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江死後,梁山好漢結局如何?有位好漢挑起大梁,還當了1年皇帝

宋江死後,梁山好漢結局如何?有位好漢挑起大梁,還當了1年皇帝

膾炙人口的《水滸傳》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好漢人物,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徒手打虎的武松的形象躍然紙上。在《水滸傳》中,宋江是一個「及時雨」的形象,在真正的歷史長河中,宋江雖然沒有那麼多的部下輔佐,但是仍然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在對抗朝廷的戰役中更是體現了他傑出的才能。

但是宋江最終敵不過他的仁人之心。宋江答應了朝廷的招安之策,不料卻只是朝廷平定方臘起義的計謀。中計後,宋江無力回天,最終被殺,但是梁山好漢豈會就此罷休?史斌聽聞宋江被朝廷用奸計所害,就地起義。

史斌索性無視朝廷與朝廷決裂,自封為帝。史斌性格與宋江有所不同,雖然宋江有勇有謀,但是縝密的思緒裡面會稍有猶豫,做事不夠果斷,不夠狠絕。史斌的謀略里不會有太多餘地的考慮,史斌在《水滸傳》中的角色就是九紋龍史進。

歷史中的人物形象是史斌在宋江戰敗之後,領導了梁山好漢,將朝廷企圖再次的招安計策扼殺在他們自己的搖籃里,也就是自立為帝,建立帝國,與宋朝對峙起來。

但是史斌始終沒有將宋朝置之不理,即使是佔據了長安城,再奮力一搏宋朝就將覆滅,天下就在自己的股掌之中。在內心深處,宋朝仍然是自己的王朝,唯有自己可以動他,別人對他不能有毫髮之損。

於是在金兵南下之時,史斌為了抵抗侵略,保護宋朝,毅然放棄了對宋朝的抵抗與進攻,轉而向金兵發起抵禦戰爭。但是在宋朝看來,自立為帝的史斌與金兵具有同樣的威脅,一日不除,終生為患。史斌同宋江犯了同樣的錯誤。

就在史斌將全部兵力用來對抗宋朝的敵人金兵時,宋朝的主力把握時機,改變了作戰路線,繞到了他們背後,向史斌的軍隊發起了致命的攻擊,史斌唯有奮力抵抗,後悔也無從悔起。

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宋朝如此滅了史斌,比黃雀還多一分不仁。精簡的軍隊,還是敵不過兩面夾擊,腹背受敵。史斌在這樣一場寡不敵眾的戰役中被俘,宋高宗面對史斌這樣強有力的威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當然是將其處死,一代梟雄就這樣消失在沙塵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糖說史 的精彩文章:

溥儀晚年看到龍椅時,搖頭嘆氣地說了一句話,揭露了坐龍椅的滋味
日本女人穿著和服,為啥背後還要帶著「枕頭」?並非你想的那樣!

TAG:糖糖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