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專訪自稱被葉永青「抄襲」的比利時畫家:暫未考慮訴諸法律

專訪自稱被葉永青「抄襲」的比利時畫家:暫未考慮訴諸法律

近日,比利時藝術家克里斯蒂安·希爾文(Chiristian Silvain)通過比利時多家媒體發聲,指中國著名藝術家葉永青抄襲其藝術創作並從中獲利。2月27日,該消息通過國內某個人公眾號傳播後隨即發酵。

希爾文本人 圖自比利時媒體

對此,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希爾文本人,他告訴記者,早在1996年7月,他就已經發現葉永青「抄襲」他本人作品了。

「我在阿姆斯特丹的畫廊給我發了一份傳真,告訴我他在波恩的一個中國展覽上看到了我的作品,但是相較於以往,大失水準。於是,我開始研究他提到的這些『大失水準』的作品,然後我發現,這些作品是別人的。」希爾文回憶,「我感到非常驚異,震驚。」

對於這一情況,紅星新聞記者在2月27日下午與葉永青本人取得聯繫,對方表示謝謝關心,暫不回應。

怎麼能確認葉永青抄襲?藝術作品的抄襲又該如何界定呢?

對此,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西南地區一知名策展人、藝術評論家進行解讀。他告訴記者,「藝術上界定什麼是抄襲,有它自身的難處」。

自稱被「抄襲」的畫家:

暫未考慮訴諸法律,「更多是道德問題」

據悉,比利時媒體HLN在2月19日發表了題為《中國人通過複製克勒伊斯貝爾亨藝術家克里斯蒂安·希爾文變得富有:「他甚至膽敢在布魯塞爾展出我的作品」》的報道,稱希爾文本人從阿姆斯特丹一位畫廊主那裡得到消息,發現自己的作品遭到了剽竊。

而根據網站發布的圖片顯示,葉永青的作品與希爾文的作品在表現手法上確有一定相似性,包括方格結構、塗鴉手法以及包括紅十字、鳥籠等符號,都同時出現在二人的作品當中。希爾文的畫廊老闆還拿出證據,稱希爾文才是使用這種藝術風格進行創作的第一人,類似作品發表於上世紀80年代,而葉永青這個系列最早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初。

葉永青作品(左)與希爾文作品(右)對比 圖自公眾號抄襲的藝術

紅星新聞就此聯繫到比利時藝術家希爾文,他告訴記者,自己從1965年就已開始進行藝術創作。而當問及被葉永青抄襲的這一系列類似「拼貼畫」的作品靈感來源時,希爾文表示:「我當時的靈感來源是我自己的童年,以及當時和自閉症兒童的交往。」

希爾文早期作品 圖自artnet

他回憶,自己第一次發現作品遭葉永青「抄襲」,還要追溯到1996年。「我想我第一次發現這事,是在1996年7月,我在阿姆斯特丹的畫廊給我發了一份傳真,告訴我他在波恩的一個中國展覽上看到了我的作品,但是相較於以往,大失水準。於是,我開始研究這些他提到的『大失水準』的作品,然後我發現,這些作品是別人的。隨後,我立即與我的藝術品代理人塞巴斯蒂安接觸,並將這次展覽的一部分(作品)提前撤展。」

「幾年後,塞巴斯蒂安又給我的畫廊打電話,告訴我在倫敦有一個展覽,展出的一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看起來像我的。然後,又一次,我看到這個藝術家的名字,標註的是葉永青.....」希爾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發現這一點的時候,我感到非常驚異,震驚。」

而對於為何將葉永青界定為「抄襲」自己的作品,希爾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如果一幅畫近乎是複製品,反映同樣的主題、使用同樣的線條、形式、排列順序,同樣的顏色,同樣的東西,那麼,就可以說是剽竊。」

而在被問到,是否考慮對葉永青採取法律手段的時候,希爾文稱,對於他來說,抄襲更多的是一個道德問題。

「由於這樣的事件一再發生,因此我們選擇了通報媒體,並且要求拍賣機構停止拍賣這些作品。」希爾文說。

業內人士分析:

「藝術上界定什麼是抄襲,有它自身的難處」

2月27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與葉永青本人取得聯繫,對方表示謝謝關心,暫不回應。

而針對目前自媒體上不斷發酵的「抄襲」指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西南地區知名策展人、藝術評論家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這種情況的存在「其實有其歷史特殊性」。他表示,自己之前和葉永青互相有一定的了解。

而就抄襲問題應當如何界定,該名業內人士稱,藝術上界定什麼是抄襲,有它自身的難處。 「因為藝術上自古既有臨摹之類的傳統,甚至有藝術家會直接說我學的是誰,臨摹自誰,比如學董其昌、趙孟頫等等。」他表示,「其實也有很多人說某些國際上很有名的畫家也是『抄襲』的,但是他們確實『抄』的很高級,也許可以算作是學習,他們會很好地把對方的內容進行轉化,(讓人)一眼看不出來他學的是誰。」

「實際上,哪怕是傑夫·昆斯這樣級別的藝術家,都曾遭遇過抄襲的官司,因為現代人對版權的問題比較自覺了。」該業內人士解釋道。

「拍出所謂天價,跟藝術家不一定有關係」

在比利時媒體的報道中,希爾文團隊表示自己成為了抄襲的犧牲品,一幅由葉永青親自簽名的繪畫曾經在拍賣行中拍出40萬歐元高價,而他本人的作品價格僅僅在5000-1.5萬歐元左右。希爾文也向紅星新聞記者發來了一份文件清單,上面羅列著多年來葉永青作品在國際上拍賣的價格及其他細節。

對於這一問題,業內人士解釋稱,(拍賣)價錢的問題其實很複雜,現在拍出的所謂「天價」,其實很多時候跟葉永青不一定有關係,而是拍賣行的行為,「早年時候他賣出的價格不一定有這麼高,可能幾千塊(人民幣)也就賣出去了。」

「所以,價格這個問題不能直接歸結到葉永青本人,這裡還有整個藝術品流通的系統問題,藝術家只是這個鏈條中的其中一環。」他表示,「這裡涉及到一個系統,包括商業、畫廊、藏家的利益,當然最後也會影響到藝術家本人。」

而就「抄襲」動機問題,對方表示,可能只有葉永青本人才能夠解答。

在27日下午接受南都新聞採訪時,葉永青回復稱,他們正在爭取與這位藝術家取得聯繫,並表示「這是對我影響至深的一位藝術家。」

紅星新聞記者 翟佳琦

編輯 汪垠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父母睡眠質量好不好 孩子的影響出人意料
提出「全球變暖」概念的那個人去世了 享年87歲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