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什麼「取消」公攤面積是大好事?房價會漲?專家這點很說明問題

為什麼「取消」公攤面積是大好事?房價會漲?專家這點很說明問題

【房產吐槽哥(微信號公眾號:fangchanmen)】謝絕任何微信號和媒體未經許可轉載!轉載請後台聯繫,但歡迎各位轉發到朋友圈

近日,住建部發布了一項規定:「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這項規定頓時引起了全網的關注。從歷史的官方文件中一直沒有如此明確的提出房屋應由套內面積來進行交易的說法,很多人從表面看到的信息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好的好事。

也許是以前的購房者習慣了花好多錢購買公攤面積,都默認承擔這部分的責任。現在好了,這個消息一出讓很多人誤以為公攤面積不用花錢了。還有很多專業人士分析認為,這個利好消息一定程度上還會刺激房價大漲。是真的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解讀。

一、一條好消息逆轉不了樓市

每當樓市有任何風吹草動的時候,都會牽動許多購房者的神經。從當下的房地產市場來看,自從2018年實施的400多條嚴控政策到現在,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可高昂的房價依然在那裡不動。

首先,我們從公攤面積的本質上來說,除了購房者居住的面積,另外,比如樓梯、走道、電梯等都屬於公攤面積。而這部分面積難道不要花錢嗎?開發商會不會白出這部分錢?公文中並未說取消公攤面積,這是大家的一個誤解。

套內面積的計算目的是為了讓得房率更加的透明,從字面上講的是套內面積,並不是取消公攤面積。比如:買一套房子,面積是120平,套內面積是90個平,而有的樓盤套內面積可能不足80平。這對大家來說是一件好事,而僅僅只是憑藉一條消息,是很難讓整個樓市逆轉的。

二、現在的房地產市場缺少什麼?

當住建部發布這樣一個利好消息時,房地產市場依然沒有任何大的反應,可見房地產市場的清冷。有人問了,現在的市場缺少了怎樣的推進動力呢?

缺少資金么?對個人購房者來說,一、二線城市豪宅買不起,離中心偏遠的樓盤還是有一定購房能力的。對房企開發商來說,如果房子供不應求,他們自然不缺資金,還可以面對去庫存的壓力。總的說來,問題不出在資金方面。

缺購買力么?每年都有大量的剛需群體、有大量的棚庫改造對象、有大量的改善房型人群,就算沒有大量的投資者,這些人群都一直活躍在房地產市場上。可見這也不是問題的關鍵。

那麼問題出在哪呢?問題就出在購房者需求細分的認識上。樓盤銷售人員只針對自己的樓盤大力宣傳,他們考慮的只是如何把樓盤銷售出去,卻從未考慮購房者的有不同的需求。現在90後成為新一代剛需購房主力軍,他們更多的是考慮個性、張揚和隨性。制定一套合理的購房者計劃,是購房者們當下所需要的。

三、專家這點很說明問題

假設住建部頒布的按套內面積計算規定真的落實了,房地產市場真的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嗎?有專家分析:會有變化,但影響不大。真正影響房地產市場比較大的是取消預售。

那麼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當得房率高的時候,商品房上市的價格自然就高了,根據樓市政策推行的進程來看,每項政策的落地前期都會緩慢試點運行。但若要用公攤面積來彌補套內面積的話,那麼,公攤面積將會變小,大眾願意看到樓梯、走道、電梯變小嗎?

而真正要解決購房者與開發商矛盾和痛點是取消預售。如果買過或了解過樓盤就知道,預售的樓盤購房者是看不到的,要等建成後才知道樓盤的好壞,對於購房者則要按揭全款,而開發商房子沒有賣就拿到了錢。這其中的利弊不言而喻了。

總結,按照套內面積來計算銷售,一定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大家不要誤以為是取消公攤面積。而一條好消息亦無法逆轉樓市。要解決購房者的問題,就是提供高質量符合需求的樓盤,而不是那些爛尾樓,質量差的樓盤來造成太多的維權糾紛。

作者微信公眾號:房產吐槽哥(fangchanmen),歡迎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房產吐槽哥 的精彩文章:

比房價下跌更大危機來了?國家放了什麼大招?住房問題該這樣解決

TAG:房產吐槽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