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關雲長的頭巾為什麼是綠的?民間畫師:抄錯了!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民間雕塑、畫像或某些影視劇中,關羽的標準形象是「綠戰袍、赤兔馬、偃月刀,紫面長髯,外加一襲綠頭巾」。在現代人的概念中,男人戴頂「綠帽子」那是最尷尬的事。綠帽子隱含的意思是一個男人的女人和別的男人曖昧、相好,作為男人,被人戴綠帽子是件很不光彩、很丟人、丟臉面的事情。

身有「武聖」之尊的關羽,為何被人「戴」了綠帽子呢?原來,關羽的「扮相」是被張冠李戴了,或者說是民間藝人在創作關公像時給抄錯了。為什麼這樣說呢?要想講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從古人對顏色的運用說起。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史,就是一部禮樂史,在講究高下尊卑的古人那裡,衣服不可以隨便穿、帽子也不可以隨便戴的,從樣式到色彩,都是有明文規定的。比如大家所熟悉的「衣冠禽獸」,最早就是一個與服飾等級有關的中詞語,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明朝規定,文官官服綉禽,武官官服繪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其具體規定是: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文官一品綉仙鶴,二品鄉綉錦雞,三品綉孔雀,四品綉雲雁,五品綉白鷳,六品綉鷺鷥,七品綉鴛鴦,八品綉黃鸝,九品綉鵪鶉;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

除了圖案上有規矩,顏色也有等級: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這樣的等級要求,是脫胎於前朝對色彩尊卑意義的劃分。中國古代把顏色分為正色和間色兩種,正色是指青、赤、黃、白、黑5種純正的顏色,間色是指紺(紅青色)、紅(淺紅色)、縹(淡青色)、紫、流黃(褐黃色)5種正色混合而成的顏色。間通「賤」,因而間色的地位比正色要低。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正色和間色成為明貴賤、辨等級的工具,絲毫不得混用,比如孔子曾說「紅紫不以為褻服」,不能用紅色或者紫色的布做家居時的便服。比如,秦朝就崇尚黑色。古書上說:「秦尚黑,為水德。」秦國早先,生活在荒蠻的犬戎地帶。秦穆公的父親為了「水」,為了能夠把馬放到黃河邊上來,他就向東遷徙,定居在了雍城這個地方。五行之中,水為坎,其色主黑。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色彩尊卑雖有劃分,但是,由於各朝統治者的喜好不同,這些顏色的地位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作為間色的紫色本來是卑賤之色,《釋名·釋采帛》:「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但是,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偏偏喜歡紫色。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至於當時5匹生絹也買不到一匹紫色布。「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韓非子》)。」

齊桓公的亂穿衣,在孔子看來,這是禮崩樂壞的表現,痛心疾首的孔子直接跳了出來,痛斥齊桓公:「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論語 第十七章 陽貨篇》)。」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只是,經過齊桓公這一「鬧」,紫色的身價立馬上去了,一躍而位居正色之列。正是受此影響,南北朝創立了新的五等官服制度,其排序依次為「朱、紫、緋(深紅色)、綠、青」。到了唐代,這種官服制度又得到細化:三品以上的官員穿紫色官服,四品著深緋色,五品著淺緋色,六品著深綠色,七品著淺綠色,八品著深青色,九品著淺青色。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慢慢地,人們又用「紅」取代了「朱」,「大紅大紫」者身份顯赫,而「紫袍金帶」也成了高官顯貴的代名詞。從上述情況來看,相較於紅色與紫色而言,綠色或青色就是低等級色了。

武則天當政時期,有一個叫傅遊藝的官員擅長拍馬屁,一年之間自青而綠而朱而紫,時人號為「四時仕宦」。白居易的著名詩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眼淚滴濕的青衫,不是普通的衣服,正是象徵著自己被貶為九品芝麻官的綠袍子。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最終,碧青綠諸色更淪落為賤民所穿服裝之色。唐代地方官吏對犯罪之人「不加杖罰,但令裹碧頭巾以辱之(《聞見錄》)。」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唐時一個叫李封的縣令,他對於杖罰制度很是不以為然,於是發明了這種新的懲罰方式:對於原來要接受杖罰的犯罪分子,免去皮肉之苦,只在犯人頭上戴上一頂碧綠頭巾,並且按犯罪程度決定佩戴的天數多少,不到時間不準摘下。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按理說戴上綠帽不痛不癢,總比被毒打一頓舒服多了吧。然而,這樣懲罰方式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該縣犯罪率急劇下降。正所謂人要臉樹要皮,誰也不願意頭頂著一個代表違法亂紀的綠頭巾。

就這樣,綠色成了「低等」的代表色,也是古代人心中,最看不起、最不願意嘗試的服裝顏色。但是這時候,綠帽子和男女偷情依然扯不上關係。將綠色與「紅杏出牆」聯繫到一起的,是因為元朝的一項制度。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自元代開始,碧綠青諸色的服裝限於「失足女」、「樂人」所穿。《元典章》規定:「(失足女)穿皂衫,戴角巾兒;(失足女)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元代時,家中有女子在青樓從業的,家中男子一律戴青頭巾,這是有據可查的最早將青(綠)與女性不雅行為聯繫到一起的實錘史料。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將這一制度發揮到極致,朱皇帝於洪武三年下詔規定:「教坊司樂藝著卍字頂巾,系燈線褡膊,(失足女)明角冠皂褙子,不許與民妻同。」同時還規定:「教坊司伶人常服綠色巾,以別士庶人服」。朱元璋明令讓失足女家中的男子必須頭戴綠巾,腰系紅褡膊,足穿帶毛豬皮鞋,不許在街道中間行走,只准在左右兩邊「靠邊走」。由此一來,人們見著戴「綠帽子」的便知其家中那位是「青樓一族」,戴「綠帽子」也就成為某男子的妻女行事不軌的俗稱。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關公的綠頭巾又是怎麼回事呢?這還得從中國古代青樓業的創始人管仲說起。管仲是春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本人執政能力極強,擔任齊國宰相之後,助齊桓公稱霸諸侯國,被譽為「華夏第一相」。在輔助齊桓公期間,為了給朝廷創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就有設置官營的娛樂場所。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戰國策》:「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堅瓠續集》記:「管子治齊,置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此即教坊花粉錢之始也。」所謂的「女閭」,也就是咱們後世所說的青樓。因而,身為宰相的管仲又有了另一重身份,就是青樓業的祖師爺和保護神——白眉神。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是祖師爺,當然要得到供奉,所以,明清之際的青樓中都供有「白眉神」管仲的畫像。「白眉神」管仲的形象是「頭戴綠巾、眉白而眼赤、長髯偉貌,騎馬持刀」,這樣貌與關公像非常相似。不知情的恩客進來看到一尊長髯偉貌、騎馬持刀的聖像,就錯以為是「武財神」關公像了。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明朝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補遺》就有相關記載:「近來狹邪家多供關壯繆像,予竊以為褻瀆正神,後乃知其不然,是名白眉神,長髯偉貌,騎馬持刀,與關像略肖,但眉白而眼赤。京師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兒』 者,必大恨,其猥賤可知。狹邪諱之,乃嫁名於關侯。坊曲倡女,初薦枕於人,必與艾豭同拜此神,然後定情,南北兩京皆然也。」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沈老師的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其文大意是說,近來的青樓之家多有供奉關公像的,我本來以為這太褻瀆正神了。後來才知道不是這麼回事,她們供奉的其實是「白眉神」,長髯偉貌,騎馬持刀,與關公像很像,不同的是,他的眉毛是白的,眼睛是紅的。並且,從業女子第一次出櫃時,還要與男客同拜這位假冒「關二爺」的「管大爺」。

關公的頭巾為什麼是綠色的?原來是張冠李戴了

慢慢地,民間畫師在繪製關公聖像時,也誤將「管大爺」的綠帽子也移植到「關二爺」頭上了。時間一久,關公的形象就定格為「綠戰袍、赤兔馬、偃月刀,紫面長髯,外加一襲綠頭巾」。認真說來,「關二爺」頭上的這頂綠頭巾竟然是一群失足女給他戴上的。關公被「綠」,是不折不扣的「張冠李戴」了。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事 的精彩文章:

武則天在位15年,為何退位不足一年就暴斃?專家:因為從前太亂
第一個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的人是誰?

TAG:老黃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