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從茶具選擇,到沖泡用水,再到出湯時間,圖解白茶沖泡的五大細節

從茶具選擇,到沖泡用水,再到出湯時間,圖解白茶沖泡的五大細節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查漏補缺,是學生時代,為了考試複習,最為常用的學習方式。

找准缺漏,對症下藥,是快速擴充知識的捷徑。

而在日常喝茶過程中,在泡茶這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兒上。

該如何沖泡。可讓不少人苦惱。

畢竟,將茶泡得好喝,能使喝茶品茶成為件令人身心愉悅的事兒。

沖泡技術要是不過關,再好的茶,都泡成了又苦又澀,難以入口的滋味,實在令人煩惱。

鑒於此,今兒咱就來說說,一款白茶該怎麼沖泡,才能更好喝?

《2》

茶具選擇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將白茶沖泡得更好喝,茶具選擇上該注意什麼呢?

【白瓷蓋碗,是沖泡白茶的不二選擇】

沖泡白茶,最好的利器,是用白瓷蓋碗。

造型敦厚,敞口大肚的蓋碗,用來沖泡白茶,好處不少。

其一:表面帶有光潔的釉面,便於清洗,不易積納茶垢;

其二:質地細密,不吸附白茶的香氣,能公允的呈現白茶的風采;

其三:可以隨心調整蓋碗開口大小,便於出湯;

其四;可以一衝沖的將白茶清淺鮮香滋味釋放出來,幫助徹底了解一款茶;

其五:素簡的白瓷蓋碗,雅緻美觀,為品茶過程增添雅趣;

其六:……

【什麼樣的茶具,不建議用來沖泡白茶?】

一款不適宜用來沖泡白茶的茶具,通常具有以下關鍵詞,不便清洗,吸附茶香,出湯速度慢,破壞茶香和風味等。

根據這些關鍵詞,我們可以找到以下的器具,不適合用來沖泡白茶。

1.紫砂壺

紫砂材質特殊,具有雙氣孔結構,常用於普洱茶的沖泡上,但並不適宜沖泡白茶。

正常品質下的白茶,無論存放再長時間,在妥當保存的前提下,茶香依舊是馥郁純正的,不會生出任何倉儲悶味異味等。

用紫砂壺泡,反而會吸附破壞茶香。

在加之,紫砂壺器型設計影響,壺嘴小,不方便快速茶湯倒出。

白茶在沖泡時,最忌悶泡,出湯不便的紫砂壺,在綜合考量下,並不適用於白茶沖泡。

2.飄逸杯

飄逸杯,由一組杯構成,包含儲茶內膽、濾網、茶杯組成,在泡茶時,放茶加水,一摁開關,就能自動過濾出茶湯,看起來方便又快捷。

然,飄逸杯不適宜用於泡白茶,尤其是品質好的茶,原因如下:

其一,飄逸杯的出水口小,摁下開關後,需要較長時間將茶水徹底倒出。就像沙漏一般,難以做到快速徹底的出湯。

其二,茶水比例原因,一杯飄逸杯中,真正用以泡茶的空間,是小小的內膽。當容量有限的內膽里積滿茶,再注水泡茶,實際的茶水比例,容易過濃過重。

其三,飄逸杯的內膽不易清洗,容易積累茶垢,滋生病菌。

3.保溫杯

保溫杯最大的優點,在於容器內部保溫效果好,能長期保持較高溫度。

用保溫杯泡白茶,最大的缺陷,正在於茶葉長時間處在高溫密閉的環境下,容易被悶壞,茶香和茶味都會受損失,將茶長時間悶泡其中,滋味會濃重苦澀不堪。

與此同時,保溫杯的內膽不便於清洗,用以泡茶,茶垢容易積在其內。

再加之,質量不好的保溫杯,內膽還會帶出不少金屬塗層味,大為影響喝茶感受。

《3》

泡茶用水篇

水是茶之母,泡茶用水對於白茶最終的滋味呈現,有著重要影響。

【沖泡白茶,適合選用什麼水?】

茶經里寫泡茶用水,井水下,江水中,泉水上。

但如今,陸羽所處的年代,距離我們太遙遠,難以有借鑒意義。

在環境污染嚴重的現代生活,要想尋得適宜泡茶的自然水體,難,江河湖泊之水,大多不適宜泡茶。

遠離人煙,藏在深山,少有污染的山泉水,經過層層山石過濾,清甜甘美,是泡茶用水的絕妙選擇,但取用不便。

大氣污染之後,看似清凈的無根之水,雨水和雪水等,會含帶不少灰塵雜質,不適合泡茶。

好水才能泡出好茶,泡茶用水第一要義在於水質清潔。

是以,在現代生活中,更為推薦的泡茶用水,是礦泉水和純凈水,市面上隨處可見,方便購買。

【自來水什麼不適宜用來泡茶?】

自來水是現代生活中,人們日常生活最為常用的水,但不適宜用來泡茶。

其一:自來水在出廠時,會經過氯氣消毒,在水體中,含帶著氣味較重的氯氣味,用以泡茶,會影響茶香。

其二;自來水經過層層管網,送達終端時,常會因管道老化等,帶出不少的鐵鏽味等,不適宜泡茶。

其三:自來水受到區域性水質影響較大,北方地區不少地區,自來水體偏硬,不適合泡茶。

【沖泡白茶,水溫有什麼講求?】

泡白茶,水溫上,要用到100攝氏度的沸水。

畢竟,好茶不怕開水燙!

沖泡內質豐富的白茶時,用沸水沖泡,更能激發白茶的深層物質,茶香和茶味更為充足。

看似芽葉細嫩的白毫銀針、白牡丹,要沸水沖泡,並不會將其燙壞。

這是因為,白茶的芽頭,內在結構是層層竹筍狀,每一層都覆蓋著細密的白毫守護,若不用沸水沖泡,根本難以將其深層滋味釋放出來。

《4》

投茶數量篇

沖泡白茶,在茶水比例控制得宜的情況下,才能得出好茶味。

【110ml白瓷蓋碗,5克干茶,天造地設的組合!】

一個標準容量的白瓷蓋碗,大小在110ml左右,搭配上五克干茶,能得出大部分人最為適宜的滋味。

蓋碗沖泡白茶,這一投茶比例,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無論是散茶餅茶、新茶老茶、春茶秋茶,都一應適用。

沖泡白茶,若想得出精準5克的投茶量,需要藉助家庭克稱。

單憑徒手掌握白茶的重量,是很容易出差錯的,不同的白茶,在是視覺效果上,很容易出現誤差。

白茶中,散茶狀態下的壽眉,梗葉虯髯,放浪形骸,若是投茶之後,難以在標準蓋碗內安神,不妨將其粗長的茶梗,稍加拗折,更其在蓋碗內安置得更為妥帖,便於後續的沖泡。

【其他茶具下,沖泡白茶,投茶量該如何把握?】

沖泡白茶,最佳的茶具選擇,是用白瓷蓋碗,但並非任何場合下,都能適宜。

如,在辦公場合下,用蓋碗泡茶,太過招搖,但又想品一品白茶的鮮香,煥發精神,調整狀態時,可以改用玻璃杯泡。

又或是,春寒料峭時節,想要煮一壺白茶,驅寒暖身,預防感冒時,可以選常見的玻璃茶壺煮茶。

這樣的情況下,投茶量該如何把握呢?

1玻璃杯泡白茶

用玻璃杯泡白茶,適宜選用年份較新的白茶,鮮爽清香,舒緩怡人。

內質豐厚的老白茶,若是用玻璃杯泡,難以將其滋味徹底釋放和利用,未免是種浪費。

玻璃杯泡白茶,在投茶過程中,宜少不宜多。

常見的300ml玻璃杯,搭配上1.5-2克干茶即可。若是沒有克稱的精準測量,將玻璃杯底部淺淺覆蓋一層即可。

2.玻璃茶壺煮茶

材質通透的玻璃茶壺,便於觀察茶湯變化。

與此同時,高硼玻璃耐高溫,質地緊密,不吸附茶香,便於沖洗,是用以煮茶的好選擇。

將白茶煮著喝,需要選用上了年份的白茶,才能煮出好茶味,當年出產的新白茶,在沒有經過時間轉化前,容易煮出苦澀滋味。

玻璃壺煮白茶,在投茶上,容量600ml的玻璃茶壺,注水400ml的情況下,搭配上2.5-3克干茶即可。

將白茶煮著喝,除了直接煮干茶,還可以煮用蓋碗沖泡過後的葉底,直接沿用5克泡開後的葉底,即可。

《5》

蓋碗出湯篇

白瓷蓋碗沖泡,是白茶中最為常見的泡茶方式。

是以,本篇白茶沖泡的訓練,著重以蓋碗泡茶,進行講解。

在用蓋碗沖泡白茶時,如何快速徹底的倒出茶湯,是本篇的重點。

【快速快速傾倒茶湯,有什麼訣竅?】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泡茶功夫也是如此。

在用蓋碗沖泡白茶時,快速傾倒出茶湯,是技術含量最高的一步。

如何才能快速出湯,技巧如下:

1.泡茶用具要擺放在自己最為適宜的位置,方便操作。燒水壺內的水燒沸後,放置手邊,將公道杯放置在蓋碗上方;

2.一手注水,一手提蓋,注水完成後,將杯蓋調整到適當的開口大小,以45度角為宜,將茶湯以瀑布狀倒出;

3.出湯動作細分解,左手食指摁住蓋鈕、大拇指和中指抓扶碗沿,將開口對準公道杯,將茶湯傾倒出來。

4.白茶在前期沖泡時,最忌悶泡,提前過多將內質物消耗,影響後續沖泡效果。

內質豐富的白茶,在前五沖時,均可以採用一手注水、一手出湯的方式,從注水到出湯完成,時間控制在10秒內為宜。

後續的沖泡後,茶友們可以根據茶湯顏色變化和個人口味習慣,注水完成後,稍微遲緩幾秒,再將茶湯傾倒出來。

【蓋碗底部的茶湯,難以傾倒出來,該怎麼辦?】

蓋碗沖泡白茶,出湯過程不僅要速度快,還要追求一定的效果,蓋碗內不能留有殘茶,將茶水徹底瀝干。

又快又好,才是蓋碗泡茶出湯的精髓所在。

蓋碗底部若是留有殘茶,這部分沒瀝乾的茶水,長時間悶泡在其中,滋味會變得又苦又澀,濃重不堪。

在下一衝注水時,這部分苦澀的茶湯,會兌入其中,影響茶味。是以,蓋碗泡茶,將茶水瀝干很關鍵。

在出湯過程中,提起蓋碗出湯時,翻轉手心朝外,將蓋碗出湯口與公道杯垂直,將茶湯倒出。

在出湯動作不熟練的情況下,可以重複兩三遍出湯動作,確保蓋碗內部不留茶水。

《6》

番外細節篇

白茶沖泡,除了上述的常規問題外,下面來補充點容易缺漏的知識點。

【沖泡白茶,茶濾到底該不該使用?】

白毫豐富的白茶,在沖泡時,若是用茶濾過濾茶水,會將白毫濾走,會影響一定風味。

是以,在沖泡白茶時,不少茶友會選擇盡量不用茶濾,這是正確的。

尤為是白毫銀針、白牡丹等白毫豐富的白茶,茶濾會有不小的影響。

但,茶濾的存在,意義是為了阻擋碎茶,以免喝到滿口碎茶末的尷尬場景,是以,在沖泡葉片破碎的白茶時,茶濾改用還是要用的。

梗粗葉大的壽眉,葉片寬展易碎,散茶狀態時,剩在箱底的常是葉片破碎不堪的情景,此外,撬餅手法操作不當,同樣會出現不少葉片破碎,沖泡時,茶濾就有很大的必要。

沖泡白茶,要不要使用茶濾,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白瓷蓋碗太燙手,怎麼辦?】

用蓋碗泡茶,容易燙手,讓不少茶友困擾。

這時,要多注意蓋碗的挑選,和多加練習泡茶手法,熟能生巧即可。

不易燙手的蓋碗,具備一下特徵:

1.容量標準,方便趁手。容量過多的蓋碗,注水後,重量變大,提起出湯時,稍不留神,就容易摔倒蓋碗,引起燙傷。

2.器型設計合理。在使用蓋碗泡茶時,直接與手部接觸的蓋鈕和碗沿,要具備一下的特徵,在範圍適當的情況下,蓋鈕要越高越好,碗沿要越寬越好。

《7》

泡茶是件悠閑隨心的事,泡出好茶味,喝茶更舒心。

要泡出一杯盈盈的茶湯,學問可不少。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白居易,人如其名,樂天。

閑適怡然,才是生活的真滋味。

愛茶懂生活的人,怎會不知將茶泡好喝,才是真正的享受生活!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如何判斷白茶是受潮還是正常陳化,這幾點,茶友們早知道早受益!
蓋碗沖泡白茶、岩茶、紅茶,為什麼燙手?學會這兩個技巧很關鍵!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