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她是中國第一位電影女演員,卻被說「不能演戲」

她是中國第一位電影女演員,卻被說「不能演戲」

「一九〇九年美人布拉士其(今通譯本傑明·布拉斯基),在滬組織亞細亞影片公司,攝製《西太后》及《不幸兒》兩片。一九一二年美人依什爾(似應為萬·維沙)來華遊歷,當時新劇正當興盛時代,依氏乃與新劇界人合作,利用新劇演員服裝布景,攝製《莊子劈棺》、《黑籍寃魂》二片,但劇情既不足道,表演技術又復惡劣,所能賣座者,僅在於影戲之新奇耳。該兩公司均於歐戰爆發後閉歇。」

她是中國第一位電影女演員,卻被說「不能演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是1936年8月17日《申報》第四張上刊發的《上海之電影業》一文中的內容,有兩處明顯錯誤:

首先,亞細亞影片公司成立於1913年,至1915年1月倒閉,與布拉斯基無關。

其二,布拉斯基在1916年8月接受美國《紐約論壇報》採訪時,表示:「一年內,他們為準備拍攝《西太后》的膠片共12卷就可以運抵中國。」可見,此時《西太后》還沒開拍。

文中提及的《莊子劈棺》,可能就是《莊子試妻》,它是一部里程碑之作。因出演該片,嚴珊珊成為中國首位電影女演員。

因資料缺失,對《莊子試妻》的誤會頗多。在網上,有人將該片開機時間定為1913年2月26日,稱這是誕生首位電影女演員的日子。從新發現的國外史料看,這比實際開拍至少提前了1年。


會聊天的送餐員牽出大生意

1913年12月15日,俄裔美國人布拉斯基乘船從美國回到香港,途中結識了羅永祥。

羅永祥是香港「宏記辦館」職員,該館承包了上海到香港客船上的餐飲業務。送餐時,羅見布拉斯基用攝影機拍風景,感到好奇,便攀談起來,極為投契。到香港後,羅永祥將黎民偉介紹給布拉斯基。

黎民偉祖籍廣東新會,1893年9月出生於日本橫濱,父親是商人,家境富裕。黎民偉16歲加入同盟會。

黎民偉少年時代便喜歡攝影,後迷上了電影。第一次進影院,讓黎民偉印象深刻:「坐在漆黑的影院里。我驚訝莫名,我興奮難喻,心焉嚮往,樂不可支……又使我感到,電影將來在娛樂上和教育上,是要做主帥呢!看罷歸來,我不自覺地漸漸把意志沉浸在電影事業方面去了。」

1911年,黎民偉組織了香港第一個文明戲團體——清平樂話劇社。

至於布拉斯基,他曾在天津「放映電影維生。起初沒人來看,當地人都怕外國人的機器和幕上出現的鬼魂,他得要出錢僱人來充場面」。可能後來業績不錯,1912年,他開始搜購影片,到東亞地區播放。

布拉斯基與黎民偉都對電影感興趣,很快達成合作:黎民偉成立「人我鏡劇社」,為新電影提供布景、演員;布拉斯基和攝影師萬·維沙成立華美公司,負責設備和資金。


扇個扇子就能創造歷史

決定拍《莊子試妻》,因該故事自元代以來廣為流傳,在粵劇、京劇中有相關劇目,劇本較成熟,但雙方在投入上均不夠大器。

黎民偉的妻子之一林楚楚說:「人我鏡劇社」在拍攝《莊子試妻》前是不存在的,它是黎民偉專為配合《庄》片的攝製而特意組織的,《庄》片攝製後它亦不再存在。

全片僅三名演員:黎民偉的四哥黎北海分飾莊子、王生,黎民偉男扮女裝,演莊子的妻子田氏,嚴珊珊演田氏的丫鬟,當時她與黎民偉剛結婚。

為省錢,片中人物均穿清末服裝。

至於華美公司,連寫字間都沒租,拍完這部影片便關張了。片中有莊子躺在棺材裡的鏡頭,黎北海認為晦氣,拒絕演出,據萬·維沙說:「不過最終,他還是被說服了,在棺木中躺了36個小時。附加條件是,如果他不按照要求來做,就將永遠留在棺材裡。這樣,現場才終於得以控制。」

「人我鏡劇社」得到幾百元港幣的酬勞。《莊子試妻》僅15分鐘,講述莊子為試妻子田氏是否忠誠,假裝去世,繼而裝扮成王生,追求田氏,田氏果然上當。王生稱得了怪病,吃人腦方能治癒,田氏乃劈開莊子的棺木,欲取其腦。

嚴珊珊的戲份不多,田氏命她給莊子的墳頭扇扇子,以加速冷卻,則田氏解除熱孝,早點改嫁。


雖是第一卻被評為「不能演戲」

雖是配角,嚴珊珊此舉已屬驚世駭俗。1913年1月,京師警察廳曾通令,京城各戲院嚴禁男女演員登台合演,該禁令直到1930年才解除。

嚴珊珊本名嚴淑姬,祖籍廣東南海,家中行三,又被稱為「三妹」。她生在廣州,比黎民偉小3歲,後隨父母移居香港。在香港懿德師範學院讀書時,結識了黎民偉。

1911年,15歲的嚴珊珊隻身到廣州,參加革命軍女子炸彈隊。

鄒魯曾寫道:「辛亥革命,余統廣東北伐軍,有女子炸彈隊一,其數數十,皆革命女同志組織,誓死以殺厲者。嚴珊珊女士時在隊中,年方十五,實隊中之最少者,由粵而滬、而寧,參與固鎮宿州之戰,直達徐州。」

1914年1月7日,黎民偉迎娶嚴珊珊。婚後5年,嚴珊珊見黎民偉兄弟多娶妾,便暗中物色,選定14歲的林美意。林祖籍廣東新會,父母移民海外,她生在加拿大,父親去世後,她與寡母定居香港。

經嚴珊珊撮合,黎民偉於1920年娶了林美意,林後來也成了電影演員,藝名林楚楚。嚴珊珊聲明,不將林楚楚視為妾,而是「平妻」。

嚴珊珊演過《和平女神》《五女復仇》《再世姻緣》等,均是配角。歐陽予倩說:「黎民偉還有一位太太嚴珊珊,是不能演戲的。」


牆外花香,牆內遇冷

《莊子試妻》拍成後,布拉斯基攜回美國,在好萊塢公映,頗受當地華人歡迎。

一些權威著作稱,《莊子試妻》拍攝於1913年,但學者法蘭·賓發現,1914年2月27日,香港《中國郵報》中稱:「將首開使用中國本土演員來出演中國劇情片的先河,這些戲劇場景已準備妥當,短期內即可開拍。」

可見,《莊子試妻》此時還未開拍,但也不會晚於當年5月。因1914年5月18日,萬·維沙乘船回美國,與妻子結婚,恰好岳父去世,他得到一大筆遺產,從此再沒回來。

《莊子試妻》未在香港公映,1923年,似在上海公映過。該年6月7日《申報》上《中國大戲院將映警世影片》稱:「《莊子劈棺》一劇寓意深遠,其主要點即勸人勿為女色而犧牲,力關情愛之不足恃,即親密如妻子之結合,死後尚欲劈棺取腦,其他更可知矣。此劇可為一般青年之當頭棒喝,聞該院不日即將開映雲。」

7天後,《莊子劈棺》正式上映。易名《莊子劈棺》,或因京劇中有此劇目,可搭車宣傳。


戰爭打斷了電影夢

《莊子試妻》未改善黎民偉的經濟狀況,他一度經營稻米,併兼職當後備警察。不久,他的大哥黎海山、四哥黎北海合資辦了一家電影院,黎民偉兼做電影放映員,恰好鄒魯請他為孫中山拍紀錄片,他約上羅永祥,義務拍攝了1921年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和1923年就任大元帥的影像。

1923年,黎民偉籌得50萬元,成立民新公司。拍齣劇情片《胭脂》,改編自《聊齋志異》中同名小說,林楚楚任主角,嚴珊珊亦參與。可黎民偉義務拍了太多紀錄片,沒有市場,民新公司陷入困境。

1926年,黎民偉在上海重開民新公司,拍出《玉潔冰清》,由林楚楚擔綱,再度引起轟動。可接下來5部電影的票房遭慘敗,只好將翻盤希望寄托在《木蘭從軍》上。該片拍了1年多,公映前,競爭對手率先推出仿製片《花木蘭從軍》,受此影響,《木蘭從軍》票房慘淡,民新公司幾乎破產。

黎民偉又用了9個月,拍出《故都春夢》,請阮玲玉主演,一舉扭轉了局勢。

1930年10月,黎民偉與羅明佑合作,創建聯華影業,熊希齡、梅蘭芳、何東(當時香港首富)等都是聯華的股東。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從東三省到華北,與聯華合作的近百家影院停業。「一·二八事變」後,上海與聯華合作的30多家影院亦停業。聯華的電影帝國搖搖欲墜。


「國片之父」只剩11元錢

黎民偉曾參與黃花崗起義,利用話劇社的戲箱,將軍火偷運到廣州。辛亥革命成功後,黎民偉在日記中寫道:「民國肇造了以後,同致力於戲劇運動的一群人,過半投進了宦途,使這個蓬勃的戲劇運動,日趨沉寂了。目睹昔日的革命同志多在仕途上,爭權奪利,互相傾軋。我認為此皆教育不普及與道德觀念薄弱所致,乃決心從事戲劇運動。」黎民偉是最早提出「電影救國」的電影人。

有文章稱,中山陵牌坊上「天下為公」四字,即孫中山當年題給黎民偉的。經學者余齊昭考證,孫中山確給黎題過字,曾準備用在祭堂匾額上,後因故未用,而牌坊上的字,是孫題給楊庶堪的,字跡不同。

1937年,黎民偉親赴前線,拍攝了《勛業千秋》《淞滬抗戰紀實》等紀錄片。1939年除夕時,黎民偉身上只剩11元錢。嚴珊珊後來染上煙癮,身體日漸衰弱。

黎民偉晚景凄涼,他寫過一篇自傳性的文章,題為《失敗者之言》。

1952年,嚴珊珊在香港病逝,年僅56歲。第二年10月,黎民偉亦在香港病逝,享年60歲。

在黎民偉的孫輩中,黎姿亦投身影業。

(文中多引學者趙益的論文《第一部香港電影及其相關問題再分析》中的史料,特此聲明。)

來源:北京晚報·文史 作者:蔡輝

流程編輯:洪園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