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天橋上的「科技大爆炸」

天橋上的「科技大爆炸」

如果說有誰能把科技當作繆斯,成為無限創作自由的策源,一次次給出驚世駭俗的作品,Iris van Herpen可說已經是做到了極致,放眼整個時尚界,無人能出其右。2019年初,她的春季系列SHIFT SOULS又再次引爆了丅台。

科技為衣,時尚為核

這套時裝的靈感和命名都沿襲了設計師本人一貫的作風,依然是Geek感十足。

比如「Harmonia Macrocosmica」來自天文學領域,是17世紀荷蘭-德國製圖師安德烈亞斯·塞拉里烏斯(Andreas Cellarius)製作的星圖,2017年江詩丹頓的一套天體主題系列腕錶也曾借鑒過這位前輩大師的作品。

而「Cybrid」來自生物遺傳學領域,由cytoplasmic和hybrid兩個片語合而成的,中文翻譯為胞質雜種或融合細胞,指的是由一個完整的細胞和一個胞質體(不含細胞核而僅含有部分細胞質的原生質體)融合而成的真核細胞系。

「Cosmica」的靈感來自藝術家KimKeever,NASA工程師出身的Keever目前是一名紐約的水上表現主義畫家,擅長以彩色液體作畫和拍攝,Herpen把他的流體運動實驗搬到了自己的半透明分層雲連衣裙上。

一套共18個造型的完整系列,以骨螺紫、靛藍和赭石黃為主色調,在非結晶型共聚酯PETG的3D激光切割框架上輔以絲綢,以夢幻般的流變氣息來展現人類形體的演化,還有神話中女性形體的雜合,更深層次的探討,則是在與數字身體的融合中人類身份的非物質性和可變性。

稱作「Cellchemy」的面部配飾,是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合作,通過高解析度多材料印表機3D列印而成。

通過三維人臉掃描,將顏色信息和grasshopper演算法中的三維形狀相結合,得到了和人臉貼合良好的結構,整體看起來似乎已然形同一塊電路板。

在這場秀中,荷蘭當代藝術家、擅長沉浸式裝置的Nick Verstand的激光牆也為營造空間氛圍做足了戲份。

高定大師,敢為人先

來自於荷蘭的Iris van Herpen是3D列印服裝的先驅,也是當世最貴和最受矚目的高定時裝大師。

除了是巴黎時裝周的常客,她的作品還在亞特蘭大的高等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紐約庫珀·休伊特博物館、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巴黎東京宮等場館展出。

獲得過荷蘭國家級別的藝術大獎維米爾獎、法國的設計大獎ANDAM獎和歐洲委員會大獎在內的無數獎項。

而她那前衛大膽又富有創意的設計,更吸引了包括凱特·布蘭切特、蒂爾達·史雲頓、Lady Gaga、比約克在內的許多明星客戶,這些一線女藝人都以詮釋Herpen為傲,在各種頒獎禮和mv中競相穿著亮相。

科幻電影也非常願意沾沾科技藝術氣息,《超體》中斯嘉麗·約翰遜的一條小黑裙即出自她手,呂克·貝松《星際特工》的女主角CaraDelevingne和裡面扮演女外星人之一的Pauline Hoarau在首映禮上選的都是Iris van Herpen。

飛鳥留痕,20個瞬間

從科技概念中萌發的創作,讓Iris van Herpen近些年來越發多產,僅僅就半年前,也就是去年7月,她在巴黎Le Trianon劇院發布的SYNTOPIA系列還讓人記憶猶新。

van Herpen稱,這套仿生學為主題的外觀,受到了法國生理學家、科學攝影先驅Etienne Jules Marey的啟發。

下面這張著名照片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拍攝於1882年,拍的是一隻飛行鵜鶘,此即Marey的開山之作。

當時他發明了一種計時照相槍,可以在一張照片中的記錄下連續的運動階段,一口氣拍12幀。

使用這種照片,他還研究了馬、鳥、狗、羊、驢、大象、魚、微觀生物、軟體動物、昆蟲、爬行動物,等等,有人稱之為「動畫動物園」。

通過延時攝影,設計師van Herpen更仔細地觀察一件衣服的懸垂,領悟到將布料像鳥羽一樣分層將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隧有了飛鳥一般的設計。

而曾經擔任過舞蹈演員的經歷,也讓她在捕捉動作中更加得心應手,精準自如。

在走秀台上,Drift工作室的藝術家Lonneke Gordijn和RalphNauta兩人還給van Herpen定製了一個叫做「In 20Steps」的浸入式雕塑。

20隻精巧的玻璃翅膀,通過機械制動營造出一種抽象的飛行方式,而玻璃材質本身就象徵著運動與自然本身的脆弱性,這個不可忽視的背景與身著仿生服飾的模特們相得益彰。

混沌與秩序,音流與禪

Iris van Herpen還有幾個非常膾炙人口的系列,如LUDI NATURAE和SEIJAKU,也都堪稱糅合自然、科技與藝術為一體的設計典範,融入她獨有的對女性形體的理解之後,帶來優雅而具有衝擊力的視覺效果。

LUDI NATURAE的靈感來自於《美國國家地理》的景觀攝影師ThierryBornier和香港航拍攝影師Andy Yeung,Herpen稱自己也放大了鏡頭觀察地球表面,試圖找出形體背後的力量,鳥瞰角度令她感受到了混沌與秩序、自然與文明融合而成的無限混合體模式的啟發。

而這次的T台布景合作者則是荷蘭藝術家Peter Gentenaar,以捕捉「有機記憶」和動作而聞名的Gentenaar設計了巧妙的漂浮裝置,隨著模特們的移動,這個裝置會在服裝周圍綻放。

SEIJAKU系列造型探索的是音流學(cymatics)的研究,這個概念是瑞士人Hans Jenny在1967年創造的,當時他寫了一篇論文《音流學:波現象的研究》(Cymatics: The Study of Wave Phenomena)。

Jenny發現,如果把沙子、灰塵和液體放在連接到振蕩器的金屬板上,這些物質會被組織成不同的結構,其特徵與振蕩器發出的振動頻率的典型幾何形狀相同。

受日本藝術家KoheiNawa的啟發,在其中的一件作品上,VanHerpen將數千個手工吹制的玻璃泡塗了透明硅膠,在模特身體周圍形成一個生物發光稜鏡,而比頭髮絲還細的細線編織成的硬紗則採用傳統的Shibori技術,創造出獨特的Cymatic圖案。

為了在時裝展覽與其概念之間提供一個無縫貼合的體驗,VanHerpen請來了日本音樂家Kazuya Nagaya,在具有獨特聲效的羅浮宮創建了一個禪宗碗聲音裝置。

Seijaku一詞也是來自於日語,意為在生活的混亂中尋找寧靜。禪宗碗擺出Cymatics中常見的圓形形狀和幾何圖形,走秀的模特們穿插其間,用定格造型來展現意境。

排版:Ruiying

文章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科學藝術研究中心」,轉載請聯繫原賬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 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記得點「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智商高達180,緝拿罪犯都靠TA
元宵節,是誰在那裡圓滾滾?

TAG:科學松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