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失眠到底要不要吃藥?專家的回答,讓人感到意外

失眠到底要不要吃藥?專家的回答,讓人感到意外

失眠是一種常見的病症,很多朋友都有過失眠的經歷,大多數人覺得失眠是小事,但其實失眠對人的生活有著很大的衝擊,長期失眠還容易導致其他的身體和心理問題。

失眠到底要不要吃藥?專家的回答,讓人感到意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屬於失眠障礙?

失眠障礙是睡眠障礙中常見的一種障礙,如果您對自己的睡眠質量和數量不滿意,並且第二天白天出現正常功能的紊亂,比如精神不振、記憶力下降、脾氣急惹、焦慮抑鬱等,那麼你很可能患上了失眠障礙。

另外需要注意,失眠障礙要有持續時間作為條件,一般來講,每個星期有三天以上出現了失眠的情況,並且持續了一段時間,短期失眠連續一個月以上,而慢性失眠要持續三個月以上。

失眠到底要不要吃藥?專家的回答,讓人感到意外

老年人和年輕人的失眠有什麼不同嗎?

老年人和年輕人在失眠方面會存在不同的表現,一般年輕人的失眠主要是入睡困難,常見的原因有焦慮情緒,比如因為擔心考試成績而睡不著,但是當睡著以後可以睡到上午,睡眠時間上還是能夠保障。

怎樣才算入睡困難呢?從熄燈鼻炎開始,兒童青少年20分鐘沒有睡著,中老年人30分鐘沒有睡著,這種情況就屬於入睡困難。

老年人的失眠表現主要是早醒,就是淺睡,由於老年人大腦老化的機制,本身慢波睡眠或者說深睡眠是減少的,所以老年人的失眠表現為時睡時醒、早醒為主。

早醒也有自己的定義,一般來講,我們醒來的時間比平時醒來的時間早半個小時以上,就稱之為早醒。而時睡時醒則是起夜次數多,上完廁所後不能馬上入睡。

失眠到底要不要吃藥?專家的回答,讓人感到意外

失眠到底要不要吃藥?

失眠可以治好,但又容易複發。跟所有的其它病一樣的,失眠治療方法大體上分兩個,一個是藥物治療,一個是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里最基本的是睡眠衛生習慣的改變,很多患者失眠是由於睡眠衛生習慣不好,例如現在好多人睡前玩手機、上網、打遊戲,改掉睡眠衛生不良習慣可能就好了。

在國外比較流行的認知行為治療,認為失眠的人由於行為,尤其對失眠認知錯誤的直覺,所以導致他的失眠固定下來持續的發展。還有物理治療比如脈衝治療,還有進入刺激治療這些在國內外都正在研究。

目前的情況下,在國外和國內的醫院裡主體的還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它又分兩大類的藥物。一個是經典的傳統的安定類藥物,即苯二氮卓類藥物治療,一種是非安定類的藥物治療,也叫非苯二氮卓的藥物治療。

很多患者認為吃藥治療會產生依賴,但其實很多葯的半衰期都在6個小時以內,一般一覺睡醒之後就沒有多少殘留了。根據美國睡眠專家在中國的交流,患者服用非安定類藥物倆年,基本每天晚上服用一粒,對身體沒有影響。跟失眠障礙所造成的影響相比,所謂的藥物危害就微乎其微了,所以,建議慢性失眠障礙的患者要堅持服藥,以免影響正常的生活。

失眠到底要不要吃藥?專家的回答,讓人感到意外

如果你也正為失眠而困擾痛苦,不知如何處理,不知怎樣才能找到內心世界的支撐,不妨添加我們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個人微信吧(skxl8828),你的一次嘗試,會給你的美好明天帶來一縷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月華醫生 的精彩文章:

春節過後,你的睡眠還好嗎?
陪伴不是指揮!正確的陪伴才是治療抑鬱的良藥

TAG:劉月華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