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上星,地上國:談談『九州分野』與『二十八宿分野』的來龍去脈

天上星,地上國:談談『九州分野』與『二十八宿分野』的來龍去脈

之前談古論金《『宅茲中國』到『中國』:地理觀念的擴展以及『九州說』細說從頭》曾經引用《呂氏春秋·有始覽》中關於『九州』的記載:


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同樣在《呂氏春秋·有始覽》中,還有『九野』的說法,也就是關於『九州分野』或者『二十八宿分野』的說法,具體是這樣的:


何謂九野?中央曰鈞天,其星角、亢、氐;東方曰蒼天,其星房、心、尾;東北曰變天,其星箕、斗、牽牛;北方曰玄天,其星婺女、虛、危、營室;西北曰幽天,其星東壁、奎、婁;西方曰顥天,其星胃、昴、畢;西南曰朱天,其星觜、參、東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輿鬼、柳、七星;東南方曰陽天,其星張、翼、軫。

這樣看來,所謂『九野』,就是八方再加上中央,每野有三個星宿,其中北方特別一點,有四個星宿。

天上星,地上國:談談『九州分野』與『二十八宿分野』的來龍去脈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二十八宿分野對應關係圖

從這個角度看,《呂氏春秋·有始覽》是將天下的『九野』和地上的『九州』一一對應了起來,而隨著《呂氏春秋》的這個觀念的影響所及,二十八宿和九州的分野關係,以及二十八宿分野說也就逐漸定型完善了起來。

天上星,地上國:談談『九州分野』與『二十八宿分野』的來龍去脈

《漢書》和《後漢書》

簡單地說根據班固的《漢書·地理志》,對應關係就是這樣的——九州的齊(青州)對應虛、危,九州的吳、越(揚州)對應斗、牛、女,九州的燕(幽州)對應箕、尾,九州的宋對應房、心,九州的韓、鄭對應角、亢、氐,九州的楚(荊州)對應翼、軫,周(豫州)對應柳、星、張,秦(雍州)對應井、鬼,晉(冀州)對應觜、參,趙對應昴、畢,魯(徐州)對應奎、婁、胃,衛(兗州)對應室、壁。

《漢書·地理志》所記載的九州分野一共有14國(齊、吳、越、燕、宋、韓、鄭、楚、周、秦、晉、趙、魯、衛),而在《淮南子·天文訓》中又有一種天干地支的分野對應關係:


甲齊,乙東夷,丙楚,丁南夷,戊魏,已韓,庚秦,辛西夷,壬衛,癸越。子周,丑翟,寅楚、卯鄭,辰晉,巳衛,午秦,未宋,申齊,酉魯,戌趙,亥燕。

這實際上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乾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來對應22國(包括東夷、南夷和西夷)。

天上星,地上國:談談『九州分野』與『二十八宿分野』的來龍去脈

《淮南子·天文訓》中的二十八宿分野

天上星,地上國:談談『九州分野』與『二十八宿分野』的來龍去脈

《越絕書》是記載古代吳越地方史的雜史

在《越絕書》中還有一種分野的說法——


韓故治,今京兆郡,角、亢也。

鄭故治,角、亢也。

燕故治,今上漁陽、右北平、遼東、莫郡,尾、箕也。

越故治,今大越山陰,南斗也。

吳故治西江,都牛、須女也。

齊故治臨淄,今濟北、平原、北海郡、淄川、遼東、城陽,虛、危也。

衛故治濮陽,今廣陽、韓郡,營室、壁也。

魯故治太山、東溫、周固水,今魏東,奎、婁也。

梁故治,今濟陰、山陽、濟北、東郡,畢也。

晉故治,今代郡、常山、中山、河間、廣平郡,觜也。

秦故治雍,今內史也,巴郡、漢中、隴西、定襄、太原、安邑,東井也。

周故治雒,今河南郡,柳、七星、張也。

楚故治郢,今南郡、南陽、汝南、淮陽、六安、九江、廬江、豫章、長沙,翼、軫也。

趙故治邯鄲,今遼東、隴西、北地、上郡、雁門、北郡、清河,參也。

拿《越絕書》和《漢書·地理志》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發現《越絕書》所謂記載多梁而少宋,這和《禹貢》比《呂氏春秋》多梁州或有一定的關聯,這且不論。比較有意思的是,《越絕書》用東漢的郡縣來和二十八宿分野建立對應關係,後世唐朝李淳風用唐朝的州縣來和分野配合,可以說就是學習和借鑒了這個思路。

天上星,地上國:談談『九州分野』與『二十八宿分野』的來龍去脈

《玉海》是南宋王應麟編撰的一部規模宏大的類書

南宋著名學者、考據大家王應麟曾經在《玉海》中做過長篇的考證,以論證分野說是如何產生的:


昭十年,有星出於婺女,裨竈曰:「今茲歲在顓帝之虛,姜氏任氏實守其地。」釋者以顓帝之虛為玄枵,此玄枵為齊之分星而青州之星土也。昭二十二年,吳伐越,晉史墨曰:「越得歲而吳伐之。」釋者以為歲在星紀,此星紀為越之分星而揚州之星土也。昭元年,鄭子產曰:「參為晉星。」實沈,參神;此實沈為晉之分星而并州之星土也。襄九年,晉士弱曰:「陶唐氏火正閼伯,居商丘,故商主大火。」此大火為宋之分星而豫州之星土也。昭十七年,星孛及漢,申須曰:「漢,水祥也;衛,顓帝之虛,故為帝丘,其星為大水。」此娵訾為衛之分星而冀州之星土也。襄二十八年,梓慎曰:「歲在星紀而淫於玄枵,蛇乘龍;龍,宋鄭之星。」此壽星為鄭之分星而亦豫州之星土也。《鄭語》周史伯曰:「楚,重黎之後也,黎為高辛氏火正」。此鶉尾為楚之分星而荊州之星土也。《爾雅》曰:「析木謂之津」。釋者謂天漢之津梁為燕;此析木為燕之分星而幽州之星土。

王應麟的意思其實是根據《左傳》、《國語》等史料文獻,分野說是根據一個個具體的歷史傳說和歷史時間,經過占星家等所謂的『釋者』的個案解釋,輾轉形成理論體系而形成的。

而這些『釋者』並非完全向壁虛構,他們往往參考了原先的神話原型和傳說根據,比如閼伯和實沈分別代表大火(商星)和大夏(參星),他們既是神祗,又是天上的星星,於是這些神祗就等同於星神,成為各地的主星。

天上星,地上國:談談『九州分野』與『二十八宿分野』的來龍去脈

參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參宿,商指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參宿在西,心宿在東,二星此出彼沒,彼出此沒。

《周易》有言:仰以觀天文,俯以察地理。這句話體現了古人對於天上和地上星辰和地名的對應關係。九州分野說或曰二十八宿分野說雖然回過頭去看是一種並不太成熟和完備的天文學說,但是它使得古人超越了鳥獸占驗而進化到了天文星占,這一巨大的跨越和進步就是分野說彌足珍貴的歷史價值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古論金 的精彩文章:

『宅茲中國』到『中國』:地理觀念的擴展以及『九州說』細說從頭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漢興以來諸侯王封邦建國背後的政治實質

TAG:談古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