品發表在國內主要攝影雜誌,報紙。

曾榮獲佳能2012年度十佳專業攝影師稱號。2013年在北京舉辦個人攝影作品展,2015年巴西政府出資出版巴西專題攝影作品畫冊。

2016,2017年在里約攝影年度展和北京國際攝影周舉辦個展。2016年國際奧組委聘請為里約奧運會攝影師。2017年國家博物館金磚國家展展出攝影作品。

2018年擔任巴西里約熱內盧和北京國際攝影周舉辦里約科帕卡帕納-北京王府井百年第一街展覽的策展人。

圖文 | 來自王衛光先生自述、採訪、作品

編輯 | 劍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Uni旅圖 的精彩文章:

《妻子的浪漫旅行2》第一站拍攝地,把中國雪景演繹到了極致!

TAG:Uni旅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