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美俄在《中導條約》上吵個啥?

美俄在《中導條約》上吵個啥?

美俄在《中導條約》上吵個啥?

2018年10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將退出美俄《中導條約》,並指責俄羅斯違反該條約,還特別「點名」了與條約無關的中國。此舉在全球範圍內引起軒然大波。雖然有關《中導條約》的爭論由來已久,但由國家最高元首正式公布還是首次。那麼,這個被詡為「冷戰時期最成功的軍控文件」和世界和平基石的條約,究竟惹了誰?美俄在該條約上的主要分歧有哪些?而問題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呢?

美俄在《中導條約》上吵個啥?

《中導條約》全稱為《關於銷毀歐洲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是由美國和蘇聯於1987年簽署的裁軍史上第一個裁減核軍備的條約,條約規定兩國均不得生產、測試和部署射程在500~5500千米的陸基彈道導彈和陸基巡航導彈。然而自1988年生效起,簽約雙方就不斷指責對方違約,並將其作為政治對抗的籌碼,近年來有愈演愈烈之勢。

實際上關於《中導條約》的分歧,在簽署之時就已經存在了。當時蘇軍方認為,條約對其限制過多,削減數量和類型遠大於美方;而美軍方則認為,其削減武器技術遠先進於蘇方。因此雙方對該條約都耿耿於懷,一旦美蘇(俄)發生戰略分歧,就會把退出《中導條約》作為籌碼。這種情況直到2002年布希政府單方面宣布退出《反導條約》而趨於國際化。針對美國在歐洲部署多梯次導彈防禦系統,普京政府作為反製表示俄可能單方面退出《中導條約》,並在2005年向美國政府正式提出建議,但被小布希政府拒絕。此後據稱俄羅斯開始秘密發展可能違背條約的中程武器。

與此同時,鑒於中國等美俄之外的國家中程導彈武器發展迅速,俄美兩國於2007年開始就《中導條約》的多邊化問題進行談判,同時俄堅持將對新技術的限制納入到談判進程當中,但由於美國的反對和其他國家的不配合導致談判未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這種情況在2013年後俄羅斯疑似違規的武器頻頻曝光而發生轉變。2014年和2015年,美國國務院發布了兩份年度軍控履約報告,都加入了指責俄羅斯違反《中導條約》的內容,美國總統奧巴馬2014年7月還專門致函普京表示俄研發陸基巡航導彈違反了《中導條約》。而俄羅斯則針鋒相對,認為恰恰是美國違反了條約。2014年底,俄外交部表示,履行《中導條約》中多次出現的問題都是美方的責任。2015年6月,俄外長拉夫羅夫表示,美國至今未具體闡明其就俄羅斯違反《中導條約》的指責,這種言論顯得很不嚴肅,俄沒有破壞條約的意願。

美俄在《中導條約》上吵個啥?

2018年2月,美國在新的《核態勢審議報告》中再次提出俄羅斯發展違反《中導條約》的新型武器,並在6月由多名美國國會議員提交議案,建議美國退出《中導條約》。此後由於美俄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矛盾逐步加大,雙方在博弈中再次提及退出《中導條約》。此後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10月突然以俄違約和中國中程導彈對其構成威脅為由宣布美將退出《中導條約》。此後俄為遏制美國並佔據道德優勢,馬上向聯合國遞交了一份關於繼續維持和鞏固《中導條約》的決議草案。從條約內容和雙方實際意願來看,美俄退出《中導條約》並開始討論更大範圍約束的新多邊條約已成趨勢。

《中導條約》作為準法律性文件內容繁雜晦澀,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一是限制射程500~1000千米的中短程及1000~5500千米的中程彈道導彈和中程巡航導彈;二是限制上述導彈的地面發射裝置、支援設施和車輛;三是限制的導彈是地面發射,且用於攻擊地面目標。

美俄履約情況分析

根據《中導條約》要求,美蘇兩國從1988年到1991年銷毀了中程和中短程導彈共計2695枚。美國銷毀859枚,其中中程導彈689枚,分別是「潘興」2中程彈道導彈和陸基「戰斧」巡航導彈BGM-109G;中短程導彈170枚,為「潘興」1A中短程彈道導彈。蘇聯銷毀1836枚,其中中程導彈910枚,分別是SS-4、SS-5和SS-20型中程彈道導彈和SSC-X-4型陸射巡航導彈;中短程導彈926枚,為SS-12和SS-23中短程彈道導彈。條約規定雙方有權對對方導彈基地和輔助設施進行為期13年的核查,每年可以發起10~20次的核查行動。此次銷毀的核導彈佔到當時美蘇核武庫的3%~4%,雖然數量有限,但雙方較好地履行了條約,而且在以後的10餘年裡,雖然雙方都一再揚言退出條約,但實際都能遵守條約規定,沒有出現較大反覆,以此看該條約對推動世界軍控事業起到了較好的積極作用。美俄在《中導條約》上吵個啥?

美俄履約主要分歧

早在2013年底舉行的美俄《中導條約》履約談判中,俄方就質疑美方用於反導試驗的靶彈、武器化的無人機以及在波蘭、羅馬尼亞部署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都是「變相的中程導彈」,其中反導試驗靶彈的「參數與中近程導彈相當」,攜帶戰鬥部後就是中程彈道導彈,若從俄羅斯周邊的北約國家發射,僅20分鐘就能打到莫斯科。俄方敦促美方「做出實質性解釋」。而美國則多次在文件中對俄正在部署的「口徑」巡航導彈和RS-26「邊界」彈道導彈等的實際性能提出質疑。

作者:李梅 郭吉蘭
      來源:《兵器知識》2019年第01期
 

作者寫於2019-02-2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吸煙有害健康 減壽10年?長壽煙民現象怎麼說?
「夜貓子」的大腦存在的不利連接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