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身份信息被冒用開公司,要撤銷「假法人」為何這麼難?

身份信息被冒用開公司,要撤銷「假法人」為何這麼難?

影評人「灰狼」,終於還是坐了近30個小時的綠皮車,從重慶來到山東濟南。

今年1月,在購買機票時,購票頁面提示,自己被法院列為失信人名單,被限制消費,無法乘坐高鐵和飛機。原因是他的身份信息被冒用,成了濟南一家建築勞務公司(以下簡稱j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為了解除自己與該公司的關聯,無法乘坐高鐵和飛機的他,必須往濟南跑一趟。

購買高鐵票時彈出「被限制消費」的消息

1月18日,紅星新聞發布《調查|"被法人"後成「老賴",要解除需證明我不是"我"?》(點擊可查看)一文,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一個多月過去,灰狼向法院遞交了對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起訴狀,以及撤銷限制消費令的申請書。

沒有「委託人」簽字,「委託書」也能在工商過審

灰狼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聽說「打官司」三個字,心裡就「咯噔」一下。他去年博士畢業到重慶一所重點高校任職,收入並不高,加上新買的房需承擔的房貸,基本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打官司,意味著還要花費高昂律師費,去解除一段莫須有的關係。

趕在年前,灰狼風塵僕僕來到濟南。他先去了濟南歷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請求工作人員為他調取了j公司的工商內檔資料。從工商登記材料中留存的身份證複印件來看,被冒用的正是他曾丟失並已掛失的身份證。

最困惑的是,灰狼發現,在工商系統中關於j公司變更材料上的「委託人」那一頁,只有一個他不認識的委託代理人留下的身份證複印件與簽字。「工商局的工作人員說,這個就是委託書,但這是一個沒有『委託人』(即灰狼)簽字甚至沒有留下『委託人』任何信息的委託書啊,怎麼能憑這個就把我弄成法定代表人了呢?」

據天眼查顯示,在灰狼被變更為j公司法定代表人到他發現自己被限制消費這段時間內,j公司曾有一些訴訟,「但是法院的訴狀,從沒到我這個『法定代表人』手上過。」

濟南市歷下區科院路派出所,是j公司所在地派出所。紅星新聞記者此前曾到該派出所諮詢辦案民警,民警非常肯定地說:「這是工商部門存在的工作失誤,肯定是找工商。」

灰狼也曾致電該派出所諮詢報案事由,得到的回應是,需要本人親自到派出所做筆錄。但當灰狼自己來到科院路派出所,民警又表示,這個案子歸工商局所在地派出所管。最終,曾為灰狼辦理掛失補辦的濟南建築新村派出所給他出具了一個函,證明灰狼丟失及補辦身份證的事實。

作為一所地方重點高校教師,灰狼有不少機會,去往各地甚至出國參加學術研討。而被限制消費後,無法購買高鐵、機票將嚴重影響灰狼的工作。萬般無奈下,灰狼只得請了律師,向對他做出限制消費令的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法院遞交了行政起訴狀和執行異議申請書,將歷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告上法庭,請求判決撤銷被告(即歷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j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等一系列變更行為,同時申請撤銷法院對自己的限制消費令。

行政起訴書

有工商局建議:先承認法定代表人再「強制撤銷」

目前在深圳工作的黃生曾丟失身份證後掛失,在今年年初新推出的個稅app上,他發現,自己成了東莞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比灰狼幸運的是,這兩家公司目前還沒有出現嚴重債務糾紛,黃生也沒有被法院限制消費。但黃生同樣需到東莞當地去報案、申訴,也同樣遇到了公安、工商兩不管的尷尬情況。

黃生說,東莞工商局橋頭分局的工作人員最後給他出了個主意——強制撤銷法定代表人,即讓黃生承認自己就是法定代表人,然後要求工商局強制撤銷。「工商局的工作人員說,頂多影響我兩年信用,也就是說,這兩年我出行、貸款都會遇到麻煩,甚至我『被法人』的那兩家公司的債務都讓我背。」黃生氣憤道,「為什麼這個鍋要讓我來背?」

紅星新聞記者2月27日致電東莞工商局橋頭分局,該局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強制撤銷的方法,其實隻影響辦營業執照。此前有過這樣操作的案例,對不需要開公司辦執照的人,個人出行、貸款等都不會有影響。但該工作人員也提醒道,強制撤銷手段依然存在一定風險。

該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走常規程序,黃生要證明公司不是自己註冊,需要證據。由於黃生的變更業務直接通過網上辦理,只要能讓銀行開證明,說明用於註冊公司的U盾不是自己開辦的即可。但黃生無奈地說,自己何嘗不想證明,只是到了銀行,銀行讓找警方,到了派出所,民警又讓他找工商局。

跟多部門協調未果後,黃生開始「微博維權」,連著發了十幾條關於自己「被法人」經過的微博,並@了相關工商部門,一直沒有得到答覆。

直到現在,定居深圳的黃生依然是兩個東莞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他自嘲道,還好那些公司在廣東省內,有需要的話他還能到東莞跑一跑,如果被註冊在東北的省份,他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近日央視新聞《焦點訪談》節目也對這類「被法人」案進行了報道

「失竊」的個人信息還會導致「被就業」

杭州的王澤雖然沒「被法人」,但是卻「被就業」了。

同樣是通過今年新啟用的個人所得稅app,他發現自己在一家從未聽說過的公司任職,便立刻在app上選擇了申訴。

然而,王澤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他申訴之後一個多月,app上一直顯示「待受理」狀態,再後來,他登錄app發現,那條申訴記錄沒有了。直到2月26日,他再打開個稅app,發現頁面顯示「已受理」。但具體怎麼處理,受理進展到哪一步,能否取消自己「被就業」等問題,王澤表示,相關部門也沒有通過其他途徑通知自己。

目前王澤的申訴顯示「已受理」,但相關部門也沒有通過其他途徑通知自己

2月27日,紅星新聞記者致電王澤「被就業」地區的稅務分局,得到的回應是,個稅app上受理的申訴不歸他們管,並給了記者河北稅務局相關部門的聯繫電話。紅星新聞記者撥打該電話,得到的回應仍是「那個客戶端不是我們維護的。」

王澤非常肯定地說,他沒有丟過身份證,一定是自己的信息被盜用了。

受害者期待:出台全國統一的撤銷流程

一位不願具名的廣西工商系統工作的內部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企業變更法人信息只做形式審查,這套流程多年沒有改變,且與公安系統不聯網,無法識別身份證是否有效。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到,《國務院關於印發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7號),《方案》中第三項第(三)點提到「尊重市場主體民事權利,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工商登記環節中的申請材料實行形式審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為鼓勵生育 匈牙利推出免稅免貸款措施
這個國家借官員近300輛進口車用於會議接待 4個月還收不回來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