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鏡所以昭形,古事所以知今

明鏡所以昭形,古事所以知今

西晉陳壽《三國志·吳書·孫奮傳》中說:「里語曰:『明鏡所以昭形,古事所以知今。』」

「里語」即「俚語」。「明鏡所以昭形,古事所以知今」,這句話是中國古代的著名俚語,翻譯過來是,照鏡子是為了看清自己的容貌,研讀歷史是為了洞察當今的形勢。

《三國志·吳書·孫奮傳》中引用了這句話。孫奮是孫權的第五個兒子。在孫權去世後,他不服從轉遷豫章郡的命令,而且多次行事不守法度。太傅諸葛恪上箋書勸諫孫奮,並引用這句俚語,提醒他以被賜死的魯王孫霸(孫權第四子)為戒,反省自身,改變自己的行為,不可違背先王的遺訓。

這句俚語受到廣泛的認同,在古籍文獻中屢屢出現。如《韓詩外傳》卷五:「夫明鏡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 照鏡自省也成為古代賢良人士律己修身的方法和美德,如賈誼《新書》:「明監(同「鑒」,鏡子)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大戴禮記·保傅》:「明鏡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後漢書·馮異列傳》也有:「明鏡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

古人很早就從鏡子中感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墨子·非攻》中引古諺云:「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韓非子·觀行》稱:「鏡無見疵之罪,道無明過之怨。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唐太宗更是提出了著名的「三鏡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揭示出照鏡子與修身治國的關係。對此,白居易在《百鍊鏡》詩中贊曰:「太宗常以人為鏡,鑒古鑒今不鑒容。四海安危居掌內,百王治亂懸心中。乃知天子別有鏡,不是揚州百鍊銅。」

歷史是一面鏡子,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要擦清歷史的鏡子,抹去灰塵,以史為鑒,以「不忘初心」的明鏡、映照「繼續前進」的道路,以「不忘初心」的古事、明確「繼續前進」的今天與未來。從歷史中找到發展根基,從古事中尋找繼續前進的方向,只有知道了自己從哪裡來,知道了自己要到哪裡去,才不會走彎路,更不會走錯路。

本文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10副神對聯,點透無數世人
設計炫酷的古代器物,大開眼界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