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一戰打不打,彭德懷很猶豫,陳賡給他出了一計!

這一戰打不打,彭德懷很猶豫,陳賡給他出了一計!

彭德懷和陳賡雖然很早就相識,甚至年輕時一起在湘軍一個師待過,但是,征戰十幾年中,兩人一直沒有一起聯手作戰過。一般都是彭德懷隔了好幾級指揮陳賡,比如紅軍時期、抗戰時期,都是這樣。

在抗美援朝中,陳賡終於成為了彭德懷的直接下屬——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

這一戰打不打,彭德懷很猶豫,陳賡給他出了一計!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51年夏,陳賡從北京匆匆地來到了朝鮮上任。他首先來到了志願軍總部。

七八月份朝鮮暴雨成災,平地積水好幾尺,大小河流水滿為患,鐵路公路沖毀,軍民苦不堪言。而美軍卻開始往前線大舉增兵,準備乘北方暴雨成災、洪水漫天之機,發起新一輪大戰。

這時楊成武第20兵團已經攜蘇式武器到達前線。黨中央調楊成武率第20兵團入朝,主要目的是準備發動第六次戰役。楊成武一到,志願軍在朝總兵力達到5個兵團,共17個軍,算上炮兵、工程兵、鐵道兵等,近100個師,實力超過美軍一倍。但是,是否發起第六次戰役,彭德懷卻十分猶豫。

這一戰打不打,彭德懷很猶豫,陳賡給他出了一計!

為什麼?

彭德懷認為志願軍的實力,表面上為敵軍兩倍多,但其中的工程兵、高炮兵,鐵道兵只能用於後勤保障,不能上第一線,參戰兵力實際沒有兩倍。此外,為防敵軍在側後登陸,須分出幾個主力軍,安置在平壤、元山一帶機動。如此一來,第一線的兵力,將並不佔壓倒優勢。且敵人糧彈充足,有海空優勢,火力兇猛。因此,打與不打,彭德懷一直下不了決心。

正在這裡,陳賡來到了志願軍總部。

兩人見面後,彭德懷談起了當前的戰況和自己的考慮,說:「中央把第20兵團都派過來了,不打都不行了啊。」

陳賡略一沉思,說:「今日之局,令我想起當年上黨戰役。」

「哦?」彭德懷看了他一眼。

這一戰打不打,彭德懷很猶豫,陳賡給他出了一計!

陳賡接著說:「當時閻錫山向上党進攻,主席正在重慶與蔣介石談判。我們擔心打了會危及主席在重慶的安全。總理卻發電指示說:你們只管打。打得越出色,主席就越安全,在重慶的文章就越好做。所以,我們堅決打了!」

彭德懷點點頭:「眼下的情形亦是如此。美國人在開城談,之所以立場強硬,出爾反爾,就是他們認為他們力量強大。若我軍能打一兩個勝仗,消滅數萬敵軍,美方必改變立場,願與我達成協議。這也是中央要發起第六次戰役的意圖。但是,我擔心我軍此時進攻,雖然能實現突破,但難以保障突破成果。故難下最後決心。」

「哈哈,這好辦。」陳賡笑起來了,「既然打進攻戰勝利把握不大,何不改為打防禦戰,取消第六次戰役計劃,待敵來攻。阻擊戰打勝利了,結果豈不是一樣?」

彭德懷一聽,豁然開朗,一拳砸在桌子上,說:「果然是好計。難怪當年蔣介石要用10個師長換你一個。老陳,你果然會用兵。」

隨後,彭德懷依計而行,坐以待敵。

這一戰打不打,彭德懷很猶豫,陳賡給他出了一計!

8月18日,「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首先進攻東路的人民軍,沒有突破,隨後轉而以主力進攻中路、西路的志願軍。志願軍按照彭德懷事先的部署,依託原有的陣地,打起了防禦戰。雙方百萬大軍在200餘公里的戰線上惡戰半個月。結果,美軍損失5.5萬,加上東路傷亡2.8萬人,一共損失了7.8萬餘人,李奇微無計可施,只好草草收兵。

不久,美軍又乖乖地回到了談判桌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冠任 的精彩文章:

他和敵師長開一玩笑,嚇得敵軍兩餐飯合成一餐吃,輕鬆奪得一城池
丟失大陸,宋美齡總結五點教訓,被指責:不如蔣介石誠實!

TAG:陳冠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