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上想把大將軍之位傳給王鳳的親弟弟,他為何堅持要傳給外人

皇上想把大將軍之位傳給王鳳的親弟弟,他為何堅持要傳給外人

俗話說的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意思就是說在生死攸關的緊要關頭,最可靠的合作者是自己的血親。

一家人團結一致,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做事情就容易成功了!但是,凡事都有例外,這裡就有一個反面例子。

公元前22年,風雨飄零中的西漢發生了一件大事,獨攬朝政的王鳳病了,病得還不輕,這可把漢成帝急壞了。

漢成帝親自前往王鳳家中慰問,並拉著他的手,流著眼淚說:「將軍病重,如果有個三長兩短,我想讓您三弟王譚接任大將軍。」

王鳳一聽就急了,趴在床上一邊磕頭,一邊流著眼淚說:「王譚雖然是我親兄弟,但他追求奢靡,根本沒有資格率領百官。

我覺得御史大夫王音不錯,為人恭敬嚴謹,我願意以死擔保!他一定是一個好將軍。請皇上三思啊。」

漢成帝本來是跟王鳳買好的,沒想到王鳳竟然這麼說,一時也分不清他到底說得是真話,還是病糊塗了,就沒直接答應。

等到王鳳快不行的時候,就給漢成帝寫了封信,再次推薦王音接替自己的職務,並且再次重申王譚等五人都不可用。

漢成帝一看,王鳳的態度這麼堅決,不像是在跟自己假客氣,就採納了他的建見,任命王音為大司馬、車騎將軍。

王鳳看似大義滅親,其實王音也不是外人,王音的父親王弘老爺子是王鳳的親叔叔,王鳳和王音是親叔伯兄弟。

那麼,王鳳為什麼不同意讓三弟王譚當大將軍呢?大鵬認為原因可能有三:其一、王譚確實不是那麼塊料。

其二、王鳳與王譚雖是親兄弟,但不是一母所生,並且王譚特別倨傲,不肯逢迎王鳳,跟王鳳面和心不和。

其三、王音的執政能力很強,並且對王鳳十分恭敬,謙卑得就像兒子一樣,所以王鳳下定決心要把王音扶上馬。

因為沒把三舅封為大將軍,漢成帝覺得特別不好意思,就任命王譚為特進(列侯中地位特殊之人),掌管長安的城門兵馬。

在一邊摩拳擦掌,準備接大哥的班的王譚沒能當上大將軍,心中對王鳳特別不滿,並從此和王音結下怨恨。

說完隔壁老王家的事,再說點題外話。大鵬在讀《資治通鑒》的時候,發現司馬光弄錯了王鳳和王音的關係。

「章每召見,上輒辟左右。時太后從弟子侍中音獨側聽,具知章言,以語鳳。」從這一句來看,王音是太后王政君的從弟的兒子。

大家都知道,王政君是王鳳的親姐,這麼一來,王音就成了王鳳的侄子。但是,王氏家譜上又說王音是王鳳的叔伯兄弟。

問題出在哪裡呢?大鵬經過多方查找,最後發現在《漢書·元後傳》中是這樣寫的:時太后從弟長樂衛尉弘子侍中音獨側聽,具知章言,以語鳳。

司馬光在編撰《資治通鑒》的時候,為了節省字數,就把「長樂衛尉弘」這幾個字給刪去了,結果導致輩分出現了錯誤。

由此可見,做學問不能想當然,即使是司馬光這樣的大學問家,也有出錯的時候。據不完全統計,《資治通鑒》的謬誤有八百多處。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鵬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地方官請求撥款梳理河道,領導說沒錢,15年後不得不照他說的做
皇上想把大將軍之位傳給王鳳的親弟弟,為何他堅持要傳給「外人」

TAG:大鵬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