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婆婆和媳婦,懂得在相處中「互誇」彼此
文/YIBAO
01
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伸手不打笑臉人」,我們都喜歡聽好聽的話,沒有誰會在聽到一句好話時還是很生氣的態度。
生活中亦是如此,我們會發現,那些相處的比較好的婆媳,往往都比較會高情商的互誇彼此。
我想起過年時坐火車所發生的一件事情。春節之前,我和母親同乘一輛火車回家,跟我們同卧鋪的還有一個老太太。這個老太太是幫她媳婦帶孩子然後要趕回老家過年的。火車的時間很是漫長,我們幾個人就閑聊了起來。
老太太不識字,但是跟她交談的過程中,老太太提起自己的兒媳婦就是誇:「我那個兒媳婦真是好的沒話說,我年紀大了她處處都照顧我。這不,火車票也是兒媳婦很早就給我訂好的,可貼心了。」
老太太的兒媳婦雖然沒同行,但是我們試想一下,兒媳婦不在跟前老太太都能這麼誇,更何況是兒媳婦在跟前呢。
而我在聽到這樣的話之後,對老太太的高情商很是稱讚,可想而知她跟兒媳的關係很好。沒有誰會拒絕一個懂得誇她的人。我們最喜歡聽好話,尤其是婆媳之間。這個老太太雖沒什麼文化,但是她很是高情商,懂得誇她的兒媳婦。
婆媳相處中,婆婆和媳婦一定要懂得「互誇」彼此。唯有「互誇」彼此才不會心生厭煩,我們都喜歡跟說自己好話的人多多接觸,一個人說了你的好話,你會覺得彼此之間的距離又近了三分。
02
我目前也是跟婆婆同住,對這句話更是深有體會。我跟婆婆在之前沒有同住過,剛開始的時候會有點小尷尬,有時候坐在一起看電視,也不知聊些什麼。但是後來我發現婆婆做飯很好吃,我也就會偶爾誇婆婆:「媽,你做飯真好吃。」婆婆在聽到這話的時候,喜笑顏開,然後立即說:「好吃,就多吃點,媽媽就喜歡做好吃的讓你們統統吃光。」
婆婆累的時候,我也會主動做飯,我做的雞翅是一絕。燒好了菜,端上桌,讓她老人家來吃飯,婆婆很是開心,用筷子夾了一塊雞翅,咬了一口,然後連連稱讚:「你做的雞翅真是一絕,味很好,好吃。」
「互誇」已經成了我們的生活日常,這也讓我和婆婆的關係緩和了不少,兩個人可以在同一個屋檐下和睦相處。
當我們「互誇」彼此,也就更願意跟對方親近了,我慢慢發現婆婆是一個很有趣的、可愛的小老太婆。而婆婆也發現我是一個很善解人意的兒媳婦。
我們倆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根本就沒有拌過嘴。雖然有著生活習慣的不同,但是我們都學會了在相處中尊重彼此。婆婆不會對我的生活方式進行什麼干涉,也不會管我的穿著,不會幹涉我的自由;我也不會管婆婆,當婆婆累了,我就帶娃。
我的婆媳關係雖不如母女關係親近,但是處於一種很客客氣氣的狀態之中。
其實我和先生的婚姻婚前也受到過雙方父母的反對,我本以為我們會因為婆婆而沒有辦法生活在一起,要是結婚也肯定是不幸福?但是在我們結婚之後,先生跟婆婆說我的好話,跟我說婆婆的好話,這種高情商緩和了我和婆婆婚前緊張的婆媳矛盾。
當先生對我說婆婆好話的時候,也是無形之中拉近了我跟婆婆的距離,讓我對婆婆有了幾分好印象。
03
有沒有想過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會吵架?兩個對彼此厭倦的人,在一起一定會吵架。當我們都討厭彼此的時候,我們對彼此是惡言惡語,這種方式只會加劇彼此的矛盾。
我並不贊成婆媳關係一直是處於「冰凍」狀態,如果婆媳一直處於緊張狀態,那麼必然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不在一起住還沒什麼,只要是住在一起,同一個屋檐下就會很尷尬。你想想看,沒有喜歡跟一個自己討厭的人長期住在一起。
我們不求婆媳關係有多好,但是最起碼要客客氣氣。
我跟婆婆關係緊張的那兩三年,其實蠻尷尬的,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後,我不可能永遠不見她老人家,真的「老死不相往來」。畢竟婆婆是我先生的親生母親,而我是先生的妻子,作為小輩,也有義務對長輩孝順。如果婆媳關係一直處於尷尬的狀態,必然會影響我跟先生的感情。
考慮到這一點,在先生的高情商調和之下,我跟婆婆的關係緩和了。
現在的相處是怎樣的?同一個屋檐下,我跟婆婆時常聯合起來擠兌先生他做飯有多難吃。我們的生活也多了很多樂趣。而當婆婆能幫我帶孩子,我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家和萬事興」,我們都希望家庭和睦,沒有誰想因為家人而鬧的滿城風雨。其實我們在內心裡都想有一個和和美美的婆媳關係,那麼處理婆媳關係,一定要記住兩點:一高情商的「互誇」彼此;二無論何時,都不能當面「撕破臉」。
婆媳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都要懂得高情商的「互誇」彼此。
- END -
今日話題:
你覺得怎麼樣才能處理好婆媳關係?
歡迎留言討論。


※一個46歲「剩女」的懊惱:父母去世,孤身一人,我才知自己白活了
※從吳秀波到翟天臨,無疑都印證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一說!
TAG:天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