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攝影師用顯微鏡和濾鏡,拍到了維生素C、咖啡因和薄荷醇的表情

攝影師用顯微鏡和濾鏡,拍到了維生素C、咖啡因和薄荷醇的表情

在藝術和科學融合產生的作品中,賈斯汀·佐爾(Justin Zoll)的微觀攝影堪稱一絕。他把結晶物質(比如薄荷醇、二亞甲基雙氧苯丙胺和咖啡因)放在載玻片上,再藉助不同的濾光鏡,製造出了五光十色的效果,拍攝出的圖像充滿迷幻氣息,令人目眩神迷。

他是如何創作出這些奇妙圖像的?佐爾稱,除了把多張照片拼接在一起之外,他幾乎沒有進行任何後期製作或是數字處理。

「具體過程要根據我使用的材料而定,但一般來說,我要麼是把少量材料放在兩塊載玻片之間,用小型丁烷氣噴火槍加熱熔化,要麼就是把某些材料放到溶劑中進行溶解。如果一種材料很容易熔化,我只需要等待熔融的液體在冷卻時結晶即可。對很多材料來說,幾分鐘就會結晶。」

「而對那些需要用溶劑加以溶解的材料來說,我會用移液管把少量溶液滴在載玻片上,然後自然晾乾。有時,我會通過一個小電熱板來加速這個過程,但毫無疑問的是,不同的溫度和乾燥時間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準備好載玻片之後,我就把它放入顯微鏡的載物台,然後開始觀察。我會在光源和拍攝對象之間使用一個偏振濾光鏡,然後把另一個偏振濾光鏡加在拍攝對象和相機感測器之間。」

「位置交叉的兩個偏振濾光鏡會跟晶體的雙折射特性相互作用,進而產生圖像里的繽紛色彩。我的圖像幾乎都是拼接起來的全景圖。單幅畫面的銳度和視野通常不足以達到我的創作目標,因此,我會把30張左右的照片拼接成一張更大的成品。」

「我幾乎不對圖像進行後期處理。正如我前面所說,它們大部分是全景圖……但我不認為這是在進行處理。我也許會把感測器上的灰塵在圖像上留下的突兀斑點去掉,當然還有剪裁,以及進行一些曝光調整和銳化。但這些都不會大幅改變圖像的整體外觀,調整後的圖像其實跟直接從相機取景器中看到的差不多。在某種意義上,我對保留圖像的真實性有著一種迷戀,這一點從我的大多數風景攝影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來。」

「一開始,真正讓我感到驚訝的材料之一是薄荷醇。它很容易熔化或溶解,我覺得我還沒有發掘出它所有的可能性。基於製備方式的不同,這種材料可以生成一些非常多樣化的結構。」

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系列

「在我發現這個特殊組合之前,我拿氨基酸結晶物做實驗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把這兩者組合在一起之前,就非常喜歡把β-丙氨酸用作一種媒介。事實上,從某種程度上說,我的作品要歸功於另一位名叫馬特·英曼(Matt Inman)的攝影師,他進行的創作和我差不多。我在網上看到了馬特的作品,對這兩種材料結合產生的形式非常喜歡。」

「為了製造出我想要拍攝的晶體,我做了大量實驗。效果最好的溶劑是一種度數非常高的伏特加,然後大致以1:1的比例添加材料。我會從所得液體中取出100微升滴在載玻片上,然後用電熱板以較低的溫度進行加熱。不管我多少次以看似相近的參數重複這個過程,最後得到的結果卻明顯不同。最近,我在這種混合物中添加了牛磺酸,為我的作品又增添了一層複雜性。」

以下便是賈斯汀·佐爾的傑作——令人驚奇的微觀攝影作品。

來源:賈斯汀·佐爾

香草醛和氨基磺酸

氨基磺酸

氨基磺酸

薄荷醇

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

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

薄荷醇

維生素C

β-丙氨酸

二亞甲基雙氧苯丙胺

L-谷氨醯胺、β-丙氨酸和牛磺酸

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

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

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

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

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

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

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

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

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

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

翻譯:何無魚

校對:其奇

編輯:漫倩

來源:New Atlas

造就,劇院式演講,發現創造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的重大失誤,人類DNA未完成繪製,與癌症相關部分仍空白
困擾科學家百年的金星黑斑謎團解開了,竟是吃二氧化碳的微生物

TAG: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