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奧賽沒拿金牌,幹嘛拿「禁奧令」說事?

奧賽沒拿金牌,幹嘛拿「禁奧令」說事?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前不久,羅馬尼亞大師杯數學競賽落幕,我國派出的參賽隊無人拿到金牌,團隊總分排名世界第6。成績傳回國內,便有人痛心疾首,將這樣的成績冠以「慘敗」之名,並掘地三尺找出了原因——基礎教育階段禁止數學奧賽,全民奧數基礎遭到動搖。然而,這一論斷是將頂尖數學競賽和普通數學教育混為一談,只見情緒煽動,不見事實依據。

先說拿到世界第六算不算「慘敗」。在國人看來,似乎只要是數學競賽,就必須拿金牌、得第一,否則對不起大國形象——這本身就是畸形的比賽觀。任何比賽都有輸贏,沒拿金牌就感覺恥辱,未免神經過敏。其次,本次羅馬尼亞數學大師賽,中國派出的是上海隊,由上海選拔6名學生組隊參賽,參賽學生也還未經過國家集訓隊培訓。這6名學生,並非上海所能派出的最強陣容。也有人說,這是用市二隊對打人家的准國家隊,團體總分拿到第六,並不丟臉。

再來看,這成績跟基礎教育階段的「禁奧令」有沒有關係。「禁奧令」由來已久。網上隨手一查就能看到,2014年,便有新聞報道稱「十多年來相關部門和地方三令五申『禁奧』」;2012年北京市就出台過「禁奧令」,清理與升學掛鉤的培訓班。也就是說,「禁奧」至少從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而從我國在羅馬尼亞大師賽近10年取得的成績來看,波動也確實較大。第五屆第1,第六屆落到13,第7屆第3,第八屆又滑到第12,但第九屆又重回第3……但至少從名次來看,並沒有明顯下滑趨勢。有競賽生表示,頂尖高手過招,實力差異並不算大,有時一個小小的錯誤就能葬送大好局面,名次變化實在正常。

那麼,禁奧令是否動搖了人才選拔的基礎?並非如此。有高中奧數培訓老師跟筆者聊過,他認為90%的人根本不適合搞數學競賽。為什麼大家趨之若鶩?還是因為教育資源不均衡,大家想在升學中獲得加分。全民奧數本來就是個「奇觀」,對競賽並無熱愛對數學並無激情的人參與陪跑,才是對自己生命的消耗。可以說,最後站到數學競賽金字塔頂端,能夠代表國家去參賽的人,和因為奧數成績與升學、保送脫鉤就放棄競賽的人,根本不是同一批人。數學天才是稀缺的,不是學習奧數的人越多。能湧現的天才就越多。而且,競賽的本質是激發興趣,它只是手段,絕非目的,本就應該去功利化。

確實,連續四年,中國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都丟掉了金牌。也有奧賽教練認為,從橫向來看,沒有進步就是退步。在頂尖賽場上若想奪魁,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刻意練習——這和培養頂尖運動員的道理是一樣的。世界冠軍的誕生,需要科學的人才選拔機制、科學的訓練機制和與國際接軌的訓練理念。對我國近幾年的奧賽的成績,需要相關各方進行復盤,找到短板一一補齊。張口就怪教育體制,就說政策不合理,是一種智力上的懶惰。

最後,能夠代表中國參賽的隊員,都具有過人的天賦與熱愛。因為一次比賽,因為幾分之差,就將其定義為「慘敗之軍」,實在有失偏頗。這些高中生們的學術生涯還有很長,他們還要在成為數學人才的路上繼續求索。苛責和冷嘲熱諷,毫無必要,也無意義。賽場之外,他們還有更廣天地。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編輯:岳靚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北京電影學院:撤銷翟天臨博士學位,取消其導師博導資格
起底「瘧疾治療癌症」之「美國爸爸」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