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牆根故事:莒縣白土溝村有「龍角石」,傳說與木匠有關

牆根故事:莒縣白土溝村有「龍角石」,傳說與木匠有關

白土溝村龍角石軼事

山東日照莒縣長嶺鎮白土溝村南社場內有一柱石高1.8米,粗一抱,傳稱龍角石。遠近的人一提白土溝就說這庄有塊龍角石,一說起龍角石都說在白土溝村南,這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見說古時這庄有個宋木匠,娶東街王氏為妻,生有一男二女,一家人和睦相處,倒也幸福。這木匠心靈手巧、樣樣活兒都很出色,遠近聞名,就連縣官的座椅也是他給做的。這不,東鄉兩山口他姑家就捎信叫他去打傢具小兒娶媳婦。

這天是五月十三日,一大早宋木匠就辭別家人,用大錛子挑著木匠盒子就奔東鄉去了。來到呂家崮西跑馬嶺,碰到一個老漢挑著兩個大籮筐,裡面盛滿了菜、肉和蛋,就是沒有魚,看到人累的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就說:「老人家,我替你挑會吧。」那老漢沒謙讓,二人便換著挑了。

快到兩山口了,宋木匠問老漢:「大爺,你買這麼多菜乾什麼?」老人想了會說:「我看你忠厚老實是個行善之人,實話對你說了吧,我是兩山口南蟒棲淵子里龍宮裡當家的,龍宮正在修宮殿,老爺叫我到石井集上買菜招待匠人,我看你是木匠,龍王說還正缺一個人間木匠,這不我就故意和你一塊,不知你願不願意?」宋木匠一聽,很是驚奇,心想行呀,何不趁此到龍宮去看看,便說:「啊,我願意幫忙。」

於是兩人一塊來到淵子邊,只見老人也不脫鞋就往裡走,走到哪水就分開,二人一會便到了一個金碧輝煌的去處,這大概就是龍宮了吧,直把宋木匠看得眼花繚亂。放下菜擔,老漢便引宋木匠來到一個偏房內囑咐:「你先坐下喝點水歇一會兒,一會就給你活干。」

等了一會兒,老漢回來告訴他:「龍王說了,叫你拾掇房梁和檁棒,託人間吉言,只要你說『好了』就行了。」只見宋木匠用尺子在木頭上劃拉,用墨斗子打線,口中只說「好了」,那木料便自動好了,不一會便把活幹完了。

老漢把他領回偏房說:「你坐會,別亂走,我去安排飯你吃。」說完便走了。宋木匠就坐在那裡等著。只見正房裡坐著一個大紅臉老漢在發衣裳,領著衣服的人一穿上立即就變成了一條龍,一連來了三個都成了龍,木匠覺著好奇,學著那三個人的樣子,急忙過去領了一件衣裳剛穿好,「轟」地一聲也變成了龍,就跟著那三條龍向北飛去。

這個發衣人是誰喔?他就是蟒棲淵龍王,近日北方天氣乾旱,他要派龍去布雨。宋木匠跟著那三條龍來到莒北,暢快地下起雨來,眼看著所帶的雨快下完了,一齊往回返,路過長城嶺經過白土溝村,宋木匠一眼便看到妻子和兒女在院子里拾掇怕雨淋的東西,看到自己前後庄都旱了,心想,我何丕顯顯本領下些雨。他不知自己帶了多少水,不一會便下完了。一時沒了雲彩,太陽也露出了臉。這時全庄人只聽一聲巨響,「轟隆」一聲,一條龍掉在了村南社場內,人們趕到一看,見是一條龍躺在那裡,摔掉了的大角插在了地里。

白土溝村前掉下一條龍來,都說是這條龍給下的雨解了旱情,四鄰八舍的人都來觀看,就連外村的人也來了。人們把汪里、井裡、河裡的水挑來潑在龍身上,還找來涼席給龍遮陽。

再說,蟒棲淵龍王派出四條龍布雨,怎麼只回來三個呢?立即查詢,知是錯發給了宋木匠龍衣,趕忙派出六條龍攜雨去救,這六條龍分成兩組沿蟒棲淵北飛,待來到白土溝上空時,眼見人們在救一條龍,便一齊下起雨來。

霎時間雷電交加、風雨大作,人們紛紛跑回家。大雨過後,那條龍就不見了,只有一個龍角插在那裡,人們稱龍角石,至今還立在那裡,就在莒阿公路以西。

鄭重聲明:本文為宋成泰整理創作,並獨家授權《牆根故事》發布。未經允許,嚴禁轉載,違者必究。歡迎關注「牆根故事」,莒國文化,源遠流長,精彩故事,與您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牆根故事 的精彩文章:

牆根故事:放牛娃撿塊石頭,把他父親樂壞了,縣太爺都請他吃飯
牆根故事:二月二龍抬頭,莒縣民俗是這樣的

TAG:牆根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