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專家帶你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怎樣的內心世界

專家帶你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怎樣的內心世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說哪位名家、著名學者患上了精神分裂。但是,腦康君想問大家一句,你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怎樣的內心世界嗎?你知道找他們的真實感受嗎?下面就有腦康君來帶領大家了解一下精分患者的內心世界吧!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案例,便於大家進一步了解精分患者。

姜女士,32歲2015年1月在沒有明顯刺激的情況下緩慢起病,總是無端猜疑丈夫有外遇,並跟蹤監視,一旦發現丈夫與異性交談就認為是「談情說愛」,為此夫妻經常吵鬧。3月份曾在街上偶然遇到女同事及其10歲女兒,丈夫含笑問好,患者當即認定該女孩是他倆的「私生子」,勃然大怒,動手抓打丈夫。此後,疑心更重,認為丈夫在飯內放毒,趁熟睡時用電麻死她,好另覓新歡。因此,不敢吃飯、睡覺,併到處訴說隨時聽到丈夫在罵她,認為鄰居裝了竊聽器,夥同丈夫監視她,常對空指罵,半夜毆打丈夫,要到法院要求離婚。4月11日在醫院診斷為「精神分裂症」,進行治療50多天後,多疑癥狀消失,但每天仍能片段的聽到有兩個陌生男士罵她,10月份門診隨診,患者家人反映患者食量較平時明顯增加,病人抱怨自己較病前體重增加了12.5公斤,醫囑告知其控制飲食、適當增加運動。2016年1月,家人反映自上次門診後,病人因體重增加明顯,不聽家人勸阻停止服藥。之後病情加重,又出現猜疑,懷疑丈夫有外遇,同時表現情緒消沉、坐卧不寧,覺得活著沒意思,欲買農藥自殺。生活疏懶被動,飲食不規則,有時徹夜不眠。門診以「精神分裂症」,收入住院。住院治療84天後,常規檢查結果正常,精神癥狀消失,社會功能恢復,自知力恢復,以「臨床痊癒」出院。出院後患者在家自行服藥,病情穩定,已經能夠幫忙做家務、照顧孩子等。目前在醫生的指導下已經將藥物減至最低有效劑量進行維持治療,沒有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其實,我們的醫生非常善於用藥,但卻很少關注到精分患者的內心感受,很少有人去聆聽精分患者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他們的情感。而事實上正是他們的的情感、思想決定著我們究竟能看到什麼樣的精分患者。

精分患者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人。也可以這麼講,有什麼樣的醫生就決定著有什麼樣的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病人。如果一個醫生,將「精神分裂症」患者,當作精神分裂看待的話,那麼他滿眼裡看到的只有患者精神分裂的癥狀。如果一個醫生能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患者,那麼他就會看到患者在人生的各個發展進程當中遇到了發展困難,由於無法承受,越過這種困難,最終產生了精神崩潰。其實,精分患者並不是像我們所想像到的那樣不可理喻,他們有屬於一套他們自己的邏輯、道德與愛。只是或許他們看到的世界和我們不同,又或者理解世界的方式和我們不同。

一般來講,精分患者在視覺、感覺、行為以及情緒上的變化都比較大。在視覺上主要表現為可能每一件細小的東西都會讓他們注視許久,每一件東西看起來都像是魔鬼,都那麼令人感到可怕。許多客觀事物於他們而言可能都會感到那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在感覺上主要表現為對信息的了解、分類以及反映發生缺損,就好像是大腦總機出現了問題,無法將情緒、咨訊、想法以及思考很好地進行分類,甚至是出現了混淆狀態。在行為上主要表現為精分患者的動作變得更加遲緩甚至笨拙,但這未必是藥物所致,也可能是疾病本身所致。在情緒上則主要表現為早期時可能會變得情緒起伏變化大、抑鬱甚至是出現恐懼心理,到了後期則一般會變得遲鈍、沒有情感上的變化。

溫馨提示:幫助患者很好地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告知和鼓勵病人面對現實儘力而為。引導病人開朗、心情舒暢、知足常樂等正確的人生觀,讓患者看到光明,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腦康中醫院 的精彩文章:

專業測試:你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

TAG:瀋陽腦康中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