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在教育敘事中重建教育生活

在教育敘事中重建教育生活

去年暑假開學,我的班裡轉來一名女生,不善言語,很少與同學交往,眉宇間憂心忡忡。我多次找她談心,效果都不理想。

一天,語文老師讓我看了她的一篇作文,我才恍然大悟。作文的題目是《媽媽,我恨你》。她寫道:「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因為一些緣故,你把我帶到一個讓我感到非常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陌生的房子,陌生的街道,陌生的村子,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原來,她的媽媽帶著她改嫁了。在同學面前她覺得低人一等,自卑而又敏感,把自己封閉起來。

怎樣治療她的心靈創傷?我給她的媽媽打電話了解了情況後,把她叫到辦公室,和她拉家常,開始了面對面的「教育敘事」。我的「敘事」大致是,父母雖然離異,但不是她的錯,而且都希望她快樂健康地成長。她的母親因為離異,經歷了與其他母親不一樣的坎坷心路歷程、生活奮鬥和對她更加殷切的期盼,並希望她振作起來。她的臉上慢慢地舒展開來,表情的變化恰是她的「敘事」。最後她揚起了頭,臉上有了自信。

稍後,我給她的媽媽打電話,媽媽激動得哭了。後來,她理解了媽媽,媽媽也更關心她了。在學校里,她的笑容燦爛起來,上課能專心聽講了,課下和同學交往多起來了。她的媽媽發來一張母女倆的自拍合影,上面還有她寫下的一句話:「媽媽,我愛你。」

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它使我認識到教育學生要找到問題的根源,教育學生要注意方式方法,教育是老師和學生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每當遇到這樣的教育案例,我都認真寫下來,形成完整的「教育敘事」。撰寫教育敘事,可以使教育事件不再隨記憶淡忘而成為無意義的東西。它不僅給看似平凡、普通、單調、重複的活動賦予獨特的韻味,更重要的是,教師通過自我敘述,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並在反思中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這樣會不知不覺地促使教師進入沉靜思考的層面,有時會激發出許多自己意想不到的想法。因此,教師撰寫教育敘事,是轉化教師教育教學理念和行為的突破口。

通過寫教育敘事,還使我從研究者的角度看待教育,看待學生,減少了職業倦怠,增加了職業激情,並為課題研究積累了大量素材。同時,寫教育敘事,促使我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作者單位:山東菏澤單縣高老家中學)

《中國教育報》2019年02月28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落實中央決策部署 全面振興教師教育
李鎮西:三個好習慣,給年輕父母的家庭教育小建議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