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學點知識 | 對「飛蛾撲火」,有一個可能刷新三觀的漂亮解釋

學點知識 | 對「飛蛾撲火」,有一個可能刷新三觀的漂亮解釋



題圖:vidrio / CC BY-SA

昆蟲為什麼不會因趨光性齊刷刷地奔向太陽?


知友:張英鋒

(56,000+ 贊同,收錄於知乎周刊)


    


我們對昆蟲的趨光性有的時候是誤讀!

特別是飛蛾撲火,我們以為是昆蟲喜歡追逐光明,其實這是數千年的誤解。

黑夜裡,飛蛾不能看清四周的情況,在找不到合適參照物的情況下,如何不走冤枉路,多快好省的飛行呢?

其實億萬年來,夜晚活動的蛾子等昆蟲都是靠月光和星光來導航。因為是極遠光源,光到了地面可以看成平行光,能作為參照來做直線飛行。

如下圖所示,注意蛾子只要按照固定夾角飛行,就可以飛成直線,

直飛才最節省力氣。

角度稍微一調整,就可以直飛另一個目標。

但自從該死的人類學會了使用火,這些人造光源因為很近,光線成中心放射線狀,可憐的蛾子就開始倒霉了。

蛾子還以為按照與光線的固定夾角飛行就是直線運動,結果越飛越坑爹,飛成了等角螺線,飛到火里去了,這種現象還被人類稱為昆蟲的正趨光性。


蛾子說:

趨你妹的光啊,傻瓜才瞪著光飛,不知道會亮瞎眼啊?!

我們完全被人類誤導了,億萬年才演化出的精妙直線導航方法,被人類的光污染干擾失效了!

不用假慈悲的飛蛾撲火紗罩燈了!

趕緊把這幺蛾子的燈關了吧!

有人問:這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吧?我還是堅持蛾子是趨光的!


好吧,如果蛾子趨光,為什麼不直線飛過去呢?為什麼要飛成下面的螺線?趨光能解釋嗎?

從上面這個照片你還可以看出,蛾子走的並不是理想的等角螺線。


蛾子也發現問題了:

我飛飛飛。

咦……不對啊!

調正角度,飛飛飛……

我去!還不對,我這是在往哪飛啊?

繼續調整角度……

我去……我去……我……我暈……

蛾子也想掙扎的飛出正確的路線,不斷的調整角度,奈何本能使然,最終還是向燈光飛去。

我們人類也是,例如你在原地旋轉很多圈,再讓你走直線試試。在平衡器官被干擾的情況下,你以為是直線,而在旁人看來更像喝醉了一樣東倒西歪亂走。



這就是蛾子的處境。

白天的昆蟲如何用太陽來導航?


太陽光進入大氣時,被散射形成天空光。天空光是偏振光,昆蟲綜合參考太陽的方位和天空光的偏振來進行導航,而不是被太陽光吸引,所以不會飛向太陽。

昆蟲的複眼看到的天空和人類看到的天空是不一樣的。



圖片來源:Sun Compass Integration of Skylight Cues in Migratory Monarch Butterflies: Neuron

古代維京人也利用天空光導航

在北歐維京海盜時代,維京人在沒有指南針的情況下,就利用太陽石在北大西洋上導航。

太陽石就是方解石,是碳酸鈣的晶體。

由於其特殊的晶體結構會把自然光分解為兩條偏振光。

天空光因為是部分偏振光,所以旋轉方解石就會出現時亮時暗的效果。



在美劇《Vikings》第 1 季的前兩集里就有這樣的情節。

維京人在有陽光時,就直接利用正午的太陽確定方向。

陰天或大霧看不到太陽,就用太陽石找大概的方向。


舉起太陽石旋轉會發現在不同方向上的亮度不同,即使在陰天也可以找到大體的方位。

維京海盜的新導航技術幫助他們在北大西洋上遠洋,並發現了冰島、格陵蘭島、成為最早抵達北美洲的歐洲人。

人類用指南針導航會不會出現蛾子的困境?

在南北磁極時也會出現蛾子的問題。

例如,我們手裡有指南針,不是往南走時才用得到,往任何方向都可以作為參照。

在大海上,你要去一個島,按照地圖上的標記,發現只要往東走就行了。

正常情況,我們根據指南針,按照與北方的右夾角 90 度角航行,走直線就可以最快到達。

如下圖:在遠離南北極的地區,可以認為磁力線是平行的。

但如果在南極雪原上,在距離南磁極很近的地方,指南針總指向附近的磁極點,如果往東走,就是繞著南磁極走圓圈。

如下圖:在南極附近磁力線不能看成平行線,而是以南磁極為中心的放射狀。

如果往東南走,就會像蛾子一樣做等角螺線,繞很多圈後到達南磁極。

如下圖:與磁力線保持 45 度夾角,就不再是圓周運動,而是螺線運動。

這時候人們必須放棄指南針,改為參照地形、天空偏振光或其他參照物導航。

蛾子可沒有這麼多選擇,只能等到燈都滅了,才可以恢復正常飛行。



生物是何時進化出天空光導航的?

大約 5 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了有眼睛的生物,其中最有名的是寒武紀時代的三葉蟲。


圖片來源:harunyahya.com



在維基百科上的三葉蟲詞條里:

事實上約 5.43 億年前三葉蟲是第一批進化出真正的眼睛的動物。有人認為眼睛的出現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導致原因。

……

三葉蟲的眼睛是由方解石組成的。純的方解石是透明的,有些三葉蟲使用單晶的、透明的方解石來組成其每隻眼睛的透鏡。

……

典型的三葉蟲眼睛是複眼,每個透鏡都是一個拉長的稜鏡。每隻複眼內的透鏡數不等,有些只有一個,有些可達上千。在這樣的複眼中其透鏡一般排列為六邊形。

三葉蟲和北歐海盜一樣也有方解石,通過感受天空偏振光來辨認方向,不同的是它直接安裝在眼睛上!

後來的昆蟲複眼則繼承了這種能夠探測偏振光的能力,除了昆蟲,還有鳥類、魚類和兩棲動物都可以利用偏振光。

蝙蝠則是已知第一種可以利用偏振光的哺乳動物,蝙蝠利用黃昏時的偏振光來校準體內的地磁羅盤。


圖片來源:BBC News - Bats "fly by polarised light"

科學家發現蝙蝠利用地磁羅盤進行長距離的導航,而天空光可以對地磁羅盤進行校準。到了黑暗的夜晚,藉助超聲波和校準的地磁羅盤,蝙蝠就可以準確的返回自己棲息的山洞。

長距離導航靠地磁和偏振天空光,近距離靠超聲波,蝙蝠完全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瞎」。

蜜蜂跳 8 字舞也是導航嗎?

蜜蜂發現新的花叢後,會回到蜂巢里靠跳 8 字舞(waggle dance)來告訴同伴花叢在哪裡。

如何告訴同伴方向和距離呢?

告知方向主要參照太陽:



  • A 是出蜂巢直向太陽飛



  • B 是出蜂巢背向太陽飛



  • C 是出蜂巢和太陽左邊夾角 60 度飛

告知距離靠圈數:

有趣的是,8 字舞跳的越快,圈數越多,代表花叢越近,可能這樣能吸引蜂巢里更多蜜蜂的注意吧。

跳的越慢,圈數越少,代表越遠。

另外,推薦一篇台灣高二學生寫的獲獎論文《複眼定位器》,研究的就是用軟硬體來模擬蜜蜂複眼探測天空偏振光的實驗,該成果榮獲「第 50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的高中組第三名。

把太陽月亮作為導航並不意味始終都得遵循一個固定的夾角吧?

這也是好問題。

導航在天,定目標在自己。例如汽車上雖然裝了 GPS 導航,但如果路上出現危險或擁堵,你還是要改變路線。

蛾子也知道,雖然用光導航,但如果需要只要把角度稍微一調整,就可以直飛另一個目標。

為什麼不往光源外飛?也可以與光線成鈍角啊!

問得好!這和觀察條件有關。

因為黑夜觀察條件差,所以觀察者一般是站在光源附近的,而不是遠離光源的,如果伸手都看不見五指了,那就更看不見蛾子了。

1.

如果蛾子選擇與放射光線成銳角,所有這些成銳角的蛾子,不管是多少度,都會按照等角螺線飛,最終會密密麻麻的聚集到光源處,特別是光源附近觀察條件更好,你很容易注意到。

2.

如果蛾子選擇與放射光線成直角,蛾子就會圍繞光源做標準圓周運動,距離遠了觀察者也注意不到,距離近了說明蛾子是在以銳角飛。

3.

如果蛾子選擇與放射光線成鈍角飛,會逐漸飛離光源,距離光源越遠,就會越分散,在黑夜裡是觀察不到的。

這三種條件下,第1種情況有聚集效應,第 2、3 種情況無觀察結果,所以讓觀察者很輕易就會得出蛾子趨光的結論。

人類使用火都這麼久了,昆蟲們為什麼不能與時俱進一點?

人類使用火的總時間雖然很長,可能有數百萬年,但人類直到幾萬年前才走出非洲,7000 年前才建立文明,影響範圍實在太小,時間也太短。

愛迪生雖然普及了燈泡,但是燈泡也燒不死蛾子。

在時間這麼短、影響範圍這樣小、又不威脅生存的情況下,蛾子如何與時俱進呢?

戳「閱讀原文」查看剩下的 315 個回答

首款 5G 摺疊屏手機,隨華為登場了,售價超過 17000 元


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網路冷知識和技巧?


吃虧無數次後我終於懂了:5 個簡單易學的社交常識


想讓皮膚變好,第一步就是了解皮膚的兩大殺手


他吃了半年檳榔,上醫院的時候嘴巴只能張開 1 厘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小事 | 教養不以為名,而名從之
女明星每天吃十幾種保健品,但是我建議你最好一種都別吃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