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西周早期以成康時期的金文為代表,雖然銘文保留商晚期字形及裝飾特點,但是在銘文章法上,逐漸開始擺脫商代晚期的特徵而建立自身獨特的形式,《大盂鼎》正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譯文全文:

唯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王若曰:盂,丕顯玟王,受天有大命,在珷王,嗣玟作邦開紀,匿匍有四方,畯政紀民,在雩御事,虘酒無敢。甛有葵□,祀無敢酻,故天異臨子,法保先王,王少有四方。我聞殷述命,唯殷邊侯甸,雩依征內,避率肄於酒,故喪追祀。汝妹辰有大服,余唯即朕小學,每勿克,余乃避寡。今我隹即井闌於玟王,政德若玟王,令上三政。

今余隹命盂紹榮敬,雍德巠敏,朝夕入諫,享奔走。畏天威王曰示命:汝盂進乃嗣祖南公。

王曰:盂乃紹夾死射戎,敏誎罰訟;夙夕紹我,寡烝四方,雩我其過;相先王,受民受疆土;賜汝鬯一卣,冂衣、舄、輦、馬;賜汝祖南公伐用遹,賜汝幫伺四百人鬲,使馭至巧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賜尾伺王臣十又三百人鬲,千又五十夫,徼國遣捕紀土。

王曰:盂,若敬乃政,勿辭朕命。

盂用取王仦用,作祖南公寶鼎隹王廿又三祀。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譯文參考:

九月王在宗周冊命盂。王這樣說:"偉大英明的文王承受了上天佑助的重大使命。到了武王,繼承文王建立了周國。排除了那個奸惡,普遍地保有了四方土地,長久地治理著百姓。辦事的人在舉行飲酒禮的儀式上,沒人敢喝醉,在舉行柴、烝一類的祭祀上也不敢醉酒。所以天帝以慈愛之心給以庇護,大力保佑先王,廣有天下。我聽說殷朝喪失了上天所賜予的大命,是因為殷朝從遠方諸侯到朝廷內的大小官員,都經常酗酒,所以喪失了天下。你年幼時就繼承了先輩的顯要職位,我曾讓你就讀於我的貴胄小學,你不能背離我,而要輔佐我。我要效法文王的政令和德行,猶如文王一樣任命兩三個執政大臣來任命你,你要恭敬地協調綱紀,勤勉地早晚入諫,進行祭祀,奔走於王事,敬畏上天的威嚴。"王說:"命你盂,一定要效法你的先祖南公,"王說:"盂,你要輔助我主管軍隊,勤勉而及時地處理賞罰獄訟案件,從早到晚都應輔佐我治理四方,協助我遵行先王的制度治民治疆土。賞賜給你一卣香酒、頭巾、蔽膝、木底鞋、車、馬;賜給你先祖南公的旗幟,用以巡狩,賜給你邦國的官員四名,人眾自馭手至庶人六百五十九人;"賜給你異族的王臣十三名,夷眾一千零五十人,要盡量讓這些人在他們所耕作的土地上努力勞動。"王說:"盂,你要恭謹地對待你的職事,不得違抗我的命令。"盂頌揚王的美德,製作了紀念先祖南公的寶鼎,時在康王在位第二十三年。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大盂鼎》而言,作為西周前期金文的代表,它雖已初具圓渾樸茂的金文線質,但在書寫上又多有殷商甲骨鍥刻遺風,線條起止雖然偶出鋒芒,但修飾之感已將這種鋒芒逐漸掩蓋。直線剛挺勁健,順其自然;曲線則剛柔相濟,悠長而連貫,在點畫之間平添了一種運動的美感。用筆上以圓筆為主,方圓兼施,尤其是「有」字的橫畫末端、「受」字和「又」字的捺畫等,皆做闊筆,凌厲峻落,最具特點,當為隸書雁尾之祖。而在含蓄又樸厚勻稱的筆道中,時不時會出現個別較突出的闊筆和尖筆,比如「王」字的末筆加粗而呈腰形,若以平正的寫法,顯然無法達到如此強烈的裝飾效果,這也正是早期金文的重要特徵之一。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有,受,又 ,王

《大盂鼎》銘文在結字上的最大特點是字形大小漸趨一致,各部分的安排妥貼適應,不事張揚,不求縝密,而自然疏闊、嚴謹。結體以字的筆畫多寡而自然變化:筆畫多者,其結體大而不擁擠,筆畫少者,任其體小而不使其鬆散,左右結構與上下結構的字大多結合緊湊,同時又通過筆畫的穿插避讓,使其顧盼生情,俯仰自得。而無論是點畫分布的疏密、向背、正斜、留放,還是部分與部分之間的迎讓、承接、高低、俯仰、錯落,都是按照一定的法則精心設計的,沒有絲毫的輕率和隨意。幾乎每一個字都安排得端莊大方,這種清晰的序列感,正意味著周人成熟書風的到來。

再說《大盂鼎》的章法,在此之前如商代晚期:二、四、六祀邲其卣,小子逢卣、小臣俞犀尊等;武王時期利簋;成王時期何尊等青銅器銘文的章法構成形式多為有行無列式。這種章法在當時來說比較原始或者說是幼稚的表現,用當代書家的審美觀來審視又可能是自然天成,頗有趣味。康王時期的《大盂鼎》銘的章法則為之一新:有行有列,左右顧盼,縱橫有序。使每一個字得到一個相對等量的空間,書寫者書范時必須高度注意字形大小及空間、位置的安排。充分運用避就、挪讓、疏密、收放等方法來處理這種章法的統一與和諧。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從歷史角度上來看, 現在我們研究先秦時期的書法大都是從考古發現的甲骨文、鼎器、簋、卣、盤以及兵器上的銘文來入手,由於鼎在當時的社會中屬於權利的象徵,一直為史學家以及書法家所關注。研究殷周時期周人的種族統治,以及周人對殷人統治思想的繼承與發揮在《大盂鼎》銘文中都有所體現,可見《大盂鼎》中文字內容豐富對史學家研究當時社會文化、社會制度、思想意識有著極大的參考價值。

《大盂鼎》作為西周早期鼎器,器形大,文字多在同時期這體現周代早期鑄造相對趨於成熟,文字數量多,對於研究文字演變過程中字形結構變化提供有力依據。雖然《大盂鼎》鑄造過程中文字修飾程度較多,但正因如此我們從中察覺到西周早期審美開始趨向於規整與中和。

正如《禮記.樂記》中:樂者,天地之和,禮者天地之序。這種秩序感,對於研究西周銘文的發展演變具有特殊價值與意義。這也正是《大盂鼎》對於書法史的價值。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今天,王友誼老師為我們解析了《大盂鼎》中的中鋒、裹鋒、方筆、圓筆、闊筆、轉鋒、換鋒、挫鋒等八種筆法,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中 鋒

中鋒又稱正鋒,是書法各種書體的基本筆法。寫字時將毛筆的主鋒毫尖,保持在字的筆畫中間。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於,於也,象氣之舒也。「於」字甲骨文金文或從「弓」,作「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作篆先寫兩橫,藏鋒入筆,中鋒行筆,收筆平出,後寫豎彎鉤,筆法與兩橫畫相同。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在這裡實際上是天干地支中的「酉」,《說文》:酉,酒也。八月黍成,可為釀酒。甲骨文作「酉」與金文相同。象酒尊形,與「酒」一字,作篆先寫一橫,再寫三豎,最後寫下部構建,均為中鋒用筆。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嗣,諸侯嗣國也。由三部分組成,右「司」部省略了「口」,作篆先寫左部的「口」,再寫「口」下之「冊」,最後寫無口之「司」。注意三個部分的位置,要協調準確為宜,筆法以中鋒為主。

裹 鋒

裹鋒,即書寫時筆鋒凝聚,而保持圓錐狀的一種筆法。在用裹鋒筆法完成所書線條之後,筆鋒呈現出絞擰的形態。這是與中鋒的區別之處。這種筆法的書寫效果是線條凝鍊遒勁,極富彈力且立體感強。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異,分也。高鴻縉認為,象人戴由(竹器)而以手扶翼之形。「異」即「翼」之本字。《大盂鼎》銘中「翼」為輔助之意。作篆先寫「由」,再寫環抱之形的兩手,最後寫「人」字兩筆,筆法以裹鋒為主,輔以中鋒連接。注意上部構件的空間分割,以勻稱協調,尊重原帖字為要。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雩,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甲骨文,金文同,作篆先寫上部分「雨」字,再寫下部「於」。主要筆畫以裹鋒之法。短豎,點等筆畫自酌處理。上下結之字需注意上下部件的位置安排,使之協調統一。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即,即事業。從艮卩聲,作篆先寫右部「艮」,此部分由上下兩個弧形組成。注意上下兩弧上大下小,象裝食物之器具。後寫右「卩」象人形。此字形態為左低右高,需注意左右部首位置安排,以裹鋒筆法成之。

方 筆

再說方筆,即是起筆、收筆之處,呈顯出帶有方形的稜角。方筆有二法。其一是康有為《廣藝舟雙輯》所言:方筆用翻,不翻則滯。其二是切鋒。即是寫橫畫露鋒豎下筆,調轉筆鋒或絞轉或裹鋒或平鋪,提鋒而行。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一人」二字在《大盂鼎》銘中為合文。作篆先寫「一」,筆法用中鋒、裹鋒皆可,與上述「亖」字相同。「人」字起筆切鋒,呈方形,調整筆鋒,中鋒右行,至轉角處,折筆左下方挫鋒而收。最後補「人」的捺筆。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亖,陰數也,四分之形。甲骨文與金文同,均為四個橫畫。作篆四筆起筆或切鋒,或翻筆。收筆皆為尖收,求得四筆一致即可,下筆以裹鋒、中鋒皆宜。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千,十百也。千為大數,造字之術窮,故以人代表之。一千作「千」,二千在此基礎上增加一橫,以此類推至六千。合書不便,乃為二字。作篆先寫「人」,寫法與「一人」之「人」相同,最後補一筆橫即可。

圓 筆

然後是圓筆,起筆、收筆之處呈圓勁狀態。用筆方法是藏鋒逆入。與主、副毫絞在一起之後提筆而行。圓筆多用裹鋒為妙。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若,擇菜也,從草、右。右,首頁、一曰:杜若,香艸(音草)。甲骨、金文形相同,金文或增「口」。作篆先寫中間弧,再寫兩側之手,最後以曲線連接而成。此字由多曲線與弧組成,多用圓轉筆法,起、行、收筆隨勢而定,以求線的圓活、遒勁為妙。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畺,界也。從畕從三。其界畫也。疆,或從疆土。作篆先寫左部「弓」字,再寫中間橫畫,最後寫上下兩個「田」字。「弓」字書寫有難度。注意兩個弧筆連接點不宜生硬,可藉助中間的橫畫使其圓融,無孤露之感。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顯,頭明視也。從頁?聲。林義光認為「顯」字象人在日下視絲之形。此字由「日」、「絲」、「頁」三部分成。作篆先寫「日」再寫「絲」,最後寫「頁」。注意「頁」之人首與「日」、「絲」有穿插之勢,因此在書寫時要考慮三個部分的位置安排,用筆之法按前面所述為之。

闊 筆

闊筆,也稱肥筆。即是中鋒寫完的點或橫或捺等筆畫,再補筆成為點團或刀筆形狀。是否將「闊筆」,作為調整通篇節奏來處理,那麼闊筆就顯得有意義了。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天」的第一筆橫畫由兩筆寫成點團形狀,第二筆可寫成「大」字的「人」,按帖上撇與捺的上部以闊筆成之,最後補大字的一橫,分左右兩筆完成。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王,天下所歸也。董仲舒認為:古之造文者,三書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作篆前兩橫畫均可露鋒入筆,中鋒行筆,收筆平出,豎筆行至末端,為了與闊筆相融,應適當在豎畫兩側補筆。第三橫闊筆,以露鋒豎下筆迅疾轉鋒平鋪,加厚線型至收鋒,向上提鋒收筆。如果不夠厚重,再補筆完成。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正,是也。從止,一以止。正字,甲骨文作「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等形。林義光以為「正」字本義為「正鵠」。羅振玉認為「正」是「征」的初文。《大盂鼎》銘「正」字用為整治之意。作篆第一筆橫畫由兩筆完成點團狀,「止」字可按帖之形三筆完成即可。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有,不宜有也。容庚以為:有,從又持肉會意。《大盂鼎》銘中「有」字通「佑」,匍有四方,即敷佑四方。「有」字第一筆一橫寫成由右向左下方平挫的弧形線,第二筆才是「有」字的主筆捺。以中鋒完成的捺之後,再補筆成為闊筆之形態,最後寫肉月。

轉 鋒

再說轉鋒,有二義。一是與折相對而言,圓筆多用之。書寫時筆鋒圓轉運行。二是字中轉角曲折之處,也稱圓轉。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卣,氣行貌。有資料以為非也。「卣」乃尊屬,即器皿。《大盂鼎》銘意為酒器。「易女鬯一卣」此字由兩條弧線組成。書寫時注意線條的左右回顧,無使節目孤露,做到圓轉自如。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辭,訴也。從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從辛。籀文從司。《大盂鼎》銘通「治」,意為治理。作篆應注意圓轉之處,左部上下兩手及中間筆法圓活與婉轉。《大盂鼎》中「辭」有二字,一字「司」為圓轉。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陽,之變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大盂鼎》銘用於月份之屬。作篆時要考慮到這兩條曲線的起承轉合交叉等轉折時的弧度的控制。正如前賢所言,轉不欲滯,滯則不遒。

換 鋒

換鋒也稱換筆心,筆心即主毫、主鋒。就是臨摹或創作遇到轉折之處要換筆,在行筆過程之中改變主鋒的方向,或下或左或右。將筆鋒稍提起,隨即調整方向順勢按下筆鋒繼續運行。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宗,尊祖廟也。從「宀」從示。李孝定認為:示象神主。「宀」象宗廟。「宗」即藏主之地也。《大盂鼎》銘意為西周都城。「宀」音武延切,俗稱「寶蓋」。作篆時「宀」由四筆完成。前兩筆起筆向左至轉角處改變主鋒方向,提鋒向下行筆,收筆平出即可,後兩筆向右起,收、行同左,最後寫「示」。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稟,賜穀也。從?從禾。簡化字從?從示。《大盂鼎》銘假為稟承之意。作篆先寫「宀」,筆法從「宗」,注意後寫「宀」的部件,要求協調對稱。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寶,珍也。從宀、從王、從貝,缶聲。由四個部件組成。《大盂鼎》銘中意為寶鼎,書寫「宀」時,與前三字有所區別。故書寫「宀」時,不必提鋒轉向,而是收鋒,按原帖之形書寫,將內部的三個部件的位置安排妥當。

挫 鋒

最後是挫鋒,指運筆時突然改變方向的動作。一般是轉角或折筆之處。使筆鋒轉動。繼而變換方向或下或左右挫鋒而出。挫鋒應與衄鋒配合使用。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月,闕也,大隂之精。象形。甲骨文「月」字象月缺之形,「月」與「夕」同形。金文亦然。《大盂鼎》銘月為計時單位,古人以月相之變化,即月亮的盈虧周期為一個月。此「月」露鋒起筆,中鋒向右行至轉角處,以圓轉取勢,轉筆下行至右下角,捻管向左挫出。挫鋒貴在把握分寸,做到無太過,無不及。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夕,莫也。從月半見。甲骨文與「月」同形。陳煒湛謂此類現象為「異字同形」。《大盂鼎》銘意為晚上,「夙文召我一人」。此字書寫方法與「月」基本相同,參照其筆法即可。

王友誼:《大盂鼎》銘文的八種筆法

」字,《說文》:乍,止也。金文多用為「作」字 。《大盂鼎》銘意為建立。「作」字書寫的主筆是豎折。藏鋒豎下筆,行筆轉折處捻管向右挫出,收筆平出。主筆完成之後再補其他三筆。這種用筆的線條遒勁而富有彈力。

轉載聲明: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投稿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書畫高清資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傾仰情深——趙孟頫手札高清大圖全集

起居佳勝——蘇軾手札大全

雖遠為慰——王羲之傳本手札墨跡十三帖

極感遠意——黃庭堅手札大全

名家訪談

【對話名家】補硯齋訪談錄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上)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下)

經典專題

《石渠寶笈》特展布重量級展品搶先看!

「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展覽作品欣賞

不愛江山愛丹青——宋徽宗 趙佶 書法專輯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國展學術論壇實況報道

推薦展覽

事茗——東一書畫雅集

陳忠康精品書法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最全記錄)

"守正——全國百家楷書邀請展」

"望岳——南嶽紀游書畫展

傅志偉篆刻展

山房寫字——廖偉夫書法作品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徐森玉先生與居延漢簡
「印學講堂」巴慰祖(汪肇龍、胡唐、巴樹谷、董洵附)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