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為諸葛亮捏造了哪些功績?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為諸葛亮捏造了哪些功績?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師若可

《三國演義》想必大家都看過,劇中的諸葛亮可以說是無所不能。不僅可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個十足的傳奇人物。

但是,真實的諸葛亮真的有《三國演義》中那麼神嗎?下面就給大家掰扯幾件諸葛亮的虛假戰績,讓你了解歷史上真正的諸葛亮。

一,空城計

《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寫道,街亭失守後,司馬懿大軍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禦敵,卻大開城門,並在城樓撫琴,司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

但事實上,街亭之戰時司馬懿遠在洛陽,攻克孟達後回駐宛城,和發生地點相隔千里。而與諸葛亮對戰的是魏將張郃,諸葛亮見街亭敗績,迅速撤回漢中。

所以,此事件本身就是虛構的,是羅貫中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沖三事」改編而來的。

而歷史上三國時期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是曹操。《三國志·魏書》記載,公元195年,呂布趁曹營空虛,聚集一萬多人,攻打曹營。曹操大膽的採取了「空城計」,虛張聲勢。

曹操令城門大開,城樓上派殘兵把守。呂布見狀,恐曹操有詐,不敢貿然進攻。曹操連夜調回了大量的軍隊。第二天呂布下令進攻,結果曹軍伏兵大出,大敗呂布。

二,草船借箭

《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寫道,周瑜以借箭為由刁難諸葛亮,令其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

諸葛亮卻說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而真正的歷史上,草船借箭的人應是孫權,而孫權也不是沖著借箭去的。

據《三國志·裴松之注》記載:公元212年,曹操曹操平定關中後,解除了後顧之憂,便決定對孫權用兵。

號稱四十萬大軍在曹操率領下,從合肥直抵居巢,到達濡須水口。

孫權遣周泰率軍前往抵擋,破其前部。初次交戰,曹軍失利,於是堅守水寨不出。

一天,孫權借著晨霧,乘輕舟去曹營前觀察,舟行至五六里接近曹營。孫權命軍士擂鼓奏樂,曹操見吳軍整肅威武,感嘆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隨後下令弓弩齊發,不讓吳船靠近。

不一會,孫權的輕舟因一側中箭太多,船身傾斜,孫權令調轉船頭,使另一面受箭,船慢慢平衡過來,這才安全返航。

這便是著名的「草船借箭」歷史原型。這件事後來被羅貫中移花接木,變成了赤壁之戰前諸葛亮「草船借箭」。

三,聯吳抗曹

最早提出劉吳聯合抗曹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魯肅。早在公元201年,魯肅就向孫權提出「三分天下,聯劉抗曹」。而此時的「劉」指的是劉表。因為孫權跟劉表有世仇,所以沒有採納魯肅的建議。

劉表死後,魯肅又向孫權提出「聯劉抗曹」。

而此時的「劉」已經成了劉備。所以當魯肅初次提出「聯劉抗曹」時,諸葛亮還在襄陽隆中。

除此之外,像《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博望坡初用火,真實事件發生在公元202年,當時諸葛亮還沒有出山,所以做這件事的人其實是劉備。而劉備也沒有火燒曹軍,只是用了誘敵深入之計。

劉備取漢中時,身邊的主要謀士是法正,諸葛亮並沒有去漢中前線。而「火燒新野」,史書中全無記載;另外,「設壇祭風」,「智算華容」等也都是虛構的;至於說「五丈原禳星」,「定軍山顯聖」就更是戲劇演繹了。

諸葛亮之所以被神化,這與後世的推動是分不開的。由於他一生都在為光復漢室而鞠躬盡瘁,故而後人對他十分推崇。

統治者更是以此來約束臣子,通過弘揚諸葛亮的才能和功績,以及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來告誡臣子忠心事主。

所以,《三國志》里對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的評價還是十分中肯的。

史料來源:《三國志》,《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李白跑去參政了,等待他的是什麼?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