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何潔否認出軌:比董潔、姚晨更狠——婚姻里的心機有多深?

何潔否認出軌:比董潔、姚晨更狠——婚姻里的心機有多深?

文:若晗

打臉的事一樁接一樁,現在又輪到了何潔。

「何潔三胎生女」上了熱搜,很多網友驚訝了:因為孩子的爸爸,就是之前何潔的「疑似出軌對象」——鼓手刁磊。

(刁磊朋友圈曬娃)

再看一下時間線,似乎發現一些端倪:

何潔的三胎是今年1月份生的,而她和前夫赫子銘的離婚案,是在2017年12月開庭的。

甚至有網友列出了何潔和刁磊前妻的懷孕時間線。

間隔只有一年,算是馬不停蹄無縫對接了吧。

網友後知後覺地說:這似乎坐實了何潔出軌一事,原來我們一直冤枉了赫子銘。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8月份何潔發的一份聲明,說:「我沒有婚內出軌,是他(赫子銘)性慾太強。」

何潔說,男方認為自己出軌的原因是:

自己在生完孩子後,不想「伺候」赫子銘瘋狂的性慾望,所以他就認為何潔一定是在外面有野男人了。

人遇到感情問題,其實就三種選擇:

第一種,為自己開解、扎對方一刀;

第二種,裝作沒事;

第三種,去治病。

一般人往往會採取前兩者,因為省事兒。

何潔說,男方不負責任、不管孩子、不顧家庭、吃軟飯、惦記自己的錢......說自己被冤枉、被潑髒水、被污衊。

似乎率先發難,就可以成為一個光榮的受害者。

擁有「自己是受害者」心態的人,總是會認為自己在生活里處處遭受著不公平對待,而自己對此根本無力控制。

無獨有偶,和何潔情況相似的,是董潔。

在董潔跟潘粵明離婚6年後,潘粵明前經紀人在朋友圈突然炮轟董潔:

「看上去是白蓮花,也許就是泡尿澆出來的毒蘑菇。」

怒斥董潔不肯讓她和潘粵明的孩子去看望重病的爺爺,還說「沒這個義務」。

猶記得08年他們結婚時,潘粵明在節目里說:我娶了一個最好的老婆。

4年後,董潔工作室突然發聲明炮轟潘粵明。列舉他種種惡行:嗜賭成性、粗暴無禮。

言語之間,透漏出自己為了孩子的犧牲和隱忍。

緊接著網上流傳一張潘粵明在賭博的照片,似乎坐實了董潔的控訴。

潘粵明形象一落千丈,受盡網友詆毀,婚姻失敗、事業潦倒,跌入人生低谷。

和何潔當年對指控赫子銘「幼稚、巨嬰、對孩子甩手不管」,而自己「被母愛賜予能量,比想像中更堅強」的抹黑行徑,幾乎如出一轍。

兩對夫妻的離婚事件,都經歷了反轉。

卓偉放出了董潔跟王大治激吻的視頻,證明董潔婚內出軌在先。

何潔和刁磊曾經的親密行徑,似乎也並不單純。

儘管如此,何潔堅決否認出軌。

真相到底怎樣,可能只有當事人清楚了吧。

你以為,這種事情只是偶然嗎?

恰恰相反。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操控。

我家小區一對夫妻前段時間鬧離婚,男方最終凈身出戶。一次閑聊間,我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男人常常出差,女方突然開始職責男人不照顧家庭,不斷地哭哭啼啼抱怨,向雙方父母大倒苦水。而離婚後,男人竟發現女人神采煥發,馬上搬進了另外一個男人的房子。

「我真的內疚了很久,覺得自己做到不夠。」男人說。

我笑了笑,忍住了要說出口的話。

有一句話說:所有的離開,都是蓄謀已久。

當Ta決定離開你,卻不願意承擔先背叛的罪名時,往往就會實施這種操控術了:

第一步,指責你。

開始不斷地挑刺,釋放負能量,抱怨,埋怨。時間久了,甚至可能連你自己也認為,確實是自己做的不好。

第二步,孤立你。

讓你們身邊的所有人都認為,是你做錯了,佔據道德高地。

第三步,計劃離開。

用冷暴力孤立你,用持續不斷的負能量打擊你,企圖讓你先做出離開的選擇。

如果對方足夠了解你的軟肋,甚至會去挑釁你。

我認識的一個女性就是這樣,她為了離婚時抓住男人的短處,不停地挑動矛盾。

比如在爭吵時,她會憤怒地把頭伸向男人,罵他,並叫嚷:「打啊!有種你就打,不打死我不算男人!」

男人也是有血氣的,經不住挑釁,就真的伸手打了女人。所謂的「家暴照片」,最終變成了女人在離婚審判上的決定性優勢。

如果你沒能識破這種情感操控的套路,不僅會掉入陷阱,甚至會不斷地進行自我攻擊。

殊不知,作為勝利者的對方,正在獰笑。

在這次的何潔事件里,黃奕的老公黃毅清依然當仁不讓,在「撕逼推動者」的道路上一條道走到黑。

(黃毅清指責何潔出軌在先)

回想起當初的黃奕黃毅清大戰,也許你會發現:撕逼也許會上癮,直到自己被大眾諒解的那一天。

柏楊在《醜陋的中國人》里說:

中國人不習慣認錯,反而有一萬個理由,掩蓋自己的錯誤。有一句俗話:「閉門思過。」思誰的過?思對方的過!

畢竟,誰都不願意先做壞人。

為什麼有的人會拒絕承認錯誤?

1. 認錯是一種自我否認。

主動權和把控權,是很多人一直在追尋的。

尤其是對於自戀型人格的人。

他們往往對自己有誇大的自我認知,認為自己是理想化的、完美的,是不應該犯錯的。

比如馮小剛的「大家說我拍的電影不好,那是因為觀眾垃圾」。

所以,認錯本身就代表對自我的一種否認,這種自我否定帶來的消極心情,會讓人本能的想逃避這個行為。

2. 心理防禦機制

人在開始學會接受現狀的時候,無形中解鎖了一項叫做心理暗示的技能。當我們面臨挫折時,總是會不自覺的為自己開脫,以擺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恢復心理平衡。

比如成龍的「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

比如,很多明星在採訪中,自我暗示性的口頭語:「對」。

自動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減少焦慮、維護自己的自尊免受傷害;或者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一種大家都有的共性行為,都是合理化防禦機制的表現。

從不承認錯誤是一種單向的暴行。

他們通過抹黑、拉踩別人,來維護自己的自尊和完美的形象,達到佔據主動權、操控感情和輿論的目的。

拋開以離婚、分手為目的的操控,我們的生活中難免也會遇到這種人。比如,下面這幾句話,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

你XX?我還有資格說XX!你知道我多XX嗎?

你看你,怎麼那麼幼稚/自私(負面評判)......哎,你生什麼氣啊,我開玩笑的!

哼,你都不會XX, 一點都不愛我。

你可能從未意識到,這些讓人習以為常的語言暴力,背後也藏著深沉的心機。

這裡面有兩個角色:操控者VS被操控者。

曾經的李小璐和賈乃亮,就是明顯的操控者和被操控者。——李小璐拖了一年零十一個月零十五天,答應了賈乃亮的求愛,拿準了賈乃亮的弱點,把他控制著服服帖帖。

詳細了解後,你會發現:

「操控者」的目的是——創造權力的不平衡;

方法是——找到你的弱點(情緒按鈕),然後用它來對付你。

「被操控者」的弱點多有這幾種:

1. 渴望他人對自己滿意;

2. 自我認同感模糊;

3. 情感依賴症患者;

4. 缺乏主張力(過於溫順);

5. 害怕衝突;

而心理操控的危險信號常常有這麼幾種:

1. Ta常常扮演幫助者的角色,但你讓你感到不舒服;

2. 用你說過的話攻擊你,讓你感到內疚;

3. 如果你不給Ta想要的東西,對方就會收回愛和情感;

4. Ta試圖孤立你,限制你的交際圈。

如果長期陷入這種情感操控,你會感覺自己好像被對方掐住了脖子,有一種強烈的窒息感,讓你無法動彈,只能不斷地滿足TA,最終,你完全失去了自我。

看到這裡,你會覺得情感操控者們很可惡嗎?

其實,他們的內心台詞可能是:我是個不值得被愛的人,如果不用這種方法控制他人,是沒有人會真正願意為我付出的。

也許是既可憐又可恨吧。

可是作為感情中弱勢的那一方,如果不是因為愛,又怎會心甘情願被你控制?

有一句話說:你是我患得患失的一部分,我是你可有可無的一個人。

感情里,先不愛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背叛者。

愛的多的那個人,從一開始,就輸了。

但底線是:如果可以輸一生,千萬不要輸半生。

——心有助,不孤獨——

長按掃碼開始學習

若晗,資深寫手,經歷過所有的無悔人生,願意把溫暖帶給每一個值得的你。

愛我的人請分享到朋友圈

沒看夠的這裡一定有你愛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 的精彩文章:

你的婚姻是哪種結局?敢進來看嗎?
婚姻里,沒有這種能力永遠也過不好

TAG: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