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成為「隨選」創意家

成為「隨選」創意家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 約瑟夫·格瑞尼

創意來自上天給予,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而得到創意。創意湧現時,像是個難以說明的奇蹟,而且我們可能根本無法分析是哪些因素產生了創意。但根據我的經驗,確實能夠創造出有助激發創意的環境條件。

二十年前,我參加了一項極具啟發性的計劃,在肯亞首都內羅畢(Nairobi)最貧困的地區之一,與當地最貧窮的一些市民合作,目標是要制定一些自助策略,讓這群人能在經濟的階梯上提升幾級。從布魯塞爾飛往內羅畢的飛機上,我才驚覺這項計劃有多麼大膽。當時我入睡沒多久,剛好足以讓我陷入夢魘,夢到自己不知道怎麼成了肯亞的總統,深感一切絕望無助。後來機上宣布將遇到一股不穩定的氣流,把我吵醒。那時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但那個夢也讓我真正感受到即將進行的任務有多麼重大。

我將要主持兩天的會議,對與會的幾百個人來說,我們有明確的目標,但沒有具體的計劃。

我知道這是件有意義的工作,但我之前從未做過正嘗試要去做的事情,我覺得自己不足以承擔這項任務。當時我希望並祈禱能夠想到好構想。而好構想確實出現了。那次的旅程很成功,在許多方面都超乎我的能力所及。這是令人開心的意外狀況,但我確實也盡全力讓它發生。我學到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方式,讓自己更容易產生創意:

為問題建立適當架構,然後先退一步就像進了蚌殼裡的沙,會擾亂認知的想法可以刺激產生創意。給自己一個吸引人、複雜、未解決的問題,務必要清楚、簡潔、生動地說明這個問題,這樣就能擾亂、刺激你的大腦。在我前往內羅畢之前的那幾個月里,我都隨身帶著一疊紙,上面寫著:「若沒有外來的資源,我們要如何為這群人創造出三百個中產階級的工作?」這個問題在我腦海不斷翻轉。若要進一步加強認知刺激,方式之一就是先努進行第一輪思考,想出一些不理想的解決方案。這麼做是為了先熱身,而不是要解決問題。接著退後一步,讓你的潛意識開始發揮作用,運用更完整的心智資源、經驗和創意連結來運作。

放手讓好奇心自由發揮史蒂夫·喬布斯說過:「創意就是要連結不同的事情。」我同意這句話。而如果想要更有創意,就需要有更多事情可讓你連結。要建立一個豐富的「心智資料庫」,以便在未來協助你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重視每次一閃而過的好奇心。如果有件事情搔到你大腦的癢處,就花點時間研究一下。就算做某件事好像只是在滿足一時的奇想,並沒有明顯的目的,也不妨試試看。這可能是指吸引你注意的一篇文章,或研討會的某個議程,你不知怎麼就注意到的一本書,或是有人介紹你認識的另一個人。雖然你可能很想要放棄這些機會,但這麼做會對你的創意不利。

這些事情會成為一個個樂高積木、組合玩具,從中浮現出你的創意傑作。

整理保存各種想法接下來,就是要找個辦法來收集並組織你的各種經驗。舉例來說,我讀書的時候會大量標註重點。接著我會回頭再讀那些標註的段落。然後我會把其中最好的部分剪下複製,整理成一份文件,方便日後查找。這個三步驟的流程(標重點、複習、組織整理),就能提高我記住這些資訊的可能性,並讓我更可能在日後把這些點點滴滴連結起來。

做些你沒有興趣的事在我職涯早期,朋友曾列出幾份商業期刊,建議我訂閱,然後對我說:「每次讀的時候,一定要至少讀一篇你沒興趣的文章。」我照做了,而且一再因為這麼做而獲益良多。有太多我最後覺得重要的概念,都是來自於一開始我覺得沒興趣、最後卻深受啟發的研討會、工作坊、文章或線上影片。有時候,我們認為某些事「無聊」,只是因為那些事當下還不屬於我們有興趣的範圍。

歡迎令自己不舒服的談話另一種刺激創意的很好方式,就是定期和一些你通常不會想要來往的人談話。我人生中有三次談話給了我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對象分別是倫敦一位種族歧視的計程車司機、飛機上坐我隔壁的毒販,以及波多黎各的一位極端政治狂熱分子。我雖然並沒有因為這三次談話而改變立場,但知道了與我人生經歷完全不同的人會有怎樣的想法。

對自己的這種要求,讓我得到了必須具備的心理彈性。

在創意出現時,停下手邊其他工作,立刻處理心中某個想法正在匯聚成形時,我能察覺那種感受。在未預期的某個時刻,我突然感到思緒一片清明。迎接創意來臨的最後一個做法,就是把握住這種時刻,寫下當時的想法。如果忽視這些時刻,或是拖到之後再處理,就無法回想起那些思緒,就此失去那時清明的思緒,並延緩了構想發展的過程。

在接下來的兩年里,我協助那三百位與我共同發想的人,創建了一間由員工擁有的合作社。彙集每個人微小力量的集體成果,他們獲得足夠資金來創辦一家企業,僱用了其中許多成員。這些經驗協助創辦了一家非營利組織,至今已協助全球超過數千萬人改善自身的經濟狀況。

創意也許總是會有一些神秘難解的部分。但我們都可以善用前述做法,迎來可造福人們的創意。

(作者是暢銷書作者、專題演講人,以及企業績效方面的優秀社會學者。《財富》500大企業中,有三百家公司接受過他的諮詢或訓練。)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什麼時候可以相信你的直覺?
家族樹與佛跳牆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