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看見牧童在睡覺,楊萬里詩意大發,揮毫寫下一首詩,成就經典佳作

看見牧童在睡覺,楊萬里詩意大發,揮毫寫下一首詩,成就經典佳作

看見牧童在睡覺,楊萬里詩意大發,揮毫寫下一首詩,成就經典佳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原題:看見牧童在睡覺,楊萬里詩意大發,揮毫寫下一首詩,成就經典佳作

楊萬里乃是南宋著名詩人。在宋詞遍地開花的宋朝,楊萬里以描繪景物的詩詞佔據了宋朝文壇的一席之地。楊萬里在當時宋朝時期所作詩篇著實不少!他一生作詩達2萬多首,流傳下來的詩篇也有4千多首。可以說楊萬里對中華文化的發展貢獻是極其重要的。他當時與陸遊、范成大、尤袤齊名,被稱為「中興四大家」。楊萬里又因詩作的數量最多,被世人尊稱為「一代詩宗」,楊萬里的經典詩作也的確不少!

楊萬里比較經典的詩作如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描繪了一幅初夏池塘里泉水細流,樹蔭倒映著河水,一隻蜻蜓獨立於荷花尖上的美麗畫卷。又有《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描寫了農村美麗的風光和兒童在菜花地邊追逐黃蝶的嬉戲的情景,刻畫出農村恬淡自然,寧靜清新的早春風光。還有《舟過安仁》,「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等等。

看見牧童在睡覺,楊萬里詩意大發,揮毫寫下一首詩,成就經典佳作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首詩也是楊萬里的一首風景詩,描繪了一幅夏日江南田野水邊牧童放牛時的美麗畫卷。那麼我們就一同來欣賞一下楊萬里的這首《桑茶坑道中》!

桑茶坑道中

作者: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這首詩是楊萬里66歲免官回到鄉下時所作,全詩清新明麗,看得出詩人彼時的心情是極為愉快的。那我們就先來大體了解一下這首詩的意思:雨後的晴天,風和日麗,雨水蒸發得無影無蹤。小溪的河槽水流上漲,岸邊叢生綠油油的野草,盛開著絢麗的野花。一個牧童躺在柳蔭下,睡夢正甜。而那頭牛隻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一直吃到柳林西面。

看見牧童在睡覺,楊萬里詩意大發,揮毫寫下一首詩,成就經典佳作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詩人所見之處剛剛下過一場春雨,此時陽光正照耀著這片大地。花草上的晶瑩剔透的雨水此刻被春風吹得差不多幹掉了,而旁邊的小溪里因為剛剛的那場雨此時滿的已經差不多和堤岸一樣高了,岸邊的野草綠油油,野花也開得甚是鮮艷!這兩句詩人以清新、明麗的詞句描繪出了雨後溪邊的美麗風景。此時溪中水滿,岸邊野草綠油油,為下面兩句牧童放牛作了鋪墊。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正是因為此時河中有水,岸邊野草蔥蔥,牧童才會在此放牛。於是詩人便以牧童起筆。農村的生活是非常恬靜、安逸的,所以在這般美景之中,牧童的天真使他毫無顧忌的在樹蔭下睡起覺來。那隻牛呢,此時正埋頭吃著草,順著溪邊一點點地吃,一直吃到了柳林的西面。牧童的酣睡,牛兒自由自在地吃草,將農村的安逸和恬靜寫得淋漓盡致。而且一動一靜的結合,將農村此時美麗的春景寫得如同一幅畫卷一般!

看見牧童在睡覺,楊萬里詩意大發,揮毫寫下一首詩,成就經典佳作

這樣愜意、無憂無慮的生活應該是很多人所嚮往追求的吧,小編就渴望這樣的生活,遠離世俗的勾心鬥角和蠅頭利祿,拋棄一切煩惱與城市高節奏的壓力,像詩中的那牧童一樣,無憂無慮地放一放牛兒,困了就睡上一覺,這樣的生活是何等的自在啊!對於楊萬里的這首詩你是否喜歡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朋友們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