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胡劉:《資本論》作為「政治哲學」的前提性問題

胡劉:《資本論》作為「政治哲學」的前提性問題

《資本論》對政治哲學「問題」的倒轉,就是將西方政治哲學傳統基於「自然狀態」的人的「自然權利」去抽象地演繹「自然法」「社會」「國家」「權力」等關涉「政治」的純粹「理論問題」,倒轉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實踐問題」,即將包括「政治」在內的社會結構及其演變過程當作物質生產實踐去理解,從而為人類構築超越「資本的抽象統治」並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現實道路指明方向。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政治哲學轉向」,特別是對《資本論》的「政治哲學」解讀,亟待提升至馬克思哲學變革的高度,即按照馬克思的問題意識、哲學觀及其開闢的獨特理論道路去澄清《資本論》作為「政治哲學」的前提性問題:《資本論》是何種意義的「政治哲學」?因為,這是保證對《資本論》的「政治哲學」解讀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底色的關鍵之所在。在筆者看來,這一前提性問題,主要涉及三個關鍵環節。

對政治哲學「問題」的倒轉

問題的轉換是哲學變革的起點。《資本論》對西方政治哲學傳統的變革,就發端於其對政治哲學「問題」的倒轉。因為,對於馬克思而言,「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問題」。概括地講,《資本論》對政治哲學「問題」的倒轉,就是將西方政治哲學傳統基於「自然狀態」的人的「自然權利」去抽象地演繹「自然法」「社會」「國家」「權力」等關涉「政治」的純粹「理論問題」,倒轉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實踐問題」,即將包括「政治」在內的社會結構及其演變過程當作物質生產實踐去理解,從而為人類構築超越「資本的抽象統治」並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現實道路指明方向。

從實質上看,《資本論》對政治哲學「問題」的倒轉,也就是把人們一般當作社會歷史的根基或最高原則的「政治」轉換為社會歷史機體器官的「政治」,從而把「對社會歷史的『政治』總體性規定」轉換成「對『政治』的社會歷史總體性規定」。具體地說,這一倒轉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是「政治」存在論基礎的倒轉。針對西方政治哲學傳統將「政治」看作社會歷史的永恆根基、決定力量或最高原則的唯心史觀,馬克思在創立歷史唯物主義尤其是《資本論》的過程中,將「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活動」——物質生產——看作社會歷史的「永恆必然性」,從而在把社會歷史由「精神史」和「政治史」改寫為「工業史」和「商業史」的同時,把「政治」的存在論基礎從「政治活動」轉換成了「物質生產實踐」,把「政治」的存在論基礎奠基在了以物質生產為內核的現實社會歷史之上。其二是把握「政治」思維方式的倒轉。當《資本論》把「政治」歸結為社會歷史總體的內在環節時,也就不能再將其作為凌駕於社會歷史之上的神秘宰制力量,而是必須將其當作物質生產實踐決定的社會歷史總體內生的「器官」,並把該「器官」當作人類總體實踐或「社會歷史總體」予以理解。由此,《資本論》也就將西方政治哲學傳統把社會歷史當作「政治」總體去理解的思維方式,倒轉成了把包括「政治」在內的社會歷史當作「實踐」總體去理解的思維方式。

其三是「權力」與「權利」之邏輯關係的倒轉。當馬克思把「政治」當作人類實踐總體或「社會歷史總體」予以理解時,也就把西方政治哲學傳統從「自然法」層面的「人」的「自然權利」或「原始權利」演繹出的非歷史性社會權力或「政治權力」,轉換成為了支配和形塑社會歷史總體全部內容的「經濟權力」,即與一定生產力水平相適應並在由此決定的社會歷史形態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特別是生產資料所有制所具有的社會權力性質。在馬克思看來,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係是物質生產中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係」,其制度化也就構成政治法律關係以及「權利」的內容。因此,在現代社會被人們歸入經濟範疇的生產關係,實質上是形塑整個社會的廣義政治權力或「初始權力」。換言之,作為「權力關係」的生產關係是政治法律意義的「權利」的構成性力量,而政治法律意義的「權利」則只是被生產關係所構成的政治法律關係的制度性體現。正因為如此,《資本論》將資本這一特殊生產關係看作支配現代社會形態一切的「權力」軸心,並從「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的高度闡明了資本在改造整個世界性質和面貌中的權力支配作用。

可見,從「問題」轉換的角度看,《資本論》實質上是揭示現代資本生產關係的「構成性權力」與政治法律關係的「被構成性權利」的生成轉化邏輯的「政治哲學」。

對馬克思哲學觀的具體化

哲學觀的改變是哲學變革的中介,而哲學變革則是對已然改變的哲學觀的具體化。《資本論》實質上就是以馬克思的哲學觀變革為中介並對自身哲學觀的具體化。

概括地講,馬克思的哲學觀變革主要表現為,對西方政治哲學傳統秉持的哲學觀——哲學是外在於物質生產實踐及其歷史發展過程的純粹「觀念活動」(作為「科學的總匯」或「科學之科學」,抑或獨特的「文化」現象)所決定的政治哲學理念的徹底否定,並通過揭示哲學與世界的雙向否定關係,將哲學歸結為揭示人類實踐自身矛盾運動的社會批判理論。

具體地看,馬克思的哲學觀變革及其具體化主要包括三個步驟:1.通過哲學批判,揭示哲學與現實世界的關係,特別是現實歷史「揚棄哲學」與「實現哲學」的矛盾運動過程,將哲學歸結為現實世界的「觀念補充」以及「文化的活的靈魂」,進而闡明哲學對現實實踐的依存性,並把哲學歸結為「描述人們實踐活動和實際發展過程的真正的實證科學」,從而辨明物質生活對於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決定作用。2.通過政治經濟學批判,揭示哲學與經濟學的關係,特別是古典政治經濟學與西方哲學傳統之間的同質性與差異性,將對經濟學所提供經驗事實的歷史性把握,看作從「歷史的深處」揭示歷史發展規律及其趨勢的中介,從而圍繞「時代問題」實現哲學與經濟學等其他學科有機結合。3.通過「資本批判」,揭示資本的形而上學特質及其具體表現,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及其開創的「世界歷史」的發展規律和趨勢,把對「工業以至於整個財富領域對政治領域的關係」這一現代主要問題的哲學批判歸結為對資本邏輯的實踐批判,從而將哲學作為社會批判理論來建構。由此可見,馬克思哲學觀變革的實質,是通過把「從天上降到地上」的思辨哲學改造成「從地上升到天上」的「實踐哲學」,從而使「哲學的世界化」與「世界的哲學化」統一於現實實踐;而《資本論》對此的具體化,就是通過揭示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特殊運動規律,將對「當代的普遍政治」的分析批判植入對資本邏輯的分析批判之中。顯然,從哲學觀變革及其具體化角度看,《資本論》實質上是揭示資本邏輯對於「當代的普遍政治」及其特殊表現的前提性作用的「政治哲學」。

對政治哲學形態的重構

哲學形態的重構是哲學變革的結果,而哲學變革所開闢的獨特理論道路則成就特別的哲學形態。可以說,《資本論》既是馬克思的哲學變革及其開闢獨特理論道路的體現,又是其重構政治哲學形態的一種結果。因為,《資本論》通過打破哲學與其他學科之間壁壘森嚴的學科界限,已經把政治哲學形態從基於純粹「哲學」學科問題角度「解釋世界」的概念思辨體系,改造成了為了「時代的迫切問題」的實踐解決而致力於「改變世界」的「歷史科學」。質言之,《資本論》將政治哲學形態從哲學邏輯層面分析解釋「政治」現象的「體系哲學」改造成了從「超學科」的現實實踐活動規律層面解決「政治」難題的「問題哲學」。

從政治哲學形態的演進看,馬克思通過《資本論》所成就的政治哲學,既不能被歸併到古典政治哲學,也不能被歸併到現代政治哲學,因為,《資本論》徹底摒除了以下三種看待政治哲學的基本理念:1.探究和思考政治問題的形而上學意蘊的「元哲學」;2.運用形而上學或「元哲學」探究和思考政治問題的「部門哲學」或「應用哲學」;3.具有一定政治立場或意識形態性質與功能的「哲學文化」。更為關鍵的是,通過打破哲學與經濟學等其他學科之間壁壘森嚴的界限,重新構建出了以尋求破解「資本的抽象統治」以及「現代無產階級和人的自由解放何以可能」這一現代的普遍政治問題為旨趣,或者說以「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為目的的「超學科」意義的「歷史科學」。因此,對《資本論》的「政治哲學」解讀,只能從「改變世界」的「超學科」意義的「歷史科學」層面推進。

可見,從馬克思開闢的獨特理論道路看,《資本論》實質上是集所有具體科學為一體並致力於解決資本邏輯對現代人的「抽象統治」這一普遍政治問題的「超學科」意義的「政治哲學」,即與以「解釋世界」為圭臬的「體系哲學」嚴格區別開來的「改變世界」的「問題哲學」。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時代問題轉換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內在邏輯研究」(18AZX002)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宗悅排版編輯:宗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如何突破狹隘認識,拓展教育學可能的思維空間?
周懿 劉海春:弘揚改革創新精神 不斷開闢發展新境界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