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啟超為何不讓兒子繼承他的學問,卻選了兩門冷學科,他這樣想

梁啟超為何不讓兒子繼承他的學問,卻選了兩門冷學科,他這樣想

梁啟超是享譽海內外的國學大師,他的長子梁思成是著名建築學家,次子梁思永是著名考古學家。為什麼兩個兒子都沒有繼承他的學問,反而學起了建築和考古這兩門在當時非常冷的學科呢?原來,這是梁啟超一手安排的。

1914年,一位瑞典地質學家受聘來華進行地質調查,發現了周口店遺址和仰韶遺址等,由此開啟了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序幕。其後加拿大、德國、法國等也紛紛派人來華從事考古研究,他們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世界的關注,而在當時號稱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卻很滯後。

梁啟超對這種現狀頗為不滿,他曾對友人說:「以中國地方這樣大,歷史這樣悠久,蘊藏的古物這樣豐富,努力研究下去,一定能於全世界的考古學上佔有極高的位置。」他沒有只是說說而已,正是由於有這樣一種眼光和信心,他讓次子梁思永去學習考古。

梁啟超考慮到現代生物學、建築學在當時的中國還是空白,又建議讓長子梁思成赴美國學習建築、次女梁思庄學習生物學。他如此安排,是為了讓當時不受中國學術界重視的冷僻專業如考古、建築等能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為中華民族在這些領域爭得世界性榮譽。

不過梁啟超也不是個專制獨斷的家長,他安排梁思成學習建築,是因其美術非常好;梁思永則性格沉著穩重,非常適合考古這種需要細心與耐心的學問。梁思成與梁思永學成歸國後,漸漸成長為各自專業領域中的著名學者。而在梁啟超建議下學習生物學的梁思庄後來發現自己的興趣不在生物學上,梁啟超得知後,深為自己的引導感到內疚。在他的鼓勵下,梁思庄改學圖書館學,最終成為著名的圖書館學家。

梁啟超就是這樣一個父親,既有民族責任感、歷史性眼光,也十分尊重孩子們的個性和意願,讓他們各得其所,學有所成。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梁啟超九個子女個個成才,其中三人當選為院士,被譽為「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好朋友是如何相處的?讓你來玩不陪你,不回信還理直氣壯
法國贈送美國自由女神像,美國竟因此不願接收,遭到美國報紙鄙視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