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TFT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簡介 [劉延]

TFT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簡介 [劉延]

本文為Soomal讀者投稿,轉載請獲得作者至少口頭同意。本文2000字,結算稿酬600元,感謝劉延網友投稿支持,擁有這樣的高素質讀者是我們非常自豪的事情,因為你們牛,所以我們才硬氣。希望文章內容能夠帶給大家幫助,也歡迎更多網友踴躍投稿。 2018年,手機行業進入了寒冬,中國手機銷量同比下滑超過10%,全球智能手機行業銷量首次出現下滑。進入2019年,手機廠商紛紛拿出了壓箱底的技術,區域屏幕指紋識別就是其中之一。vivo、OPPO和小米均展示了自家的區域屏幕指紋識別技術,這項技術是如何實現的呢?相較於目前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又有什麼優劣? 上次[Doc]Link=00008179[/Doc]我們提到,關於APEX 2018上面那塊區域屏幕指紋識別,如果使用晶圓,其價格將會是普通消費者無法承受的。於是我斗膽猜測,APEX 2018採用了 TFT 方案。

TFT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簡介  [劉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米展示大區域指紋解鎖 - 圖片來自互聯網

TFT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簡介  [劉延]

OPPO展示區域指紋解鎖 - 圖片來自互聯網 因此,進入公曆2019年後,小米和OPPO不約而同的公布了自家最新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小米林斌稱這項技術可以實現: 1) 一鍵錄入:只要做一次指紋錄入就能做屏幕指紋解鎖,而不需要反覆錄入多次。 2) 大範圍盲解:屏幕指紋解鎖面積高達25mm x 50.2mm,比市場上的主流手機FOD解鎖面積大很多倍,基本不用看屏幕就能解鎖。 OPPO的演示上則表示,這項光域屏幕指紋技術能再次革新生物識別體驗,其核心點在於:「黃金識別區域」——15倍於目前主流光學方案,黑屏盲操作、光域加密和雙指識別。 OPPO稱之為光域屏幕指紋,小米暫時沒給這項技術命名。雖然叫法不同,但從兩家的演示視頻上來看,兩家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相近的。解決的痛點也是類似的,即目前的屏幕指紋方案識別區域偏小的問題。

TFT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簡介  [劉延]

vivo APEX2019區域指紋解鎖 - 圖片來自互聯網屏下指紋識別的先驅——vivo,在APEX 2018上展示的區域屏幕指紋識別區域就已經達到了50mm*50mm,而在最新的概念機APEX 2019上,展示了全屏幕指紋識別技術。vivo稱,這項技術是業內首次採用幾乎覆蓋整個屏幕的全尺寸指紋感測器,實現在屏幕任意位置單指、雙指自由解鎖。 根據供應鏈消息,vivo,OPPO,小米三家廠商的方案均採用的是OXI籮箕的屏下指紋方案。 區域指紋識別技術的原理 這項技術是如何實現的呢? 我們又得去翻翻專利櫃了,原理上,TFT方案與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初代屏下指紋方案類似。同樣是收集光線,不過感測器從半導體,變成了非晶硅 TFT 感光面板。

TFT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簡介  [劉延]

OXI籮箕的屏下區域指紋專利圖示

TFT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簡介  [劉延]

OXI籮箕的屏下區域指紋專利圖示 根據籮箕公布的專利,上圖是採用非晶硅 TFT 圖像感測器採集指紋的示意圖,所述非晶硅 TFT 圖像感測 器包括非晶硅 TFT 感光面板 21 和讀取電路 22。進行指紋採集時,手指 23 貼附於所述非晶 硅 TFT 感光面板 21,光源發出的光照射在手指 23 上。手指 23 接受入射光線的照射,並將 入射光線反射出來,反射光線進入所述非晶硅 TFT 感光面板 21。所述非晶硅 TFT 感光面板 21 感知反射光線的強度分布,所述反射光線的強度分布被所述讀取電路 22 讀取,最終獲得 有效的指紋圖像。 籮箕的專利中,同樣也提到了準直層的存在,這層準直層是一層光纖面板。光纖面板是由大量 光纖規則排列而形成,因此具有數值孔徑大、級間耦合損失小、解析度高、光學零厚度等特點,能夠無失真地傳遞高清晰圖像。所以採用光纖面板作為所述上蓋板,能夠使所述指紋成 像模組中,透射所述上蓋板的光線受到所述光纖面板的準直作用,從而達到提高所述指紋 成像模組成像質量的目的。這項技術優點不言而喻:大。 上篇文章中[Doc]Link=00008179[/Doc],我們提到: 但是,如果採用TFT方案就不一樣了。根據某些不那麼可信渠道的報道,APEX上那個半屏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來自上海籮箕。目前採用TFT方案的,主要為日本的JDI和中國的上海籮箕。根據上海籮箕的說明,TFT方案(薄膜光學指紋感測器技術)技術原理為:

  1. 指紋信息經由蓋板玻璃反射後被像素的光敏器件獲取,光子轉換為電信號後通過特殊設計的16位模擬/數字電路進行數據分析,再由圖像處理技術處理後輸出清晰完整的指紋圖像。

這種技術成本更低,理論上說,只需要液晶面板生產線就能生產,無需硅晶圓。不僅能解決產能問題,還能解決成本問題。

TFT製程最高可以實現小於5um的間隙製程,可以滿足指紋所需,因此所以用面板產線完全可以實現,同時面板產線只需要4道光罩,大幅少於硅基的25-30道,實現一定的wafer成本優勢。

根據2017年孫昌旭對籮箕技術CEO顧鐵的採訪,OXi的光學指紋感測器,正是基於天馬的4.5代TFT產線上生產的。

這項技術另一個優點是透明。 籮箕技術的專利中顯示,TFT方案可以採用透明基板。如此一來,透明的感測器可以貼合於顯示屏幕和保護玻璃之間,相對於在顯示屏幕下方的方案來說,可大大提升圖像質量。因此便有了小米的一鍵錄入,即只要做一次指紋錄入就能做屏幕指紋解鎖,而不需要反覆錄入多次。

當然,這塊感測器不一定非要在屏幕上方,從APEX 2019的宣傳視頻上來看,感測器被置於屏幕下方。個人猜測,這種做法更多是出於全面屏的美觀考量。

那麼,這項技術這麼好,缺點在哪?貴。這裡的貴,一方面體現在物料成本上。根據東吳電子數據,基於TFT方案的區域屏下指紋方案,其物料成本數倍於目前屏下指紋的鏡頭方案,以展示的25*45mm為例,預計晶元成本20多美元。

另一方面是良率。由於貼合良率問題,目前區域屏下指紋識別模組價格又數倍於其物料成本。感測器、準直層和屏幕需要通過光學膠粘在一起。但是光學膠固化後,三者很難再分離。一旦有其中一個步驟沒有粘貼好,或者有一個結構本身有問題,就可能導致兩個結構或者三個結構全部報廢。例如等到貼合完成之後,才發現準直層或者指紋感測器存在損壞和故障,就很可能導致OLED面板一起報廢。而OLED顯示面板成本較高,因此貼合良率將從極大程度上影響區域屏下指紋識別成本。 同樣根據東吳電子數據,以展示的25*45mm為例,考慮到貼合良率,模組成本將上升至60美元。

TFT方案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簡介  [劉延]

vivo APEX2019智能手機

無論是大面積屏幕指紋識別,還是全屏幕指紋識別,其成本均大大高於現有所有指紋方案。因此,無論哪家廠商量產,不僅是對技術實力的考驗,更是對品牌價值和信仰的考驗,希望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黑科技」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多 的精彩文章:

可摺疊屏幕手機實現原理與市場展望 [劉延]
華為 Mate20 Pro vs 小米Mix3 vs vivo NEX雙屏版夜景功能 八組樣張對比 [Soomal]

TAG:數碼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