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最強晶元廠商,創立15年趕超聯發科,年收入中國第一!

最強晶元廠商,創立15年趕超聯發科,年收入中國第一!

2018年在科技行業發生了非常多的大事,其中不管是摺疊屏手機的預熱,還是5G網路時代的到來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在意才改變人們如今的生活方式。而在眾多科技領域,有一個領域一直是我們中國的軟肋,多年以來一直受到國外的壟斷和壓制,那就是晶元領域。

尤其是在去年經歷了「中興事件」之後,大家更是深刻的體會到了晶元這樣核心科技對於科技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國內不少科技企業都開始向晶元領域發起了衝擊,2018年也成為了中國芯大熱的一年,得到了非常強烈的爆發。

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年的時間裡,中國IC設計的總收入達到了2515億元,增長率達到了23%。儘管這2515億元人民幣相對於美國中國需要從國外進口晶元所花費的3100億美元來說,確實非常少,但是這也不能夠否定,中國在晶元領域的進步非常巨大。

說起在中國IC設計領域的企業,華為海思是最繞不開的公司,而且華為海思目前也是國內排名第一的公司,在2018年的收入達到503億元,比去年的387億元增長了30%,遙遙領先國內的其他晶元企業。即便是排在第二的紫光展銳在2018年的收入也不過是華為海思的四分之一,僅僅110億元。

而中國台灣的晶元公司聯發科在2018年的總營收也不過2380.57億新台幣,摺合人民幣520億元,與華為海思的收入沒有太大的差距,這就代表著華為海思已經開始趕超聯發科。然而聯發科1997年創立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而華為僅僅創立了15年,而且中國台灣的半導體行業本來就領先於中國大陸。

華為海思在2004年成立之後,直到2009年才推出第一款手機晶元K3,由於國外技術的封鎖,完全考自主研發,所以儘管研發時間加長,性能依舊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而當時的聯發科已經成為了晶元市場的巨頭,並且在中國大陸佔據了50%以上的份額。如今過了10年之後,華為海思的麒麟系列處理器已經足以與高通驍龍相媲美,然而聯發科卻在高端晶元市場一直難有作為。

華為能夠有如今的成績,離不開大量的資金以及人才的投入。大家在為華為海思喝彩的同時,也對聯發科的現狀感到惋惜。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小妖精 的精彩文章:

蘋果的大股東,手握400億美元股票,自己卻從不用iPhone
vivo新機曝光,4800萬+升降式攝像頭,價格讓小米汗顏

TAG:數碼小妖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