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外媒: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中國的計划到底有多現實?

外媒: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中國的計划到底有多現實?

1月3日,當世界仍在慶祝中國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的歷史性著陸時,中國宣布了又一項計劃——繼續進行第三次月球任務,為日後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奠定基礎!

定居月球一直是人類的願望。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在月球極點附近大量水資源的發現,使這一願望慢慢變成現實。

近日,外媒提出了一個疑問:中國到底有多接近於實現這一目標呢?

第一個月球基地

西方科學家們認為,第一個月球基地可能是一個由高度自動化機器系統運行的無人設施——類似亞馬遜的倉庫,這樣就可以確保必要的基礎設施和支持系統在人類真正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之前的正常運作。

而月球上的環境相較於地球更加惡劣,溫度波動幅度更大,太陽輻射也更強,這對人體的影響不得不考慮充分。畢竟,人類對長期地外生活的知識知之甚少。

「不過,由中國嫦娥四號所攜帶的種子成功發芽,這種史無前例的成功無疑對日後在月球上建立農場鋪平了道路。」

建立月球基地與人類建立第一座海上鑽井平台有些許的相似之處,二者都要對施工材料的運輸進行充分地研究。因此,在建立月球基地前必須對月球土壤進行檢測。科學家認為,中國已經在探測月表土壤上快人一步,而這一任務對建造月球研究基地、基礎設施,並保護基地免受惡劣環境的破壞是非常重要的。

3D列印技術

在所有的建造月球基地的技術中,3D列印被認為是最高效、最實用且最具前景的技術之一。在現實生活中,3D列印技術徹底改變了生產率和效率,有效的減少了浪費,降低了生產成本。我國研究人員認為,將3D列印技術在月球基地的建設中充分運用是很有必要的。3D列印可以滿足從日常生活用品到基地零部件的更換等所有任務。

然而,目前在太空環境中使用3D列印技術是一項真正的挑戰。我們需要研發出一款能夠在太空環境中正常工作的3D印表機。

新材料

我們都知道,像光纖一類的材料一旦進入太空,其屬性就會發生變化。因此,3D列印的原材料必不可少,且必須能夠適應月球上的環境。如此一來,發展新的技術和材料來解決這一問題變得至關重要。例如,德國科學家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研製出一款「隨時取用」的不鏽鋼材料來進行3D列印。NASA也向我們展示了失重環境下的3D列印技術,這表明在外太空使用3D列印技術是完全可行的。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人類已經掌握了在地球上使用3D列印技術建造房屋的技術要求。舉一反三,我們也可以使用同樣的方式在月球建立基地。早在2005年,NASA就曾舉辦過有關使用3D列印建立「人類棲息地」的比賽,旨在為地球,甚至為在月球、火星上建立基地做打算。

在月球上生活

雖然在月球建造基地已經不存在太多的技術難題,不過我們同樣需要考慮長時間的月球生活對人體的影響。迄今為止,科學家已經進行了一部分細胞水平的研究,以探究其對人體生理的影響。

人體器官、組織和細胞對重力的變化十分敏感,但就目前,我們不僅缺乏對人體細胞再生的理解,對月球環境對細胞的影響同樣知之甚少。因此,我們不得不直面一些問題:如果宇航員在月球上生病了怎麼辦?來自地球的藥物還能夠發揮作用么?如何確保宇航員的生命安全?

從長遠來看,這些問題並非無法解決。俄羅斯最近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台在微重力環境下運行的3D生物印表機。該儀器可以幫助宇航員進行必要的手術,為宇航員提供醫療支持對於保證月球任務的圓滿完成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打破桎梏

說到底,中國究竟能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么?國外科學家認為答案是必然的,中國將在未來10-15年內開展載人登月任務,進一步為建立月球基地奠定基礎。不過, 當前任誰也無法保證以人類的體質能夠在地外長期生存。

作者/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How realistic are China』s plans to build a research station on the Moon? The conversation, January 17, 201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大觀 的精彩文章:

美科學家提出新技術:把塑料垃圾轉化為燃料,能解決白色危機嗎?
11萬年前光景會再現?海平面比今天高6米,南極或成一顆定時炸彈

TAG:環球科學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