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大數據說話: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大數據說話: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於2016年9月特別策划了「2016中國家長線上問卷調查」,我們收到了來自32個省市7435位家長的有效問卷,用事實和數據對中國家庭教育現狀做了一次全景式掃描。

一、家長在養育孩子時會焦慮嗎?

1. 95%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感到焦慮

大數據說話: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數據顯示,95%的家長會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產生焦慮的情緒,除了偶爾焦慮和遇到重大事件比如孩子升學時家長會感到焦慮外,甚至有15%的家長處於長期焦慮,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並需要關注家長焦慮背後的原因。

2. 家長焦慮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方法、情緒控制

大數據說話: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在調查家長教育孩子中最大的困難時,數據顯示,64%的家長表示「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55%表示「控制不住脾氣,老想發火」,這成為家長焦慮的兩大主要原因。

大數據說話: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二、什麼樣家庭培養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1. 焦慮程度低的家庭,孩子學習成績更優秀

大數據說話: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家長的焦慮程度越低,孩子的學習成績越優秀。數據顯示,孩子學習成績排名在前10%的家長中,只有11%的家長會長期處於焦慮;而孩子學習成績排名在後20%的家長中,有40%的家長長期處於焦慮。

家長的焦慮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傳遞給孩子,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而家長學會放輕鬆,反而有利於孩子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2. 教育觀點一致性高的家庭,孩子學習成績更優秀

大數據說話: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父母的教育觀點比較一致,孩子的學習成績會更優秀。數據顯示,孩子學習成績排名在前10%的家長中,有85%的父母教育觀點基本一致或者有一些分歧但可以解決,只有3%的父母教育觀點不一致且會引發很大衝突;而孩子學習成績排名後20%的家長中,有68%的父母教育觀點基本一致或者有一些分歧但可以解決,10%的父母教育觀點不一致且會引發很大衝突。

父母教育觀點不一致,會導致孩子在行為上無所適從,也無法為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從而對孩子的學習產生消極影響;而父母在教育觀點上保持較高的一致性,則會為孩子提供明確的引導和支持,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

3. 家長每年讀書多的家庭,孩子學習成績更優秀

大數據說話: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家長每年讀的書越多,孩子的學習成績越優秀。數據顯示,孩子學習成績排名在前10%的家長中,有18%的家長每年閱讀的圖書在10本以上;而孩子學習成績排名在後20%的家長中,只有9%的家長每年閱讀的圖書在10本以上。

家長喜歡讀書,能為孩子樹立「讀書好,好讀書」的表率作用,孩子自然也會愛上讀書,愛上學習。

4. 自由支配時間少的孩子中,學習成績差的比例更高

大數據說話: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孩子的自由支配時間越少,孩子成績差的比例就越高。數據顯示,學習成績排名在前10%的孩子中,有9%的孩子每天放學後幾乎沒有自由支配時間;而學習成績排名在後20%的孩子中,有22%的孩子每天放學後幾乎沒有自由支配時間。

擁有一定自由支配時間有利於孩子更好地休整自己,同時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培養創造力和想像力;而如果孩子的自由支配時間完全被擠占,更有可能降低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挫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5. 閱讀時間少的孩子中,學習成績差的比例更高

大數據說話: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孩子課外閱讀時間越少,學習成績越差的比例就越高。數據顯示,學習成績排名前10%的孩子中,43%的孩子每天課外閱讀時間超過半個小時;而學習成績排名在後20%的孩子中,只有14%的孩子每天課外閱讀時間超過半個小時。

對孩子來說,閱讀能力決定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決定競爭能力。孩子讀得越多,理解力就越好,知道得就越多,也就越能夠收穫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6. 運動時間少的孩子中,學習成績差的比例更高

大數據說話: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孩子的運動時間越少,學習成績差的比例就越高。數據顯示,學習成績排名前10%的孩子,有36%的孩子每天放學後幾乎沒有運動時間;而學習成績排名後20%的孩子,有52%的孩子放學後幾乎沒有運動時間。

體育運動對孩子的身體、大腦和精神都十分有益,運動多的孩子往往具備更好的注意力和自控力,在學業上表現也更優秀。

三、新時代父母的必備條件是什麼呢?

大數據說話: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新時代父母必備條件排名第一位的是「與配偶、家人關係融洽 」,佔比高達65.89%。在家庭關係中,良好的夫妻關係是健康的親子關係的基石,如果一個家庭中所有人的關係是融洽的,那麼在這種輕鬆、愉悅氛圍中成長的孩子,性格上多是樂觀、平和、有安全感的,所以說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父母相愛

第二位的是「情緒穩定、愉快」,佔比超過半數達51.70% 。在新東方家庭教育2016年組織的百日行動派活動中,選擇參與「不對孩子發火」這個主題的家長遠遠高於其他主題。在活動進行的100天中,從家長的打卡記錄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大家對於情緒穩定非常重視,另一方面,大家在孩子教育的過程中,容易生氣、憤怒、發脾氣。但是家長的負面情緒是教育孩子的最大障礙,甚至還會損害親子關係,所以新時代的父母要做到不吼不叫,心情穩定、愉快。

第三位的是「重視自我提升,堅持學習」,50.38%的父母認為父母的自我成長很重要。從事教師、醫生、律師……都需要相應的資格證書,不過目前做父母對學習這方面是沒有強制要求的,但是新時代的父母已經開始重視自我提升和堅持學習。在調查問卷中,我們還了解了當父母在教育孩子出現困惑的時候選擇的學習方式,結果顯示:父母除了和配偶商量,選擇最多的方式依次是自己看書、上網,諮詢老師或專家,佔比分別為59.52%,42%,高於與親戚朋友交流等方式,可見新時代的父母更加重視教養的科學性,而不是簡單地憑藉經驗養育孩子。

第四位的是「照顧好家庭」,照顧好家庭仍然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責任,不過在新時代,「照顧好家庭」的內涵已經更加豐富。第九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中,蔣佩蓉、林為千夫婦就提出「拉鏈式父母」的概念,照顧家不再簡單是「男主外、女主內」,家庭教育也需要開始轉型,我們需要從爸爸負責工作賺錢養家、媽媽負責帶孩子做家務的「單人專項」模式轉變為夫妻默契配合的「團隊運動」,優勢互補。

第五、六位的分別是「有自己的一份工作」、「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做好新時代父母和以往有一個本質的改變,那就是家庭教育要從教育孩子身上轉變到教育父母身上,也就是「育兒先育己」。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總督導徐凱文老師在第九屆新東方家庭教育論壇中提到「空心病」的概念,指出現代的很多孩子表現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等現象,而改變這種現狀的方法就需要我們「從做值得孩子尊重的人開始」,新時代的父母有自己的一份工作,不僅僅為了賺錢養家,這也是為孩子做出榜樣的機會,讓孩子學會承擔、學會努力,同樣,新時代的父母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做到熱愛生活,才能給孩子性格塗上樂觀開朗的底色,讓孩子可以積極去探索未來的世界,真正健康地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父母冷暴力語言容易給孩子造成哪些傷害?
每天堅持四句話---改變孩子一生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