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末代太后隆裕親手結束了清王朝,為何死後得到國人的尊重?

末代太后隆裕親手結束了清王朝,為何死後得到國人的尊重?

末代太后隆裕親手結束了清王朝,為何死後得到國人的尊重?

中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華大地上出現過大大小小几十個王朝。但凡王朝更替,政權交接時期,就沒有不流血的。往往都是通過戰爭奪取政權,各方兵刃相見,整個天下都會被籠罩在腥風血雨之中。但是在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滅亡後,卻沒有出現如上情況,全國政權是和平的交給民國政府的,這得感謝隆裕太后,是她簽的清帝退位詔書,使得政權交替之際國家沒有出現戰亂,這也是之後國人尊重隆裕太后的原因。

隆裕太后名葉赫那拉·靜芬,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光緒十四年慈禧將隆裕嫁給光緒帝,為的是監視光緒帝的一舉一動。光緒帝當然知道慈禧此番舉動的目的,所以對隆裕很不待見。而隆裕也不想充當慈禧的眼線,在日後慈禧找珍妃麻煩的時候隆裕甚至幫珍妃求情,這更加引得慈禧的不滿。所以隆裕是在慈禧和光緒兩邊都不討好,從一開始她就是政治的犧牲品,也實在是很可憐了。

在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緒帝駕崩,慈禧立三歲的溥儀為帝,隆裕為太后,載灃為攝政王。慈禧於次日稱太皇太后,但是慈禧也隨光緒帝之後在十一月十五日下午五點去世。帝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光緒帝和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先後辭世,剩下的爛攤子只能丟給隆裕太后和攝政王了。

雖然當時的皇帝溥儀還年幼,隆裕完全可以效仿慈禧掌握朝政,但是她對權力並不是很上心,於是朝政大權都被攝政王載灃掌控,隆裕只需要一心撫養溥儀即可。本來過這樣平平淡淡的日子也好,可是清帝國的大限還是於三年後到來了。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南方十四省紛紛宣布獨立。攝政王載灃也被迫辭職,朝政大權又落到了隆裕太后身上。

辛亥革命後清政府的統治已經呈土崩瓦解的狀態,清政府無奈派袁世凱去同南方革命黨議和,但是袁世凱是個有野心的人,怎麼會替日暮西山的清朝賣命。在他得到孫中山的承諾,只要清帝退位孫中山就舉薦袁世凱當民國大總統後,袁世凱便回清廷軟硬皆施地威逼隆裕太后簽退位詔書了。隆裕深知清朝大勢已去,而且民國提出的清室優待條件也不錯,於是她就親手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畫上了句號。

1913年清帝退位僅僅一年後,隆裕太后便在鬱鬱寡歡之中去世。民國降半旗為隆裕太后默哀,文武百官還為隆裕守孝二十七天。政府和百姓都感謝隆裕太后為中國走向共和制度的付出,正是因為有了隆裕太后的清帝退位決定,才避免了一場政權交替的戰爭,也算是間接拯救了許多百姓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塵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太子胤礽如果沒有逼宮,那他能在康熙之後繼承帝位嗎?
溥儀退位時清朝還有近一百萬軍隊,為什麼清朝不反抗?

TAG:風塵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