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戴笠為何最終選擇了和美國特工合作?如何評價美國情報官梅樂思?

戴笠為何最終選擇了和美國特工合作?如何評價美國情報官梅樂思?

在戴笠眼中,「蘇聯的私心太重,幫助中國是有目的的。」英國人不夠朋友,而法國人則是見利忘義、貪生怕死。

戴笠為何最終選擇了和美國特工合作?如何評價美國情報官梅樂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法國人貪生怕死

在中國單獨對抗國際法西斯時,法國政府封閉滇越鐵路、英國政府封閉滇緬公路,使中國對外交通完全斷絕。法國還讓六萬日軍假道越北進攻滇桂;德意日簽訂同盟,蘇日互不侵犯,美國則運廢鐵支持日本的軍火工業,然而國軍有錢買不到武器,買到了又運不回來。

還有滇越鐵路,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的援華物資全部靠這條鐵路運進來,所以它在抗戰的初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戴笠對梅樂思說:「如果以前的古商道是把雲南貧瘠的土地托起來,那麼滇越鐵路就是真正托起了雲南經濟的支柱。」1940年9月歐戰爆發,法國封鎖滇越鐵路,英國封鎖滇緬公路,以斷絕中國對外交通,討好日本,保護其遠東既得之利益。

在1942年夏,流亡的法國戴高樂政府也曾派代表來中國,與軍統局談判建立中法特種技術合作所,主要是為了偵聽法國維希傀儡政府的密電。雖然報復的機會到了,戴笠仍為大局著想,沒跟法國計較。但法方代表對所談事項外行,在戴笠眼中,這個流亡政府實在沒有跟中國談合作的本錢,卻對中國又不大看得上眼,種族優越感仍處處表露無遺,最重視國家尊嚴與民族地位的戴笠,乾脆關上協商大門,兩國情報合作最終未能談妥。

最後,真正合作成功的,是中國與美國聯合建立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

戴笠為何最終選擇了和美國特工合作?如何評價美國情報官梅樂思?

平等和相互尊重是王道

「中美合作所」成立的時候,曾簽訂一項協議,根據協議,主任是中國人,副主任是美國人,他們對於整個中美所的作業都有否決權。戴將軍與梅樂思都很清楚,創造一種國際間的信任,最重要的因素,乃是為達成共同目標而必須獲致的真誠協議;為了從速戰勝強敵日本,雙方都不容許有類似種族的偏見存在。戴將軍固然不願以優越的地位,強迫美國人做一件不合理的事情;梅樂思也不意憑藉否決權來固執成見地造成意見的分歧。雙方都是在互相尊重,互相信賴之下進行工作。

梅樂思常常訓誨他的部屬,不要讓別人以為他們有優越感。他曾說:「我們美國人,一方面固然不容許被別人屈服;同時也應該克制自己,不要想屈服和我們共事的中國人。」根據他和戴將軍親赴東南沿海的經驗,梅樂思認為:「許多缺陷和弱點,都必須自己解決。一個人如果不從親身經歷中了解戰地的各種問題,而只坐在辦公桌上憑空發號施令,那是不切實際的。」所以他鼓勵美國人,必須多去戰地獲得經驗,在中國從頭學起。

中國是個貧窮的國家,尤其在獨力支撐了四年抗日戰爭以後,格外顯得拮据困難。公務人員的待遇非常菲薄,戴笠的軍統局人員,雖然擔任了特殊艱巨的任務,也不例外。但戴笠卻本著中華民族一貫的自立自強精神,和蔣委員長「中國情報人員日常生活應嚴肅化」的訓示,只給予口頭或精神嘉勉就夠了,絕不願接受美國金錢的贈予,來改善同志的生活待遇和獎勵工作的進行。此基本合作立場,特別引起梅樂思將軍和美國朋友的尊敬,也更增進了合作的密切。

戴笠為何最終選擇了和美國特工合作?如何評價美國情報官梅樂思?

戴笠與梅樂思

梅樂思將軍和他的部屬,經常發現接受訓練的軍統局同志之中,有很多能幹的人才。他們負擔危險的任務,顯然不是想獲得那微薄的薪水,而是基於他們對國家的忠貞,對事業的信仰。因為他們的薪金,相當於國軍官兵的待遇,縱然有些額外的津貼,也微乎其微,僅夠添置些出差的服裝與零星費用。梅樂思讚佩道:「他們卻越窮越堅定,越奮勇。」

梅樂思將軍曾向戴笠建議,中美所的工作人員,凡是做諜報工作或破壞工作完成一次任務的,一律發給獎金,由美國支付。但戴笠沒有同意,他以為「忠貞是不能用金錢買到的」,戴將軍認為:「在中國戰場上打擊日軍,最好讓中國人自己來充分表現力量,這是理所當然的事。」美國人的協助,除了技術知識和武器物資之外,最重要的是一種尊敬、信賴、竭力樂成的開明合作精神。這不但可以建立部隊的信心,增強工作的力量,而且還可以使雙方同舟共濟的奮鬥生活,成為一種永恆不忘的珍貴友誼。中美所的合作精神,就是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蘇菜的講究:選料嚴謹,製作精緻,難怪國宴以淮揚菜係為主
一項偉大的功績,巴士底獄讓查理五世心裡有了底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