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因為辛棄疾這首詞,少年的哀愁總是被輕視,然而少年,一去不回來

因為辛棄疾這首詞,少年的哀愁總是被輕視,然而少年,一去不回來

經常會覺得人活著很不容易,少年的時候強說愁,偶爾的嘆息多源於青春里的寂寞心情。到了現在這樣的年齡,看曾經的孩子已在不經意間長成少年,忽而明了了,愁與愁是由分界的,彼時的愁與此時的愁,字音相同,字形不變,唯變了的只是那識愁滋味。

因為辛棄疾這首詞,少年的哀愁總是被輕視,然而少年,一去不回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個人靜在那裡,想起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因為辛棄疾這首詞,少年的哀愁總是被輕視,然而少年,一去不回來

少年時代思想單純,沒有經歷過人世艱辛,喜歡登上高樓(層樓),賞玩景緻,本來沒有愁苦可言,但是「為賦新詞」,只好裝出一副斯文樣子,勉強寫一些「愁苦」的字眼應景。而在歷盡滄桑,飽嘗愁苦滋味之後,他這「愁」鬱結心頭,是很想對人傾訴一番,可是極端痛苦,竟至不能對人訴說,只能說些言不由衷的話聊以應景!

因為辛棄疾這首詞,少年的哀愁總是被輕視,然而少年,一去不回來

人生想來多是如此,少年的時候,每每因小事而成愁,無謂的憂愁,也只因了那懵懂的年紀而生。而今歷經世間理短,走過了更多的寒來暑往,著實嘗到了愁滋味時,很多時候還真是難言這心中的愁與人聽了。覺得這樣的心緒還是留於自己心中較為適宜,不必別人同來體味的。

因為辛棄疾這首詞,少年的哀愁總是被輕視,然而少年,一去不回來

有時細想一下,少年不識愁滋味,少年的愁是成長之苗開花的結果,是對大千世界懵懵懂懂的感悟。憂鬱的少年總有一天會變的成熟,陽光,走向這殘酷而又充滿誘惑的世界中。

少年不識愁滋味,畢竟少年,一去就不會回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李白最具智慧的一首詩,與天地並生,與萬物合一
當王維寫出這兩句詩的時候,詩佛就真的誕生了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