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看懂了龐涓和孫臏相愛相殺的故事,就基本看懂了中國歷史

為什麼說看懂了龐涓和孫臏相愛相殺的故事,就基本看懂了中國歷史

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可是在真正的利益面前,還有「親兄弟也要明算賬」一說。

不管如何,連血緣關係都那麼脆弱,何況只是師兄弟,何況是在戰國時期——這個中國歷史大動蕩,大分解的時期。

在那時候,師兄弟反目就有不少,或是因為利益使然,同時也是因為嫉妒。比如孫臏和龐涓正是如此。

傳聞他二人同出鬼谷子門下,鬼谷子是當世一代奇人,他們能在鬼谷子門下學習,所學自然不凡。可是才能也是有高低之分的。

龐涓的才能就要比孫臏低上一籌,本來師兄弟和和睦睦,可是假如日後在戰場上相爭,自己不免吃不了兜著走,所以龐涓決定先下手為強。當時龐涓已經在魏國當任魏惠王的將軍,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同窗的關係,把孫臏請到魏國。

相信那時候孫臏肯定是無比絕望的。因為在他來到魏國以後,就被龐涓捏造罪名,剜去了他的膝蓋骨,在他的臉上刺字,想使他的才華就此埋沒。

可是在我看來,龐涓畢竟沒有曹操的決絕果斷,所以他為自己日後的「心慈手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孫臏跑了,在齊國使者來魏時,孫臏用自己的才華打動了他,在他的幫助下,孫臏跑到齊國,並且得到了田忌的賞識,兩人還留下了「田忌賽馬」的典故。

後來逃的殘疾的孫臏果然和與殘害他的同門相遇。

那時,龐涓雖較孫臏不如,倒也有一定的才能,他在魏國為將時,給魏國打了不少勝仗。但是在一次攻打趙國的時候,趙國向齊國求救,研究了利害之後,田忌任大將軍,和孫臏一起率軍解救趙國。

但是孫臏一想,如果現在直接去救趙國,車馬勞頓,救不救的下,還是兩說,縱然救下了怕也是損失慘重。所以孫臏出策,讓田忌趁著魏國此時大部隊都在攻打趙國,率齊軍直接奔襲魏國的城都,本來龐涓是不願意回去的,無奈魏王的再三催促,自己只能派兵回援。

在龐涓回援的時候,因為連日征戰,而且國都正值生死存亡之際,所以沒日沒夜的往回馳援,魏軍疲憊不堪。反觀齊軍好整以暇,正埋伏好了等著魏國上鉤。此消彼長之下,魏國大敗,並且抓住了龐涓。

不過這一次龐涓並沒有死,因為經過多方調停,雙方休戰,龐涓被放了回去,在之後馬陵之戰中,孫臏才將其計殺於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爆炸 的精彩文章:

僧人因哪位皇帝終身吃素?據說此皇帝在《大般涅槃經》找到理論
我軍早期的諜王,多次拯救紅軍於危難之中,後在長征中下落不明

TAG:歷史大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