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推進長江保護修復 生態環境部三峽集團聯合攻關

推進長江保護修復 生態環境部三峽集團聯合攻關

生態環境部、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將在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三峽集團綠色發展、流域生態環境監測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推動形成長江大保護格局,支撐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

2月28日,生態環境部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在京簽署長江大保護戰略合作協議。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傑在協議簽署儀式上表示,打好打勝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任務十分艱巨。希望雙方以戰略合作協議簽署為契機,繼續發揮各自優勢、合力攻關。

三峽集團公司董事長雷鳴山也表示,部企聯合攻關,共抓長江大保護關鍵科技問題,對於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具有重要意義。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水環境問題最為突出的流域之一。多年的監測數據顯示,長江經濟帶面積雖只佔全國的21%,但廢水排放總量佔全國的40%以上,單位面積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1.5至2.0倍。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人才、科技、資金和市場等方面合作,其中,共建「國家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簡稱「長江中心」)是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據「國家長江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微信公號介紹,2月25日,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2019年度第3期環境科技大講堂上,長江中心運行主任劉錄三研究員介紹了長江中心的有關情況。

劉錄三介紹,目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依舊突出、形勢依然嚴峻,各地方政府壓力巨大,迫切需要科技的有力支撐。

2018年4月27日,李干傑主持召開生態環境部黨組(擴大)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推動組建長江中心方案;6月11日,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要求儘快開展駐點跟蹤研究和技術指導,培養地方科研隊伍;8月28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赴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座談交流。三峽集團總經理王琳表示,作為共建單位,願通過各種渠道為聯合研究中心提供資金支持;11月26日,《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實施方案》進行專家論證;12月28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的通知》。組建了第一批58個城市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組。

而在12月28日同一天,長江大保護工作專題會在北京召開,會後,中國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籌)和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舉行了揭牌儀式。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提出,要將參與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放在三峽集團重大任務的優先位置,在資源配置、資金安排、人員配備上給予優先安排。雷鳴山也表示,三峽集團加大投資力度,加快項目推進速度,加深污染治理程度,擴大污染治理範圍。

劉錄三介紹,長江中心建立的總體目標是為建設和諧長江、清潔長江、健康長江、優美長江、安全長江和數字長江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形成代表國內最高水平、科學研究與行政管理高度融合、相互反饋的攻關團隊和平台。重點任務包括精準識別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風險及成因、支撐流域區域水質目標管理、構建綜合解決方案等六個方面。在駐點工作中形成了管理部門(聯合研究管理辦公室、省環保廳局)、技術總部門(長江中心)、承擔單位(駐點工作組)和用戶(城市人民政府)四方合同約定方的工作機制。在資金方面建立了國家、地方、社會、企業等多方資金投入機制。

截至目前,長江中心已初步完成了58個駐點跟蹤研究城市工作組的組建;開展了《駐點跟蹤研究技術手冊/指南》的編製;生態環境部與三峽集團開展戰略合作;劣五類水體治理;推動水專項成果在長江的應用。

「長江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做好『串起珍珠項鏈的那根繩』。」劉錄三說,就是協同200餘家科研單位,5000多名科研人員,以長江流域和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目標,確保長江生態功能逐步恢復,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今年1月,三峽集團有關負責人公開表示,三峽集團正著手打造生態環保業務板塊,通過組建中國長江生態環保集團、發起設立中國長江綠色發展投資基金、籌建長江生態環境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牽頭組建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設立長江生態環保專項資金等,形成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專業力量,努力把生態環保打造成三峽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鄉村人才向非農領域流失嚴重,成制約鄉村振興重要瓶頸
上市公司異常併購套路多,深交所如何進行事中監管?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