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八成以上家長愛拿 「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八成以上家長愛拿 「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據《中國青年報》2月21日報道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多家長對孩子都有較高的期望和要求。有人認為這是對孩子負責的體現,也有人認為這樣不是真的愛孩子。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9名受訪者進行了一項相關調查。受訪者中,00後佔0.6%,90後佔21.6%,80後佔60.2%,70後佔13.0%;學歷方面,碩士及以上佔6.6%,大學本科佔82.3%,高中佔10.2%;89.8%的受訪者是孩子家長。

調查數據顯示,90.6%的受訪者稱自己身邊對孩子要求和期望高的家長多,其中32.0%的受訪者覺得非常多。

此外,83.4%的受訪家長坦言會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對於這類比較行為,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沈奕裴指出,孩子之間的差異性是很大的,「你可能看到某個孩子很活潑外向,演講很厲害,而你的孩子可能很內向,動手能力很強。孩子之間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家長總喜歡以自己孩子的弱點去比其他孩子的長處,就很容易焦慮」。

家長對孩子要求和期望高,61.7%的受訪者認為這體現了家長自己的心愿寄託,57.8%的受訪者認為這是對孩子的愛,但也有45.9%的受訪者認為這是社會壓力的體現。

「目前的教育資源不太平衡,這是一個現實問題,比如附近沒有什麼好的學校,導致很多的家長在孩子上學方面很焦慮。要進好的學校,就不得不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這是競爭激烈導致的。」沈奕裴說。

對於孩子的培養,家長看重哪些方面?受訪者表示是:是否活潑有趣(54.5%)、品性良好(54.4%)、性格陽光(54.4%)和身體素質好(51.3%)等。

調查中,62.7%的受訪者覺得家長對孩子進行培養時應參考孩子的天賦特質,60.0%的受訪者認為應參考社會競爭的標準。

沈奕裴指出,如果家長在育兒方面表現得過於焦慮,首先,孩子的自我可能因此被破壞掉,以後容易變得缺乏自主意識。其次,親子關係也會因此受影響。另外,家長育兒焦慮現象可以用「劇場理論」分析,這一理論指,劇場中前面一部分的人站起來看電影,後面的人就不得不站起來。如果一部分家長在育兒方面過於焦慮,某種意義上,會使得其他的家長也非常焦慮,整個氛圍就變得不好,整個社會都比較焦慮。「家長在育兒方面要學習,但應盡量少看朋友圈那些不正確的育兒理論。」沈奕裴說。

本報記者 劉亦凡 搜集整理

《中國教育報》2019年02月28日第8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600教師留住「遠去的村校」
說說「天地人」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