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推特罵戰也算垃圾話?這門藝術正瀕臨失傳

推特罵戰也算垃圾話?這門藝術正瀕臨失傳

喬爾·恩比德的尖刻言辭和NBA那些垃圾話大師——比如加里·佩頓和邁克爾·喬丹——非常相像,同時,他也熟練運用了另外一種這些人不曾使用過的工具:推特。本賽季早些時候,恩比德在對陣活塞之前,曾在推特上攻擊安德烈·德拉蒙德。如果他希望76人贏球,就會用這種方式無情地辱罵、攻擊對手。不只是他,僅僅在一年前,杜蘭特還涉嫌在小號上和球迷對罵。

等等,推特罵戰也算垃圾話?

NBA越來越受到年輕球迷的歡迎,這當然是件好事,但也意味著球員們正成為眾矢之的,反過來說,他們也會在衝動之下,捍衛自己的尊嚴。那麼,問題來了:這些球員在說垃圾話時,是不是選錯了對象?

正如韋少在2018年2月所言,「垃圾話可以出現在推特、社交媒體和Instagram上,但都變了味道,真正的垃圾話是出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而且都是球員之間的針鋒相對。」

垃圾話的起源,在街頭。

多年前,在距離麥迪遜廣場花園僅有兩英里的紐約西四街籃球場,當地最好的球員經常在那裡進行鬥牛籃球賽,當地人阿尼·塞加拉非常懷念那段黃金歲月。像安東尼·梅森、斯蒂芬·馬布里和肯尼·安德森這樣的前NBA球員,都是在這裡開啟職業生涯的,還有很多同樣有天賦但運氣不佳的球員。塞加拉將這些人比作羅馬角鬥士,他們一旦獲勝,就會朝著對手露出「死亡之瞪」,嘴上也不閑著。

「你知道球員在扣籃後會大秀肌肉嗎?」塞加拉問道。「只要你一上場,就必須展現打得很爺們,嘴上也不能服軟。」

鮑比托·加西亞是一位電影製作人和DJ,他拍攝的街球傳奇紀錄片《Doin』 It in the Park》忠實還原了紐約的垃圾話文化。場上充滿了身體對抗,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同時,籃球場又是一個娛樂之地,人們喜歡看到炫目的籃球技巧,同樣欣賞因雙方球員互噴垃圾話而引發的打鬥場面。

「很多次打鬥都是因我而起,」梅爾肖恩·斯科特說。他是從1990年開始來到紐約西四街籃球場打球的,但拒絕為此道歉。「我總是被犯規,就因為我是新來的。」奈傑爾·威廉姆斯在哈林區長大,他已經習慣了新人遭霸凌。幾年前,他第一次來這裡打球,在場邊等了許久,輪到他上場時,卻被一個老球皮推開。

「嘿,嘿,該輪到我們了。」威廉姆斯說。

「兄弟,你得先讓大家認識你。」那個傢伙說。當身高僅有1米8的威廉姆斯終於上場時,對手卻派上一個身高2米01的球員盯防,打得非常粗野。「兄弟,看在你已經等了好幾個小時的面子上,讓我們看看你有多少斤兩。」

「那是我所打過的最難熬的20分鐘。」威廉姆斯承認道。但威廉姆斯不肯認輸,經常到這裡打球,並逐漸形成了他「鬼祟」的垃圾話風格。就像他最喜歡的火箭球星哈登一樣,在投中一球後,喜歡跑到對手耳邊嘀咕。

坐落在哈林區第155街著名的洛克公園,娛樂很純粹,但垃圾話帶來的殺傷力往往是致命的。鮑勃·麥卡洛是活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名非常傑出的球員,他回憶起1972年的一段往事。街球傳奇人物理查德·科克蘭德和未來的NBA球員查理·斯科特,在狂熱的球迷們面前單挑。

斯科特從比賽一開始就在科克蘭德的隊友身上連續得分,有人在一旁煽動科克蘭德:「查理沒那麼好,看死他。」這時,斯科特也瞪著科克蘭德說:「該你了。」他發起了挑戰,人們開始歡呼。

科克蘭德防守斯科特,斯科特用右手運球,突然換到左邊,然後在他面前幾英寸處跳投命中。這足以讓科克蘭德閉嘴,斯科特全場砍下42分。斯科特還透露了另一個例子,他曾和「J博士」與科克蘭德、喬·哈蒙德對抗,卻在場邊被科克蘭德激怒了。

「上帝,他就在我女友面前嘴裡不乾不淨。」斯科特回憶道。「我記得比賽結束時,科克蘭德一個人走過來,告訴我以後最好不要到第116街,否則就死定了。」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謝爾曼·安東尼說。在過去三十多年裡,他一直在西四街的實權人物。「現在的很多街球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都上不了場。如果你打得不好,或者不是主力,或者隊友覺得你不夠實力,那就別想在這裡混了。」

安東尼負責從早上到下午4點的比賽安排,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給上場的每位球員起綽號。「這是我的特權。」他自豪地說。

也許安東尼還沒有意識到,他現在對街球運動員的指責,也是一種垃圾話。但他對洛克公園的成功包裝,讓很多人在NBA大獲成功。

羅德·斯特里克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來自布朗克斯區,曾經和現役NBA球員凱瑞·歐文的父親德瑞里克一起,從日出到日落,在紐約市的各個街區打球。斯特里克蘭德才華橫溢,在NBA曾先後為馬刺、開拓者和奇才效力。雖然他在大學執教期間,希望能在垃圾話這個問題上保持中立態度,但回顧個人經歷,他的確遇到過很多歷史級別的垃圾話高手,比如蒂姆·哈達威、加里·佩頓和凱文·加內特。

「我記得在職業生涯末期,」斯特里克蘭說,「J.R.史密斯說的垃圾話,可能是我籃球生涯中最難聽的。當時我已經是個老傢伙,可能用胳膊肘推了他一把,然後我們就糾纏到一起,他叫我『老混蛋』。」

「不過我還是要說,」斯里克蘭德補充說。「多年後,當我在孟菲斯執教時,他找到我,道了歉,這很酷。」

是否應該設立一條標準,讓年輕球員尊重老球員呢?斯特里克蘭說:「嗯,應該是這樣的,但我並不清楚尺度該怎麼把握。在我年輕時,也曾和約翰·斯托克頓、伊塞亞·托馬斯等人互噴垃圾話,但我一直很尊重這些老傢伙。我不會在言語上對他們不敬,除非他們先惹我。」

昔日,安東尼和另一位老後衛道格經常在街球場上自稱是喬丹和皮蓬,他們已成為新老球員之間溝通的橋樑。14歲的阿爾巴尼亞人巴特茲博得了道格和安東尼的好感,因為他對老輩球員非常尊重。「噴垃圾話,有時候也要分人。」安東尼說。也許他已經意識到,噴垃圾話被加了很多條條框框。

今天的NBA,已經變成由三分主宰的時代,肢體接觸減少,連垃圾話也變得罕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加 的精彩文章:

情人節快樂!體壇讀者專欄啟動:等你來一起秀恩愛!
姆巴佩扛著大巴黎前進再破紀錄 圖赫爾盛讚愛將

TAG:體壇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