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完美的結婚對象,滿足這4個字;湊合的結婚對象,滿足這2個字

完美的結婚對象,滿足這4個字;湊合的結婚對象,滿足這2個字

文|李彎灣

搞對象,不管是戀愛也好,相親也罷,每個人都希望最終跟自己結婚的人,是個好人。好人的最高級,是完美;而好人的最低級,是湊合。而好人的一般表現形式,是「合適」。

完美,是100分;湊合,是60分——雖然「湊合」聽起來不是那麼好,但畢竟有很多人,想湊合都湊合不了;而合適,大概就是七八十分的樣子,這也是一般的可以稱為「幸福」的伴侶了。

一個完美的結婚對象,應該滿足4個字。哪4個字呢?稱心如意。一個湊合的結婚對象,應該滿足2個字。哪2個字呢?如意。

別看這麼簡單的4個字,裡面藏著的信息和學問,那就多了。

什麼叫「稱心如意」呢?所謂「稱心」,簡單點講,就是喜歡。喜歡是很感性的東西,具體是什麼,說不清楚,它就是一種感覺。

所謂喜歡,就是我特別稀罕你,我就是很想跟你一起看花開花落、看雲捲雲舒,我就想跟你膩歪在一起,我不想什麼將來,我不管什麼過去,我就只想跟你在一起,享受此時此刻。。。

這就是喜歡,電視劇里、電影里、小說里我們經常看見這種「稱心」的故事,但這樣的故事往往都是草草了事,或者悲劇結尾。因為「喜歡」,只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很不真實。在短時間內,它可以碾壓一切,比如「只要感情在,哪怕吃白菜」,但是,這種感覺支撐不起生活的日常,支撐不起生命的複雜。

很多小女孩,二十一二歲,喜歡上一個男孩子,喜歡得不得了,於是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父母再反對也要偷戶口本去結婚,結婚後才發現感情是會變的,當初的那種激情和瘋狂,在柴米油鹽的折磨下,變得索然無味,於是結婚沒幾年,就要吵著離婚。

所以,如果你足夠年輕,要戀愛,「稱心」就可以了,也不用管物質不物質、條件不條件的,開心就好,反正青春拿來轟轟烈烈也沒什麼錯。

但是,如果你年紀稍微大一點了,戀愛不只是戀愛,是要準備的結婚的了,光有「稱心」是不行的,還得需要「如意」。

相比起「稱心」的感性、講感覺、講感情,「如意」就要冷靜和理智得多了,甚至還有一些殘酷,這也是丈母娘那麼難對付的原因。

丈母娘之所以難對付,原因有二。其一,她跟你這個小夥子沒有感情,她也見得多了,婚姻是咋回事兒,她已經清楚得很了,所以丈母娘的內心,不以你們是否真心相愛來作為判斷依據的;其二,結婚不是兒戲,不像談戀愛大不了分手,結婚是「人生大事」,需要很多客觀的條件來為女兒的人生幸福保駕護航,小夥子的長相、能力、學歷、家境、收入、財產,各個方面都要考察清楚。

所以,一個完美的婚姻對象,既要稱心,也要如意。稱心,就是你得喜歡,互相喜歡;如意,就是要考慮好對方的性格、人品、能力、家境等等客觀因素。

如果你的對象是一個「稱心如意」的對象,那就算是一個完美的結婚對象了。

當然,要找到完全稱心如意的對象,這跟自身的實力和運氣有關。運氣,就是你能不能遇見那個互相喜歡的人,實力就是——你的顏值、年齡、學歷、家境等等方面的因素。

從這個角度來講,你年紀越大,要找到「稱心」的人,難度就越大,尤其是對於女孩來講。一來是隨著年紀變大,在婚姻市場上,女性的「實力」就逐漸遭到削弱——我很不願意這樣講,這麼講可能會涉嫌物化女性,但現實的情況就是如此,顏值和年齡,在婚配這個方面,對於女性來講,要遠比男性更重要、更苛刻。二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人就變得越來越理性了,越來越不那麼相信愛情了——這也是事實。人們逐漸地不再追求轟轟烈烈的愛情,只想找個人——相處不累,就算是知足了。

所以,如果沒有「稱心」,那有「如意」也還不算太差。因為婚姻的本質,並不是為愛情服務的,婚姻這種遊戲,幾千年以前,它最初被設計出來的目的,有三個:第一,使老有所養;第二,使幼有所長;第三,共同創造生活條件——這都跟愛情沒有必然的關係。

以前的包辦婚姻,大多數情況下都滿足了「如意」這個條件,只是說那時候凸顯的是父母的意志而不是當事人(要結婚的兒女)的意志,但這種包辦的制度能夠延續上千年,並構造了一個個穩定的社會,說明「如意」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越長大越明白,「情」這個東西,是奢侈品,而且難以分清、難以看見。但沒有「情」,有一些別的東西,也能活得還湊合。比如,你跟老闆之間,沒有情,但只要你把工作搞到位,他把工資給到位,這樣的關係也可以持續很久。你看很多夫妻,他們不相愛,但是對家庭都盡到了責任,雖然私底下自己玩自己的,但也算是湊合過著。

最怕的還是那種——當初很喜歡,但沒有考慮客觀條件的婚姻,時間稍微一長,愛被消磨乾淨了,平時的生活總是爭吵不休,到頭來也是爭吵不休、甚至離婚的結局。

去年的時候,我追蹤了我認識的100多號青年男女,統計了他們的結婚方式,婚姻存續時間,離婚的原因等等。最後發現,50個通過戀愛結婚的人,有17個人離婚了,50個通過相親結婚的,有11個人離婚了。

從這個角度講,如果單看婚姻的穩定性,通過相親結婚的婚姻更穩定,因為「如意」講的是婚姻的物質基礎(或者客觀基礎)是可見的,變數也不那麼大,而「稱心」是很主觀的、很感性的,變數更大。

所以,希望大家結婚,都是因為「稱心如意」,如果實在做不到稱心如意,那麼,如意總比稱心好——如果你追求的是婚姻的穩定的話。

如果「稱心如意」是完美婚姻的充分必要條件的話,那麼,「稱心」是充分不必要條件;而「如意」,是必要不充分條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彎灣 的精彩文章:

如果一個女人是真的愛你,這10件事她最起碼能做好6件
要搞砸一段婚姻,其實無需犯什麼大錯,這4個字就足夠了

TAG:李彎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