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育兒路上,你還在被謊言蒙蔽嗎?

育兒路上,你還在被謊言蒙蔽嗎?

來源|事兒媽有話說

我第一次送兒子去課外機構上數學課的時候,他表現出了明顯的不適應。

偶爾老師課堂提問,他像軟體動物一樣扭動著起來,說一句話頓三頓,猶豫不決地計算黑板上的算式。

下課以後,我有些抱歉地對老師說:不好意思啊,我家孩子就是有點膽小內向。

老師看了我兒子一眼:他正和剛認識的同學們搶滑鼠,熱火朝天地爭論接下來到底該放哪個教學動畫片。

老師沉吟了一下,對我說,您家孩子不是內向。他是口算太差了。

就這麼一句話,我知道這是位新來的老師。但凡是有點經驗的機構老師,都會順著家長的話茬,臉上帶著慈愛的笑:

「是啊,孩子是有點內向。多上幾節課,就好了。「

或者,

「孩子特別聰明,就是粗心。不然這張卷子一定全對。「

我至今還記得一年前,送妹妹學圍棋的時候,試課老師臉上那種驚喜而如獲至寶的神情:

「這孩子真是太棒了。年齡這麼小就能坐得住,而且我說的全都聽懂了。快下課的時候,還和我走了幾步棋。真的太難得了。「

弄得我一下也激動起來。

中年老母的想像力,本來就和酒精一樣揮發得快。有了老師這點催化劑,乙醇分子更是剎那間就填充了夢想空間的每個角落。

我彷彿看見三歲多的妹妹,化身為未來的謝軍,正在領獎台上沖我微笑。

頭腦一熱我就刷了第一階段的培訓費。

現在我們家的棋盤已經落滿了灰,當初老師嘴裡那個「很有下棋天賦「的神童,每次從幼兒園回來,都會坐在電視機前看《熊出沒》,樂得嘴都合不攏。

在她身上,沒有謝軍的身影,倒是有賈玲的幾份神韻。

而且,她好像和老師串通好了一樣,恰巧在我們進入到正式學習的第二階段、所有培訓費都不能退的那天,提出「死也不要學圍棋了。「

現在我們還有50多節課掛在機構的賬面上。看來我只能再生一個不帶坑媽基因的老三,慢慢把它們消耗掉。

育兒路上,你還在被謊言蒙蔽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2

育兒路上,到處都是謊言

最早,是孩子呱呱墜地的時候。親朋好友紛至沓來,砸吧著嘴交口稱讚,多漂亮的孩子啊。眼睛隨了爸爸,嘴巴像媽媽。

而你看著孩子被產道擠壓的冬瓜腦袋,真實的想法是:

這是哪裡來的妖怪?能退嗎?

孩子稍長,你還會聽到類似:

這孩子頭髮顏色真洋氣,省得染了。(其實是缺維生素引起的發質枯黃。)

這孩子真是天庭飽滿,一定有福氣。(其實是缺鈣,額頭兩邊突起來。)

朋友的孩子,兩歲多還不會說話,身邊的朋友一直寬慰她,貴人遲言,這是當官的面相,再過段時間就好了。結果她也沒當回事,拖了很久才去檢查,這才發現,這孩子不是說話有問題,而是耳朵聽不見。

另一位媽媽,在孩子約莫一歲多的時候,開始覺得孩子的骨骼發育不太對勁。但周圍的親戚朋友都說長長就好了;帶去醫院檢查,醫生也沒發現有什麼問題。

但這位媽媽對照老大的撫養經驗,憑著直覺斷定一定有哪兒不對,於是一有時間就泡各種醫學論壇,終於從一位大夫那兒聽說了一種在山西才常見的小兒骨科疾病,最終確診自家的孩子是脊椎裂。

有時候,謊言來自愛你和你信任的人。他們不是刻意矇騙,而是為了讓你高興,或是自身的認知存在局限。

更多謊言後的動機則複雜得多,大部分出於利益。

現在身邊的朋友說孩子不好養,我第一個反應是觀點看的太多了。

鋪天蓋地的育兒專家和育兒公眾號,頭天告訴你孩子要「富養「,第二天又說孩子要」窮養「;頭條還在說,「出國旅遊開拓孩子的視野」,緊接的二條卻又說:「遠途旅行勞民傷財,對孩子全無必要」。

育兒路上,你還在被謊言蒙蔽嗎?

育兒路上,你還在被謊言蒙蔽嗎?

來自其他商業機構的謊言則更加不勝枚舉,最常見的話術是:

「只要怎麼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怎麼樣。」

具體到房地產中介,是「只要買了這兒的學區房,就可以上旁邊的**附小了。」

英文學習機構,「只要上完我們的自然拼讀,就可以直接閱讀英文小說了」;

教育中介:「只要選擇我們一對一的專家教學,就能上北大清華了。「

在這樣的謊言面前,家長們如果不保持冷靜和警醒,損失錢是小事,耽誤了真正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大事。

育兒路上,你還在被謊言蒙蔽嗎?

3

關於育兒最大的不真實,其實來自家長本身。他們為自己編織的最大謊言就是:我的孩子很優秀,他一定可以……..


上985,211;上常春藤盟校;過不同一般的生活!

一個孩子平平安安長大,有一份普通的工作和收入,找一個同樣普通的配偶,生一個普通的小小孩,有空開車帶老去的爸媽吃吃海底撈……

這在大部分中國家長的眼中,是失敗的人生。

他們寧可守在空巢里,寂寥的兩張老臉相對吃「老年餐桌」;只要兒女在一線城市或國外」上班「, 哪怕餘生見面的機會屈指可數,也是與有榮焉。

孩子如果不出色,他們第一想到的不是接受這份「不出色」, 而是「既然這裡不出色,其他方面一定會出色」,」數學不行,那就拼英語「,」一個培訓機構不夠,那就多上幾個」。

……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有什麼困惑,父母們會讓他們「別瞎琢磨。書讀好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本科解決不了,那就考研;研究生解決不了,那就讀博。爬到學術界的巔峰,一切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然而並不是。

今年過完春節,兩周不到的時間,死了兩個博士。一個是中科大的劉春楊,選擇了溺水;一個是斯坦福大學的Ziwen (Jerry) Wang ,選擇了自縊。

劉春楊的姐姐說,春楊今年應該就博士畢業了。家裡條件不好,一直盼著他早點讀出來。本以為,等他一畢業一切就都好了。

他們都是父母嘴裡「別人家的孩子「,爬到百萬學子艷羨的學術高峰,卻從一切皆有可能,到一切化為烏有。

育兒路上,你還在被謊言蒙蔽嗎?

4

前兩天,我的一位前同事告訴我,她兒子已經從廚師學校畢業上班了。過年沒休假,加班工作領了三倍薪水,給父母和爺爺奶奶各打了一個大紅包,把全家人暖到不行。

同事現在是外企的銷售總監,和先生都是985,211畢業,但兒子初中就無心向學,痴迷於烹飪,於是兩口子一合計,索性讓他上了廚藝學校。

現在兒子工作很好,新交了個女朋友,人生志向是開自己的連鎖品牌餐廳。 她還計劃退休後去兒子的餐廳打工。

世上沒有一種保險叫:「只要怎樣,就能怎樣「。人生永遠充斥著不確定因素。

但有一種餘地叫「不能這樣,還能那樣」;不確定的因素背後,是千萬條不同的道路。

接受平凡、正視個體差異,保持客觀和警醒,不為外界謊言所欺騙,更杜絕自欺欺人、作繭自縛。

做這樣明白的父母,就是對兒女最大的祝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躲貓貓」遊戲,在遊戲中鍛煉心理適應力,幫孩子提升適應力
誇孩子、批評孩子有竅門!掌握精髓事半功倍!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